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国之魂_邓贤【完结】(4)

  美联社评论:“蒋介石委员长……决心要在大联盟中扮演大国角色,并

  在世界战略中进一步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

  … …

  英国政府敏感地作出反应。

  十二月十四日,英国驻华大使卡尔代表英国政府表示:“一旦缅甸形势

  吃紧,愿以中国政府共同加强缅甸防务。”

  在大英帝国的版图上,缅甸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印缅省,它在战争中

  的意义仅仅在于对印度构成一道外围屏障。对艰苦抗战的中国人来说,缅甸

  之役却势在必夺。缅甸是中国通往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它的存在直接关系

  到抗战大后方的安危。可是问题的复杂性恰恰在于,英国人虽然自顾不暇,

  却不愿中国盟友插手缅甸事务。

  英国人这种缺乏诚意的老牌殖民帝国的顽固态度注定使会谈从一开始

  就罩上互相敌视的阴影。

  蒋委员长在重庆黄山别墅会见并宴请英国客人。他满脸微笑,身著戎

  装,步出会厅欢迎贵宾到来。中国第一夫人宋美龄亲自为丈夫充任外交翻译。

  蒋委员长显然对即将开始的中英会谈持乐观态度,因为大敌当前,英国人到

  处吃败仗,所以他指望从这个独眼英国绅士那里得到退回哄抢物资的确实保

  证,并就缅甸共同防务达成原则协议。

  不料会谈开始,英方代表韦维尔抢先宣读了一份态度强硬的备忘录。

  备忘录要求中国方面将“围集在仰光港的租借物资部分地转入缅甸防务”,

  并规定中国军队入缅人数“不超过一个团”。

  委员长挨了当头一棒。第一轮会谈陷入僵局。

  客人一出门,委员长脸色立刻变得铁青。宋美龄安慰道:“大令,同英

  国人打交道是不容易的,好在我的手里还有一张美国牌。”

  委员长终于恨恨咆哮:“娘希匹!这些洋人,都是帝国主义,没有一个

  好东西。”

  中英分歧引起白宫极大的不安。

  罗斯福总统对英国人的短视和自私很恼火。中国人参战不仅对亚洲战

  局至关重要,对在欧洲焦头烂额的盟国也很重要。只要拉著中国人在亚洲坚

  持抗战,英美就可集中力量对付德国。不要忘了,人是战争最宝贵的资源,

  而中国有的是人。

  罗斯福决心说服英国人放下殖民者的架子,同中国人共同抗战。为了

  协调英中军队的关系,美国派出一位将军到中国任参谋长。

  用美国的武器和物资武装中国人,由亚洲人解决亚洲人的问题,美国

  和英国就可以全力去对付欧洲战场了。

  不久,著名的“阿卡迪亚”会议在华盛顿结束。会议签署并发表《联

  合国家宣言》,确立了以欧洲而不是亚洲为中心的战略方针。

  中国委员长没有被邀请出席会议。但是会议决定将缅甸、泰国和法属

  印度支那(越南)从盟军东南亚战区中划出来,与中国战区合并,称“中、

  缅、印战区”,由蒋委员长出任最高总司令。

  中国人意外地获得了本世纪以来第一块属于自己领土外的势力范围。

  3

  公元一九四二年二月的一天,在美国南部海岸阳光明媚的迈阿密空军

  基地,一个身高五英尺九英寸的瘦削的美国将军登上一架银白色水上飞机。

  他也许还没有来得及从这样一个令人眩晕的事实中清醒过来,几天前他还是

  一名美国的集团军总司令,而现在却要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到一个遥远的

  东方国家担任参谋长职务。他也许永远无法明白这是怎样一种命运安排,但

  是他的使命却注定要使他同那个国家古老而曲折的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将军的名字叫约瑟夫?W?史迪威。

  第二章 仰光陷落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午,日机空袭仰光,拉开了日军侵缅的

  序幕。

  一九四二年元月十九日,日军入侵缅甸,英国守军土崩瓦解。

  三月八日,仰光陷落。

  第三章 金戈铁马

  1

  滇缅公路,东起云南昆明,西出边境重镇畹町,与仰光公路相接,全

  长九百六十三公里。沿途皆高山深壑,地形险峻。公路始筑于民国二十六年

  底,征集民工二十余万人,夜以继日,人挑肩扛,艰难备至。经年余始得完

  成。

  — — — 《云南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公元一九四二年二月,缅甸毛淡棉失守后大约两周,滇缅公路上突然

  尘土飞扬旌旗挥舞,浩浩荡荡的中国军队好像一条望不到头的灰色长龙,开

  始向缅甸境内大规模挺进。

  国内舆论无不欢欣鼓舞。

  戴安澜,自号海鸥,陆军少将,安徽无为人。黄埔三期毕业,早年参

  加北伐。因在“剿共”中战功卓著,多次得到擢升。“芦沟桥事变”后,先

  后参加长城保卫战,台儿庄大战和武汉大会战,屡有建树。二十五岁升任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