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岁约阿希姆_天空之承【完结】(866)

  言语之间,夏树听出对方另有意图,此事敏感至极,根本不便于在这样的场合直言。哈布斯堡王朝曾在历史上经统治过半个欧洲,霍亨索伦王朝则是新的欧洲霸主,两者各有辉煌。以奥匈帝国的现状,奥地利人不可能再跟德国人竞争对德意志世界的领导权,但要唯唯诺诺地顺从于德国皇帝的意志,维也纳的新统治者显然心有不甘,偏偏威廉二世这次带着众多皇室成员以及军政大员前来,吊唁慰问的诚意十足,却也是在奥地利广收人心,想让居于统治地位的日耳曼贵族倒向甚至投靠德国。如若德国和奥地利合并,不仅将在神圣罗马帝国消亡后首次实现日耳曼民族的完全统一,还能够让德意志帝国的工业、经济、军事实力更上一个台阶。退一步说,即便奥地利人忠于自己的皇帝而拒绝合并,王公贵族乃至军官团的立场态度也会极大地削弱奥匈帝国的外交独立性,使之重蹈大战后期的覆辙——在军事战略上完全受制于德军总参谋部,政治外交也基本是唯德国马首是瞻,说好听些是无比亲密的盟友,其实扮演的不过是傀儡跟班的角色。有关于这一点,既见诸于英俄两国君主的私人信函,也能够在沙俄军队的作战动员口号中听到,而这种不对称的关系也被普遍视为是奥匈帝国在战后“分赃”最少的关键原因。

  第70章 新皇的时代(上)

  参加完老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葬礼,来自各个国家的君主和政要们皆在维也纳逗留数日,等待新奥皇卡尔一世的加冕仪式。这一小段时间,闻名世界的音乐之都难得地成为了全世界的政治焦点。如今奥匈帝国战力不济、国力日衰,影响力大不如前,但作为同盟国阵营的一大支柱,它的立场即便不是决定性的,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下葡萄牙危机的余波尚存,美英这对准盟友渐渐与德国领导的同盟国阵营站在了对立面,而单单美利坚一国,多项工业和经济指标就凌驾于整个同盟国阵营之上。可是,军事政治讲究的是战略威慑和外交舆论,德国在葡萄牙危机的失利并不意味着美英占据了军事政治的高地,事实上,同盟国阵营所控制着欧陆大部及地中海沿岸区域是传统意义上的现代文明中心、世界中心,在舆论和精神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避免再出类似的昏招、错招,或是同盟国内部发生变故,压制美英之势仍将保持下去。

  碍于葡萄牙危机期间与同盟国阵营闹僵了关系,美英两国的头号BOSS此次并未来访,这多多少少给同盟国的舆论提供了话柄,但也不是完全的不合清理。美国总统威尔逊忙于新一届的总统大选而无法分身,英王乔治五世据说是身体抱恙,经不起横跨欧陆的长途奔波,所以这两个国家都另遣重量级人物前来。

  拜访名流,举办宴会,发表讲演,举行会晤,美国国务卿罗伯特·兰辛抵达维也纳之后表现得格外活跃,以美国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为后盾,他对这个二元制君主国带来的诱惑是现实的——振兴国家工业,促增对外出口,乃至于改善经济架构、提升社会福利——上流社会对这样的发展前景充满兴趣,中产阶级和底层民众对此向往无比,在国家经济长期低迷不振的大背景下,老辣的美国国务卿轻而易举地俘获了奥地利民众的好感,紧接着,匈牙利人也对这个表现友善的美国人表现出了接纳的态度。

  相较于罗伯特·兰辛的高调,英国王储爱德华和长公主玛丽一行显得低调而神秘,但他们频频进出哈布斯堡家族的行宫,俨然成为了卡尔一世的尊贵客人,而他们向这个国家传达的,是化解宿怨、共谋发展的意愿,是在石油贸易、工业技术以及殖民地开发等数个领域的合作愿景——失去波斯湾的石油资源之后,英国已将目光转向了其他石油产地,奥匈帝国的油田便是目前欧洲最大的石油产地,而奥匈帝国想要避开德国人的优势工业领域谋求发展,英国人确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

  新皇登基,一般不会立即对国家的行政体制和运行架构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但深谙治国之道及政治规则的人不难看出卡尔一世的特殊之处:在他27岁以前——形成独立人格思维的青年期,他并没有被当作储君来培养,长时间远离国家的权力圈,受传统治国思想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成为奥匈皇储的两年多时间里,这个国家有一半的时间深陷战争泥潭,另一半的时间在使自己的经济社会逃离泥潭,老奥皇因心力交瘁而病倒,奥地利和匈牙利这两个平行政府时常意见相左,各派势力南辕北辙,民族矛盾此起彼伏,整个国家犹如一盘散沙。此外,战胜国的地位并没有给奥匈帝国带来预期的收获,从波兰和乌克兰割取的领土虽然盛产粮食,管理这些领地尤其是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却没少让奥地利和匈牙利的政府官员们头疼,而从法国和英国掠取的非洲殖民地基本上是荒芜之地,想要从这里开采出可供使用的资源,首先要投入相当金额的建设资金,但奥匈帝国在战争结束后可没有像爱尔兰那样获得德国盟友的鼎力支持……如果卡尔一世不想无为而治,就得拿出些非常规、有成效手段来,让自己的国家摆脱积弊重重、内忧外困的局面。

  正因如此,美英积极拉拢,试图让奥匈帝国远离同盟国的核心地带,在某些争端到来时至少保持善意的中立,甚至成为对德国的制约力量。出于同样的考虑,奥匈帝国的传统盟友——德国,也使出了各种招数,试图将它继续紧绑在自己的战车上。除了亲情牌、战友牌、道义牌,威廉二世和他的权臣们亦在经济利益领域抛出诱惑,例如帮助奥地利恢复西里西亚的工业设施,在奥匈帝国战后获得的非洲殖民地进行投资,甚至允许奥匈帝国分享其在远东港口所获得的贸易权利。此外,德国皇帝还试着用他那全球战略的宏图来勾起这位年轻君主的雄心壮志,他再次提出了被老奥皇搁置的大同盟国舰队计划,提议由德国提供资金和技术对奥匈帝国的现役舰艇进行改装升级,并且把奥匈帝国纳入到德国-爱尔兰的联合造舰体系,将奥匈帝国海军感兴趣却能力所及的舰艇放在普拉、埠姆等港口建造。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