关灯
护眼
字体:

碧血春秋_邓治国【完结】(88)

  第一节 百年好合(4)

  独一师从长沙进驻沅陵安顿下来之后,原在辰溪留守营房的部队和部分随军军官家属,也陆续从辰溪迁居至沅陵。万顺发的母亲和媳妇带着刚满月不久的小孩,也从辰溪搬迁至沅陵,暂时住在营部。  万顺发的媳妇李二梅生了一个男孩,一直未曾取名,二姨要黄庆祥替小孩取名,这可愁坏了黄庆祥,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平时还凑合,一到这种关键场合就不够用了。只得敷衍地对二姨说:“给孩子取名学问大着呢,寄托着父母对其一生的希望,既要有意义,又要贴切孩子的性格特征,不好取。”  黄庆祥原本是推辞的话,没想正中二姨的心思,说道:“就是因为这样,才请你帮这个忙。你比孩子的爸有出息,帮孩子取过吉祥一点的好名字,少点三灾六难。这个忙你一定要帮,要不然白叫你表叔了。”  二姨将话说到这份上,无论如何也要黄庆祥帮着取名,万顺发对黄庆祥保荐自己连升二级做了副营长,心存感激之心,也附和其母亲的心思,对黄庆祥说:“在家里,论亲属关系,你是孩子的表叔。我同二梅都希望你这做表叔的,能给孩子取个响亮一点的名字,好促进其成长。”  “实在要我取名,我就提供几个字供你们参考。”黄庆祥见推不脱,只好搜肠刮肚地想了“双喜”“长胜”二个名字,拿出来给万顺发一家参考。并向万顺发一家解释道:“双喜”是指万顺发升官又得子,谓之双喜;“长胜”的意思是纪念长沙会战的胜利。取这个名字,一是纪念长沙会战;二是这孩子是万家第一个。第一为“长”; “长胜”是“长生”的谐音,希望表嫂给表哥多生几个孩子的意思。  万顺发一家人仔细地斟酌了许久,认为“长胜”这个名字比较贴切,就给孩子取名叫“长胜”。为此,一家人欢天喜地高兴了好几天。  黄庆祥从心里惦记着在辰溪读书的丽春,越临近丽春毕业的日期,心里就越是激动,盼望着团聚的时刻早日来临。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原本要出席女儿毕业典礼的徐参议夫妇,接到去重庆参加国民政府参政会的通知,便携同夫人一起去重庆出席会议。丽春的毕业典礼,只能由黄庆祥一人去了。  在丽春毕业前的一天,黄庆祥乘丽春家的那辆轿车,由司机老徐开车去辰溪。这位老徐是丽春同族的一位堂兄,跟徐参议开车已经好多年了。一早就从辰溪出发,经几个小时的车程来到辰溪,将车直接开进学校,在丽春的学生宿舍门前停下。此时,丽春正在宿舍和几个女同学收拾行李,整理书籍。  黄庆祥在宿舍门外停住脚步,用手在门上敲了二下,丽春和几个女同学抬起头来,见黄庆祥来到了,很是高兴地同黄庆祥打招呼,请黄庆祥进屋里来。丽春对黄庆祥讲:“你先将我和几个回沅陵的同学的这些书籍和行李,放在车上的尾箱里。明天上午同学们就各奔东西了。今天中午我们班上的同学举行毕业聚餐,下午举行毕业典礼,晚上和老师一起聚餐,然后举行篝火文艺晚会,你来同我们一起参加聚餐和文艺晚会吧!”  见丽春非常兴奋,黄庆祥内心也充满喜悦,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学业有成,从这里走向社会,特别是在抗战这种特定的环境和时代里,就更有意义了。  黄庆祥想到自己是一个军人,虽然同丽春的同学们很熟,但毕竟未有她们几年来朝夕相处的友谊,自己和堂兄参加聚餐,会影响她们同学之间的情绪。于是便对自己的未婚妻说道:“刚才在来的路途上,我和你堂兄就说好,我们先同你见面后,再到辰溪县城,原独立师的驻地去看一下,独立师在辰溪的留守处,现正在往沅陵搬迁。中午和晚上的聚餐,我们就不参加了。篝火晚会只要同学们欢迎,我一定参加。这行李我就搬到车上去了,我和你的堂兄先将栈房号下,把行李放在栈房里,晚上回来参加文艺晚会。行吗?”  “这样也好,我们等你。可不要随便到外面去喝酒啊!另外,你的笛子带来没有?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你吹奏的曲子,这可是今晚压轴的节目,可不要耽误啊!”丽春嘱咐道。宿舍里的几个女同学见状,在旁暗自发笑。其中,一个女同学对丽春讲:“我说徐丽春啊!你早点嫁给黄营长吧,让黄营长从早到晚都吹曲子给你听,保证把你吹得神魂颠倒。”说完几个女同学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第一节 百年好合(5)

