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岁约阿希姆_天空之承【完结】(819)

  临近正午,游弋在海峡北端的英国炮舰“米诺陶”号望见一支灰白色涂装的舰队由西北方向快速驶近,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爱尔兰舰队,舰员立即以无线电报告上级,并向友邻舰艇发出警告。几分钟之内,航行于附近海面的两艘炮舰、四艘鱼雷艇以及三艘驱逐舰均拉响了战斗警报,只要上级下令攻击,它们可以立即开火,然而当英国海军官兵看清对方的阵容时,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光光一艘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就足以将这里所有的英国舰艇扫进海底,何况后面还跟着一艘曾在英德海军炮术交流中大显神威的“冯·德·坦恩”!

  尽管这支爱尔兰舰队实力强大,奉命巡航北海峡并在战时实施封锁的英国舰艇依然摆开架势,驱逐舰和鱼雷艇组成的战斗编队一度逼近到离爱尔兰舰艇不足两千米的位置,双方剑拔弩张,一个小小的意外走火都可能引爆局势。气氛趋于凝固,时间却在照常流动,等这些英国舰艇收到了海军部发来的只监视不动武的命令时,爱尔兰舰队已经驶过了北海峡最狭窄的航段。

  得知这个消息时,爱德华王子和纽根特爵士正在“孟菲斯”号上忍受风浪的颠簸与寒气的侵袭,而这一消息似乎要比恶劣的环境还要让英国王储感到窝火。

  “那家伙肯定呆在战舰上,始终置于舰队的保护之下,真是个狡猾卑鄙无耻的胆小鬼!他明明可以约定在北方港口举行会谈,却要让我们去都柏林,航程没有什么差别,但连最基本的诚意都没有,看来会谈的前景真是很堪忧!”

  爱德华王子又恼又噪地宣泄情绪时,跟他一样受到晕船症状困扰的外交大臣纽根特爵士却只是静静第看着他,足够成熟的人通常不会被生理上的痛苦左右了情绪,这只能说明年轻的王储还需要更多的历练。在看不到硝烟的外交政治交锋中,有人走的是优雅得体、风度翩翩的绅士路线,有人走的是利益至上、不择手段的商人路线,还有人走的是态度强硬、连吓带哄的强盗路线,归根结底,走什么路线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能否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舞台上为自己的国家征得利益。前德国首相俾斯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虽然屡屡成为各国报刊抨击、嘲讽甚至愚弄的对象,尤其不受英法两国待见,但他成功的外交策略使得德意志帝国在最关键的上升期获得了宝贵的和平环境,一举完成工业革命,由传统农业国家迈入了世界工业强国之列,堪称是德意志崛起的头号功臣。

  纽根特爵士叹道:“不得不承认,当初我们强踞贝尔法斯特是个错误的策略——既没有充分考虑到爱尔兰的军事潜力,也没能看清德国人的真实意图,白白用远东地区最好的港口换来了今天这样一块烫手山芋。我们想要通过贝尔法斯特牵制同盟国势力在不列颠群岛的扩张,现在却被爱尔兰强行绑架了,我们此行的最大目的不是保住英国对贝尔法斯特的占领,而是让英国尽可能体面地摆脱这场闹剧。”

  第41章 榨干耐心

  静静的黄昏,一艘爱尔兰军用领航船的行驶在前,英国老式巡洋舰“孟菲斯”号跟随在后,一大一小两艘舰艇就这样缓慢驶过都柏林的入港航道。此时此刻,英舰军官、水兵以及舰上肩负特殊使命的乘客数人莫不对这座改头换面的港口城市抱以巨大的好奇。在爱尔兰独立战争期间,这座昔日的繁华都市几乎被夷为废墟,居住人口从战前的近百万锐减到不足十万,而在它经历最后一场战役之前,“孟菲斯”号执行运输任务至此,舰上官兵还对那时的情景留有深刻印象,但记忆中的场面如今已经难以跟现实景象对上号了——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座雄武的要塞化城市,出入港口必须通过层层反潜网,两岸到处是坚固的混凝土工事,在不少工事的射击孔位置都能够看到或大或小的炮管,探照灯和高射炮似乎无处不在……

  站在舷窗后面看着已然变成了一座巨大要塞的都柏林,英国外交大臣纽根特爵士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就在几个月之前,为促成美英战略合作,他作为英方代表亲赴美国,但这项影响深远的合作险些因为一位美国战地记者的摄影作品流产。此人用镜头记录下了大战期间的许多场景,血腥残酷的战场,满目狼藉的城市,疲惫的军人、伤心的平民,这些照片经过艺术剪辑,给远离战争的美国人带来了空前的震撼,此次巡回展甚至被美国主流报刊称为“诸神黄昏之窥”,而都柏林的篇幅便是最具对比色彩和反思意义的版块之一。受此影响,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高涨,许多军政官员担心与英国的准结盟式合作可能招致同盟国的强烈抵触,进而将美国卷入下一场战争当中,就连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也对此产生了动摇,最后美英两国虽在美国工业巨头及军火商们的力促之下形成了战略合作,但所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协定都在草案基础上进行了削减。

  现如今,英爱两国因领土争端而濒于战争,独自进入都柏林的“孟菲斯”号上气氛很是怪异,而都柏林的港口对外封闭多时,因而引发了诸多猜测。在英舰官兵们眼里,这里不再是船只往来繁忙的商业港口,却也不至于萧瑟荒废。各处码头都能够看到身穿湛蓝色海军服的人员忙碌,码头上堆积了不少物资,看过去井然有序,处于移动或者静止状态的舰艇不下百艘,这其中就有至少五十艘崭新的高速鱼雷艇整齐排列在一处码头泊位,一眼望去很是壮观。而在另一处码头,多艘舰船正在拥有造船设施的码头旁接受舾装。从它们的舰体轮廓和外观状况来看,稍大一些的应该是进行改装或者技术改造,毕竟爱尔兰王国成立的时间尚短,而在正常情况下,千吨级舰艇从敷设龙骨到舰体下水至少要大半年时间,至于那些体型较小的炮舰和鱼雷艇,则很可能是都柏林造船厂新建的第一批舰艇。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