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蓝与黑_王蓝【完结】(128)

  有几家报纸对“名士多落孙山” 的报导,发表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是名士,也没有谁当了名士能保证永远当下去,如果名士脱离了群众,不能当选民意代表是很公平的事。更有一位澡堂业当选人,被“落选参议员”讥笑“捏脚搥腿擦背的家伙居然也当民意代表”之后,向几家报纸投书,声述他所从事的乃是政府核准的正当行业,何贱之有?既便是贱,有“贱民”拥护当选,比只有自己一人拥护自己的“贵人” 落选,仍属光荣!此一投书倒也能引起当时不少读者的同情。

  我因为自己当选了,对于这些言论,关照我们的报纸不必多登,免被人说“当选人帮当选人打架”;可是我请我们的两位主笔相继写了两篇专论发表,强调一切应该诉诸法律,民主与法治是一体两面,如果司法机关依法判定何人当选无效,市民可以依法补行投票。

  果真有人告进法院。选举官司打了一个多月,被告都被宣判无罪,原告缴纳了诉讼费后,“落选参议员联谊会”就此风流云散。

  当选的参议员们,首次踏进市议会大厦时,我想,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兴奋而严肃的。尽管这些人并非全是一时菁英,市民表率;但是他们想认真负责地担当起市民嘱托交付的使命与任务,是毫无疑问的,倘若他们还希望在两年后的选举中能够连选连任,他们则必须缔造一些成绩向选民交卷。

  静听市政各项报告以后,展开热烈质询,接下来是广泛检讨市政,最后是针对事实,拟定多种提案和计划,经过分组研究,审查成立,再于大会上反复辩论正式通过。那些提案包括了改善公营事业、教育文化、社会救济,物价评议、卫生建设、地方法规、财政经济、自治保安、工商辅导、农工福利——另外,我们依据宪法所规定的监察院监察委员由各省市参议会选举的条文,选举出两位监察委员。

  会期结束后,大家情绪很高,有人提议为了庆祝天津市第一届参议会的诞生,由全体参议员粉墨登场义演一台戏,全部票款充做冬令救济金,捐赠给贫寒市民和四乡不堪共军压迫逃来津市的难胞。此一提议,立刻得到大多数参议员的赞同。有人说:“‘牺牲色相’一次,倒还有足够的勇气;只是怕当众出丑,太不好意思。”结果议决:平剧、话剧以外,口技、国术、相声、双簧、评书、大鼓、魔术——都可以表演,也可以接受临时训练,学学在平剧里跑龙套,打旗,或是搬桌椅、打门帘、提小水壶饮场——大家看在救助贫民难胞的意义上,都认头上台。

  我少不了被派个角色。在一出“二进宫”中,我被派饰演杨波。那原是一出“高难度”戏,幸好有一位参议员早是铜锤名票,演千岁爷徐延昭,自能胜任;我则临阵磨枪,“恶补”一番,斗胆上场,居然博得一些掌声;那位男扮女装饰演皇太后的参议员得到更多的喝彩。

  第一会期的参议会,在轻松愉快的尾声中闭幕。在这一时期——三十六年秋天,国军捷报频传,在山东一连串收复了莱阳、黄县、蓬莱、福山、烟台、威海卫,在辽北收复了昌图,在河南收复了商城、汝南、新蔡——

  当年冬天,全国举行普选。第一届行宪国民大会代表与立法委员,相继产生。天津市国大和立委的选举,情况极为热烈,市民由于有了一回参议员选举的经验,在这一次更为重要的选举中显示出长足的进步。他们已经逐渐认识了选举的意义,因而在投票率与投票秩序上都有良好的表现。

  同年冬天里,皖西的国军克复立煌、太湖,海南、榆林外围国军大捷,陇海路砀山、商邱间国军会师,津浦路济南、浦口间开始通车——尤其使天津市民兴奋的,是剿共名将傅作义被任命为“华北剿总”总司令的消息传来,大家一致认为有了傅老总,平津地区将固若金汤,整个华北也即可变为不再见到共军踪影的自由乐土。

  可惜,三十六年消逝得太快了。苦难的三十七年开始降临人间——

  七十二

  三十七年春天,市参议会再度集会,大家的情绪照去年相比,显然低落甚多。因为,国军有逐渐走下坡的趋向,更重要的,乃是物价波动,政府苦无妥善对策,共党无孔不入无计不施地煽动、宣传,而一部分政府官员的政绩确实也使人民伤胃寒心。

  三十七年夏天,北平市参议会被东北流亡学生砸毁,那就是闻名国内,由共谍一手包办的“七五事件”。上万的流亡学生——实际上混进去的共谍与逃避兵役的壮丁为数极伙——每天在北平拦路募捐,或占住商店,强求救济,因而冲突时起,秩序大乱。平市当局已经设法代他们解决了衣、食、住,甚至零用钱等问题,真正想读书的善良青年们原本相当满意,决心静待分发学校就读;然而,共谍是不愿意放弃这一空前良机的,于是从旁加紧地造谣生事,挑拨离间,使许多纯洁的青年也跟着盲目浮动起来。政府一向不擅做宣传工作,共产党却是靠宣传起家,因此政府供应了大量的大米、白面、制服,却抵不过共谍利用的左倾文人们写出的一些小说、散文、诗歌、活报剧。终于,七五案爆发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