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碧血春秋_邓治国【完结】(94)

  第三节 铁血军魂(2)

  担任常德守备任务的我军只有一个师,加上地方保安队和警察在内,总兵力只有八千余人;在此情况下,为确保常德安全,军委会遂调整作战部署,决心以强大的外线作战兵团配合常德守军聚歼日军第三师团、第六十八师团、第一一六师团于常德和洞庭湖地区。鉴于一线、二线部队在第一、第二阶段正面阻击作战中损失较大,遂命令在三线集结的六战区各部和在湘西待命的九战区A军迅速组成外线兵团,对包围常德的日军进行反包围作战。  命令下达后,各部按预定作战方向迅速开进投入战斗。  A军接到命令后,以在沅陵的独一师为前队,第一师,军部、第二师的序列向预定作战地域开进。  黄庆祥所在的二团早就整装待发,接受命令后,立即作为全师的前卫部队,迅速沿沅江东岸向常德进发。  早在上半年鄂西会战时,孙师长就从日军进攻的路线和方向,判断日军已将湖南作战的重点从湘北转移至湘西方向。独一师驻守的沅陵正处于长沙和常德三角形的一个点上,无论日军从哪个方向进攻,独立师都有可能作为战役机动部队投入战场。形势和战局的发展不出孙师长所料,当战区长官部下达作战命令后,已经作好战前准备的全师官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常德疾进。  独立师要开赴常德作战,虽在黄庆祥意料之中,但前线传来的消息,却让黄庆祥感到不安,照理说从六战区抽调参加缅甸远征军的部队并不多,此次参战的日军虽有二十万之众,但地形条件还是对我方有利。日军发起进攻后,接连突破二道防线,特别是攻占石门至安乡一线,湘西重镇常德就暴露在日军的直接威胁下,以至于常德和桃源一带的老百姓纷纷沿沅江两岸向后方逃难。这足以说明日军的战斗力,并未能因太平洋战争的失利而受到影响。要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中国战区还有许多大仗、恶仗要打。  由于逃难的老百姓大量逃往后方,一时间,沅陵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从前方逃难来的老百姓。  此时的沅陵,由于日军的空军不断前来轰炸,同驻守芷江的中美空军在沅陵上空激战,已经没有前线和后方的概念了。  丽春的外公外婆和几个舅舅带着一家老小几十个人,也从桃源逃难到沅陵,住进徐家公馆。由于逃难来的人太多,徐公馆一下住不下那么多人,黄庆祥和丽春便将空余的房间安排亲戚住下。  日军还在继续进攻,倘若日军攻下常德,沿沅江两岸继续南下,则沅陵也成为前线了。此时的黄庆祥也担心丽春的安全,在部队开赴前线出发前,便带着一个勤务兵骑着马,匆忙回家向妻子告别,嘱咐妻子:“倘若前线战况恶化,日军继续南下攻取沅陵时,可想办法先回四川老家避难吧。”  眼见深爱自己的丈夫要上前线参加对日作战,对丽春来讲,将再次经受这种生离死别的煎熬。  为了不影响丈夫的情绪,丽春只得强忍心中的痛苦,平静地回答黄庆祥:“你放心去吧!打仗时,注意安全,我等你平安回来。”  军情紧急,黄庆祥只得匆忙向妻子话别。  目送丈夫逐渐远去的身影,一种无言的酸楚掠上丽春心间:庆祥这一去还能回来吗?想到这里,一向性格比较坚强的丽春,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在婚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军人丈夫以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怀,倾注了对自己所有的爱。现在日军来犯,国难当头。丈夫身为军人,理当上前线抗敌,这道理对丽春来讲,比谁都明白。但是当自己的亲人要上前线时,特别是自己生死与共的丈夫要上前线,再坚强的人都有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丽春想到自从在感情上选择了黄庆祥,相爱这么多年,彼此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婚后更是相濡以沫。越是感到幸福,内心却越有一种隐忧,这种平静的日子不知能持续多久。丈夫身为军人,战争一天没结束,就有上前线同敌人作战的可能。全面抗战爆发以来,这几年不知有多少家庭在日军的铁蹄之下毁灭,有多少母亲失去了儿子,有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有多少孩子失去了父母,沦为孤儿。出于对丈夫安全的担心,丽春曾在婚后劝说黄庆祥,远离战场到陆军大学深造。丈夫不愿离开自己,更不愿放下自己所带的那一营官兵,任凭妻子如何劝说,总是安慰妻子道:“抗战快要胜利了。战争结束后,如果有机会到大学深造,我想以胜利者的姿态跨进陆军大学的门槛。不管今后社会怎样发展,可以自豪地告诉所有人,我黄庆祥始终参加了对日作战。”

