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岁约阿希姆_天空之承【完结】(1307)

  初秋时节,为美国纽约时报工作的瑞典人海格·拉尔森游历爱尔兰和威尔士各地,然后在他的新闻稿件中如此总结到:

  “对威尔士的征服,让他犹如海中蛟龙得到了一双强健的翼翅,虽然永远不可能达到不列颠王国的巅峰高度,却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一个可敬可畏的对手。”

  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最初十几年是威尔士现代工业发展兴盛的一个历史时期。在采煤业和冶炼业的推动下,煤炭工业成长为威尔士工业部门中的主导行业,为威尔士及英国其他地区制造业、运输业以及钢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能源,所以当爱尔兰国王在同盟国阵营的支持下戴上威尔士的王冠时,不少英国政客便惊呼“爱尔兰将要一飞冲天”。

  在战争的刺激下,1933年各主要交战国的大小船厂都处于或接近满产,军用舰艇和民用船舶的需求量较和平时期增加了两倍不止,而在1934年的第一季度,爱尔兰总共收到了4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54艘鱼雷和巡防舰艇的订单,按照爱尔兰生产军用舰艇的能力,消化这些订单至少需要18个月时间。与此同时,爱尔兰还收到了205艘计90多万吨的船舶订单,而爱尔兰造船业此时的年造船能力刚刚突破160万吨,进一步扩充产能成为了当务之急。

  在夏树这位头戴双王冠的君主领导下,爱尔兰人一面提升造船业的规模效应,对一大批中小规模的造船厂实施合并或联营生产,一面推广美式部件预制法等先进的造船工艺,提高了现有造船设施的运作效率。根据爱尔兰工业部门的预计,通过推行这些积极举措,爱尔兰的军用舰艇和民用船舶建造能力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造船业的预期利润也将达到相当可观的程度。

  现代造船业需要消耗大量的工业原料,优质钢材首当其冲。从1916年到1932年,爱尔兰的冶金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规模和质量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350万吨钢铁的年产量足以使得爱尔兰迈入现代化的强国之列,人均钢铁产量甚至已经位列世界前茅,但建造船舶、生产汽车、制造军火、扩建港口、修造桥梁等等都需要钢材,爱尔兰的钢铁产业不足以同时满足本国所有工业部门的需求,和平时期每年需要从欧陆国家进口数十万吨钢材,战争爆发后,钢材需求激增,在政府机构的统筹调度下,爱尔兰的钢铁供应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即一方面积极扩大供给,一方面实施生产配给,这固然保证了爱尔兰的战时工业运转,但相应增加了产业成本、压缩了经营利润,而且不可避免地付出了额外的代价——在1933年5月至11月的半年时间里,共有22万吨进口钢锭在航运途中损失,而这笔损失大部分都算在了爱尔兰头上。

  钢铁工业的运转当然离不开铁矿石和煤炭的供应,而这两种原料在爱尔兰本土没有丰富的储量。两次大战之间,爱尔兰早期主要从法国、瑞典进口这两类矿产,三国经济同盟形成后,西班牙成为了爱尔兰最主要的矿产供应国,良好的政治关系使得双方长期保持着互惠互利的贸易往来,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压力骤然而至。从1933年5月20日爱尔兰货船“克朗梅尔游行者”号被击沉开始,爱尔兰岛与伊比利亚半岛之间不到1000公里的海上航线俨然成了一条让海员们闻之色变的死亡地带,截至1934年4月,总共有171艘爱尔兰船、52艘德国船、34艘西班牙船、15艘法国船被击沉,1600多名船员葬身大海,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爱尔兰王国在1919年前后的年均国民生产总值!

  正因为存在这种强烈的互补性,爱尔兰掌权者对威尔士的野心从不列颠战役初期的一些军事部署就能够瞧出端倪——同盟国军队在威尔士的登陆进攻地点选在了以农牧业为主的科恩半岛和安格尔西岛,同盟国空军的轰炸均有意避开了那些工业集中的威尔士城镇和所有大型煤矿,而在突破科恩半岛东端的英军斯诺登山区防线后,同盟国军队立即向英格兰腹地挺进,所以战争期间威尔士中部和南部并未发生大规模的交战,较好地保护了威尔士的工业和矿场设施。尽管这里的许多设备和管理模式还处在世纪初的水平,运作效率不但比不上美国和德国,跟爱尔兰相比都显得差强人意,夏树并没有急着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整合升级,一来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二来循序渐进的动作比大刀阔斧的变革更容易让当地人接受。

  正如有识之士预料的那样,钢铁和能源的充足供给是爱尔兰再度腾飞的先决条件,随着威尔士煤炭开采业和冶金工业的复产,加上美英海军退守西大西洋,同盟国船只得以畅通无阻地航行在欧洲海域,来自西班牙的铁矿石和生铁又源源不断地运抵爱尔兰,爱尔兰的钢产量持续攀升,并在8月份创下了47万吨钢材的新纪录——按照这一水平,爱尔兰钢铁工业超过了日本跻身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德国、苏俄。

  顺利实施优化升级的爱尔兰造船业很快发掘出令人吃惊的潜能,战时建造万吨级标准货轮的速度从1933年末的每个月4艘赫然提高到了每月7.5艘,并能够按标准流程将其中的2艘改装成为辅助航母,两万吨级远洋油轮的建造周期从8-9个月缩减到了4个半月,这意味着每年可以多建造出6艘,10个月左右就能完全弥补前期的损失。军用舰艇方面,费奥纳级改进型轻巡洋舰和烈火级改进型驱逐舰这两种主打的外销战舰,建造速度分别在原基础上提高了27%和33%,成本相应降低了11%和14%,而订购价格的降低、建造周期的缩短无疑让它们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更具吸引力。为了弥补百慕大海战的损失,德国海军在本国造船厂难以消化新订单的情况下,分两批向爱尔兰追加了9艘费奥纳级改进型和30艘烈火级改进型,总金额达到五亿六千万马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