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岁约阿希姆_天空之承【完结】(494)

  片刻,炮塔内的联络电话再次发出单调而轻微的提示声,战斗期间,这样的声响基本上会被忽略,所以电话旁安置了一盏舱灯,每当有电话接入时,这盏灯都会亮起。

  军士从右耳孔里拔出棉花制成的耳塞,然后接起电话。炮手们以为是开火指令,一个个停下手里的动作,但军士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做出开火的手势,而是一脸惊讶地回应电话那端:“什么什么?再说一遍!特号弹只有12发了?”

  尽管耳孔塞了棉花,炮手们还是能够听到炮长的大嗓门,而他皱紧的眉头和严肃的表情也在告诉手下的小伙子们:这可是一个坏消息。

  军士刚将这老式电话的单耳听筒放下,一旁的舱灯又亮了,他一手拿着棉花耳塞,一手拿起听筒:“……是,我们已经装填完毕……校正射击诸元,方位300°10′25″,仰角4°3′12″,榴霰弹射击……”

  校对结束,军士放下听筒并往耳孔里塞回棉花,动作连贯,一气呵成。紧接着,他猛然挥下左手,高喊道:“开火!”

  炮手们见状连忙用双手捂住耳朵,等待负责击发的同伴踩下射击踏板。片刻,舰体伴着一声声轰响颤动起来,而这座炮塔的两门12英寸舰炮也紧跟着开火了。巨响过后,炮手们迅速就位,只等炮长一声令下,便要重复主炮装填的整个步骤。

  军士一语不发地坐在炮长位置上,透过炮塔上的光学测距仪观察炮弹的落点情况。数秒之后,他捏紧拳头,口中念叨着:“来吧,疯狂的德国佬,只要你们赶来,我们就会把你们一一轰成碎片!”

  很快,这位英国军士的碎语被亮起的舱灯打断,他飞快地拔出右耳的棉塞,拍了拍耳孔,将听筒送到耳边:“是,继续装填特号弹,方位增加20″,仰角降低30″,明白!”

  左舷前方,灰白色的烟雾弥漫海面,大部分时间里,英国炮手只能看到德国海军的大型鱼雷艇,一贯呆板的日耳曼人居然将以前多用于掩护舰艇撤退的人造烟幕改造成了进攻战术,还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十年前的基尔湾,英国人确实被这种犀利的作战方式吓了一跳,觉得德国海军找到了“以小克大”的关键钥匙,所以在这之后的十年里,英国海军不断摸索和操演反制战术,时间一长,不但英国主力舰队有了应对高速雷击艇群的心得,陪练的轻舰艇部队也能够熟练运用德式烟幕突击战术。

  尽管海面上的德国大型鱼雷艇航速很快而且行迹飘忽,用榴霰弹对付它们确实像海军军官们所形容的——用猎枪打野兔。连续的轰击让那三艘1906年级大型鱼雷艇变得遍体鳞伤,这个时候,主动迎击的英国驱逐舰也抵达了前沿阵位。在相隔千米的位置上,它们的炮火展现出了相当不俗的命中精度,很快便将一艘德国大型鱼雷艇打得火焰四起、黑烟滚腾,见它航速锐减,并且狼狈不堪地钻进自己制造的烟幕当中,英国驱逐舰遂将炮口转向另一个目标,迫使那艘德国大型鱼雷艇仓促转避。

  英国驱逐舰的抵近射击非常有效,但它们同时也将自己置于巨大的危险当中。由于距离烟幕带颇近,当英国炮手们发现那些德国高速战艇猛扑上来时,留给他们的时间以秒计算。那些轻盈的“闪电”,强悍的“雷霆”,宛若一支支淬毒的短箭,若是遇上,休说大型舰艇,就算驱逐舰这样航速较快的轻舰艇也难以退而避之。

  眼前这几艘英国驱逐舰,看样子本来就没打算撤走,舰员们的准备倒也充分,舰上除了常规配置的4英寸舰炮和2磅机关炮,还额外加装了各式速射武器,甚至包括已经从陆军部队退役的老式转管炮。不等德国海军的高速战艇逼近,舰上的各型枪炮倾力射击,滚烫的弹壳纷纷滚落到了甲板上,负责供弹的舰员频繁往返于上层甲板与下部舱室之间,将一箱箱弹药源源不断送到枪炮战位上。

  第137章 战艇精英

  在德国海军现役的高速鱼雷艇群当中,“闪电”好比身材娇小的刺客,有着来去如风、一剑封喉的技巧,“雷霆”则是强力的弓弩手,致命的连发绝技,且拥有一定的近身战斗能力。

  弗兰德斯北部海域,由“闪电”和“雷霆”合编而成的第二波德国高速鱼雷艇群对英国快速舰队展开了激烈进攻。为了掩护主力巡洋舰队,一支由四艘英国驱逐舰组成的战斗分队主动前出,用迅猛的炮火重创了领阵的一艘德国大型鱼雷艇,而它们很快遭到了6艘“闪电-14”的反击。这种高速战艇由单人驾驶,无枪炮配备,仅搭载一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内置G12型蒸汽瓦斯鱼雷一枚。

  最前面两艘“闪电”,以齐头并进的姿态冲向了同一艘英国驱逐舰,而它们的驾员皆是德国海军高速战艇部队的精英人物——中士弗林茨·赫尔希斯,下士里曼·贝斯勒,两人服役的绝对时间不算长,但在高速鱼雷艇的驾驶方面都有出类拔萃的表现,都曾得到代表弗里德里希船厂出战国际水上竞速赛的机会。赫尔希斯曾在1913年的威尼斯大赛中夺得亚军,贝斯勒也获得过不错的名次,两人还先后在但泽海军学校接受士官培训,得以从普通水兵迈入士官行列。

  从赫尔希斯的驾驶舱往前看去,英国驱逐舰上火光频闪,细长的舷侧轮廓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梭子鱼,但梭子鱼可没有这般尖利的牙齿。只见连串的机关炮弹袭来,在海面上激起成排的水花,这些水花疾速延伸而来,转眼就要击中他的鱼雷艇,赫尔希斯下意识地转动方向盘,这艘“闪电-14”就像一艘正向奖杯冲刺的冠军赛艇,在最后一个拐弯点做出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转向。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正好避开了敌舰射来的炮弹。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