  第三节 铁血军魂(3)

  黄庆祥在向丽春告别时,同样也在为妻子的安全担忧,常德距沅陵只有二百多公里,按日军作战的速度只有二至三天的路程,独立师开往前线后,沅陵便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而九战区的主力部队,大部分是布置在湘北方向。日军的空军在会战开始后,也经常轰炸湘西各地。此时,已经没有前线和后方的概念。只有率部队打退日军的进攻,才能确保沅陵的安全,要不然那么多的老百姓能往哪里撤。  部队以急行军的速度向常德进发,此时日军第三师团已经攻占桃源,然后以桃源为据点,兵分二路:以一部兵力从桃源出发从南面进攻常德;以一部兵力南下,在兴隆街至杨溪桥一带设置阻击阵地,阻击从湘西各地北上增援常德的中国军队。  独一师同日军第三师团便在兴隆街至杨溪桥一线展开激战。  进攻常德的日军第一一六师团,于11月23日从北面和西面向常德发起进攻战斗。遭守军的顽强阻击伤亡惨重,不得已,日军第十一军指挥官横山勇中将便重新调整兵力部署。由军直接指挥攻城作战,攻城的兵力已由原来的第一一六师团,另增加第三师团和第六十八师团各一部,分别由南面和东面进攻常德,这样常德就处在日军的四面包围之中。日军在完成对常德的四面包围之后,于11月25日从四个方向向常德市区发起进攻。激战五日之后,各路进攻的日军突破常德外围防线,逼进至常德市区的西门、东门、北门,守军面临极为严峻的局面。  为了速解常德之围,打破日军的作战计划,粉碎日军的作战目的。军委会要求从南面增援的各部队,务必在11月30日突破当面日军的防御阵地同常德守军会合,击破从南面进攻常德的日军。  担任北进常德任务的A军三个师的主力部队,已经在兴隆街、杨溪桥、羊角塘、罗家坪一线同日军激战。要从常德的南面进攻包围常德的日军,必先占领常德的东南门户德山。A军军长决心以第一师监视兴隆街、杨溪桥一线的日军,担负战场警戒和军预备队的作用;以独一师向正面阻击的日军防御阵地发起攻击,掩护第二师的部队快速向德山进发。  为配合军主力向常德市区突进,在日军优势兵力的包围圈中解救被围在常德的中国守军。军部的命令下达到独立师后,孙师长便调整作战部署,将师属三个步兵团成“一字形”摆开,以两冀配合,中间突破的战术,向日军防御核心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击。  黄庆祥率所部一营官兵,担任师重点进攻日军扼守的1028高地的核心阵地的主攻作战任务。  作战命令由李久财团长下达后,黄庆祥率第一营官兵和配属指挥的第三营第八连共五个连的兵力,立即进入进攻出发阵地,准备第二日拂晓的战斗。  日军扼守的1028高地,位于雪峰山北麓,是屏蔽常德南面的要地,是阻击中国军队从南面北上增援常德的核心阵地。这一带地形山高林密,山势陡峭。日军第六师团一部在这里凭险抢筑了野战防御工事,企图利用有利地形,阻击北上增援的A军各部。  独一师从沅陵出发,先于A军其他二个师赶赴战场,在兴隆街至杨溪桥一线同日军第六师团一部遭遇,当即展开激战。孙师长指挥各团立即展开成攻击队形,向日军进攻,掩护后续的跟进的A军二个师展开。激战五日后,日军在兴隆街、杨溪桥、羊角塘、罗家坪一线的阵地已被A军突破,现正依赖其以1028高地方为核心的山地阵地,阻击A军增援。  为迅速拿下以1028高地方为核心的山地阵地,按时向常德之敌发起攻击。军长命令独一师组织兵力,一定要在明天天黑前攻克1028高地方。  任务下达后,孙师长立即将二团李久财团长和一营营长黄庆祥召到师指挥所,亲自向二人布置作战任务。  二团第一营作为师的前卫部队,经过五天的连续进攻作战,攻占了日军多处阵地。第一营的伤亡也不少,好不容易打到日军最后用重兵扼守的1028高地方为核心的阵地前。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