  这爽朗的笑声,包含着同学们对四年大学生活的留恋,对新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包含着对丽春和黄庆祥的祝福。  黄庆祥在笑声中替丽春和她的几个女同学把行李放在轿车上,然后向丽春和几个女同学告别。开车来到学校旁的栈房,分别要了三个房间,然后将丽春她们的行李寄存在栈房内,安屯好行李后,同丽春的堂兄在栈房用过午餐,再开车来到辰溪县城独立师原来驻防的地方。回到特务连原来居住的营房前,黄庆祥见昔日的营房,由于只有少量看守人员居住,已开始杂草丛生,显现一派荒芜之像。这里是自己出川参加抗战从军以来,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独一师自1941年9月初离开辰溪,参加长沙会战,至今快一年了。如今,这里的一切已经成为过去。不由的从心里感叹,辰溪已经成为自己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有如匆匆的过客,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  黄庆祥带着司机在营房和县城中逗留了一个下午,吃完晚饭就回大学旁的栈房小息,等待参加丽春她们的毕业晚会。  夏季,辰溪的夜幕来临的晚。下午的时候,丽春她们这一届毕业生,在学校简陋的礼堂里举行毕业典礼后,同学们又同老师一起聚餐,然后带着餐桌前尚未消退的激情和余兴,参加在校园操场的篝火文艺晚会。  晚会设在学校操场边,一个空旷的草地上。由于是夏季,只是用木材垒起三堆不大的火堆。参加晚会的师生有带椅子板凳的,也有席地而坐的,还有一些老师的小孩也夹在师生中间,围着三堆篝火,参加晚会。  黄庆祥同丽春的堂兄,静俏俏地来到晚会现场,在一棵大树下,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坐下,然后尽情地欣赏湖南大学的老师和学生表演的各种文艺节目。  整个晚会,始终弥漫在欢乐的气氛中,参加晚会的师生们有唱歌跳舞的,也有用乐器表演节目的。看得出来,丽春是晚会的组织者,也是这场晚会的核心人物。在欢快的文艺节目表演中,老师和同学们将四年来朝夕相处所结成的师生情谊,演绎成一曲曲动人的歌声和乐曲声,回荡在校园的夜空中。  就在黄庆祥为晚会表演的节目喝彩的时候,丽春却在焦急地等待黄庆祥的到来,盼望着黄庆祥吹奏欢快优美的笛声,能为晚会增添欢乐的气氛。可这人在哪里?自己又走不开。于是,便在晚会现场不停地四下张望,期待着黄庆祥能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  黄庆祥见丽春在不停地张望,知道是在搜寻自己,便邀请丽春的堂兄随自己一起进去,这位堂兄对黄庆祥说道:“别管我,赶快过去。要不然,我家这位大小姐可要发小姐脾气了。”  黄庆祥从人群中穿梭,来到丽春面前。丽春见黄庆祥终于出现在自己眼前,有点着急地说:“你怎么才来呀,让我等的好着急。赶快准备一下,等一会我有一个散文诗的朗诵。你帮我伴奏吧!”  “什么诗的朗诵要伴奏啊!”黄庆祥不解地问到。  “俄国文学家高尔基的作品《海燕》。你看用什么曲子伴奏效果好一点。”丽春伏在黄庆祥耳朵边轻声地说到。  “《海燕》这篇散文诗我读过,那是抒情诗。我用竹笛给你伴奏,声音高了会把你朗诵的声音压下去,笛声低了会影响整体效果,可不容易把握。这样我用《高山流水》这首古曲,来给你伴奏好吗?”黄庆祥征求丽春的意见。  “《海燕》是歌颂革命者不惧艰险,勇敢地迎接暴风雨的挑战。《高山流水》是寻觅知音。深谙文学和音乐创作的丽春,要黄庆祥把握好激情和浪漫的尺度,达到最佳效果。并且嘱咐道:“这个节目表演完了,如果师生们要求再表演一个节目,你就给师生们吹奏拿手的节目好吗?”  “行,我一定照办。”黄庆祥畅快地满足自己未婚妻的要求。  该丽春表演节目了,主持晚会的老师请丽春和黄庆祥上场。在同学们鼓掌欢迎声中。黄庆祥拿着竹笛随丽春来到晚会场的中央,同丽春一起向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一鞠躬后,便随着丽春朗诵《海燕》的声音,轻轻地吹奏起《高山流水》的曲子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