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陈氏家族全传_李西岳/苏学文【完结】(19)

  陈果夫曾追述说:“那时正是日本欣欣向荣的时期。人民勤勉刻苦,崇尚节俭,敬爱国家和虚心学习的精神,都值得令人敬佩。可惜偏狭自私的黩武主义,也同时在滋长,阻凝了国民创造性,由虚心渐转虚骄,所以几十年后,虽得跻于列强之他.终于制不住侵略野心,以致中、日两国,两败俱伤,东亚元气,耗损殆尽,只好留给今后建国者引为戒惧罢了”。

  陈果夫的留学计划三度未成,对此,陈果夫在《求学》文中写道:“心里不免烦闷。后来遇到许多留学回国的亲友,感觉得他们到外国去了几年,并不能都有了不起的收获。因此,我的心里又起了一度变化,就是:要求学问,并不一定要留学,只要自己肯用心研究或留心事物也一样的可以长进。还有一层,有些人对于外国的事物自以为很有认识了,而对于本国的事物却全不明了,或仅仅的一知半解,这样,又怎能改良本国的社会,为国家尽最大的贡献呢?我是中国人,如果有机会,希望到外国去研究学问,但我对于中国的事物,知道的并不多,我还是先明了自己的吧。方寸既定,便丢开一切的胡思乱想,专心补习中国书,有时也涉猎到许多新的学识,随时购阅各种杂志报章。如有一事不了解,则在有意无意之中询问别人,总以求得了解为止。凡属问到留学回来的亲友,他们在外国所学的,只要在书坊中有这一类书,总要翻阅,其有重要意义的买来。这样的过了若干时间,自觉长进不少。可惜中文翻译的书籍太少,像我这样不能直接看外国书的,知识总不易扩大。我在陆军小学时,对于各课的教科书,因为比较容易,往往不加注意,却翻读我从前没有读过的中国书,如五经、诸子书之类。有一年回家,看到二叔从日本带回来的警监学校讲义,大半属于法律、政治、卫生的书籍,我也带到学校里去看了。最不值得的是一部很厚的《战时国际公法》,费了我两个多月的光阴才看完,可是至今没有应用过。二叔在日本,不断的寄来宣传革命的书刊报纸。我自己又拿学校给我的津贴向书坊购阅各种书报。这都是使我常识进步的源泉。民7(注:原文如此)以后,因为种种关系,进入钱庄及交易所做事,于是关于经济及金融的智识,就成为我所需求的对象。后来为黄埔军校招兵,又不能不讲求社会智识了。接着办党务及参与政治工作,都是随学随做。例如办水利,我本来可以说是外行,及做了相当时间,亦就明了。我曾办过教育,经过情形大致相同,接着办人事,亦无例外。固然我没有一件事办得很有成绩,但也总不致于办不像。我以为任何学问,只要肯用心切实去学,没有学不会的。而且只要学,在眼前的和在几千万里之外的,一样有价值,有时也许更为适合现实环境。因此,凡是眼前有可学的机会,我们切勿轻易放过才好。一个人做到老,学不了。能够到外国去一趟,求一点学问回来,自然是好的,但留学是留学,总不能为留学而老死外国。因此,我的留学机会-一的消失了,我的读书兴趣却并没有因此减低。我自己相信:只要这样继续不断的学,活着一天,就学一天,比那远涉重洋,耗费大量金钱,在外国大学求得一纸文凭,或加上一个外国博士头衔,要实际得多。有名无实与有实无名比起来,我总想后者胜于前者。我很希望有些没有得到留学机会的人能自求进步。我又看到有些人,年轻时文字很好,到了老年,甚至写一张便条,都写不像样。也有大学毕了业,过了若干年,他的知识还不及一个中等学校毕业生的。因此,我想,如果大学毕业后,五年或十年,不温故知新,向上进步,一定会遇到和中学毕业生的知识差不多了;再有五年或十年不向前进,也许会和小学生相等了。照这样看来,虽然保留着一张文凭,又有何用呢?换一句话说,虽然没有受过高等学校教育的人,只要学问不断的上进,人家不见得不承认他已经具有高深学识,比对于普通大学毕业生或留学生也不见得不敬重呢。自强不息与自暴自弃,其结果相差如此之远。这在当时的我,看清楚这一点,所以我的志向亦就安定下来,向‘自求进步’的路上迈进。”

  陈果夫从日本回到上海后,恰在此时,宋教仁在上海被刺,孙中山等革命党领袖决定兴师讨袁。于是在叔叔的指导下,陈果夫决定放弃去美国留学,将一些有志青年招集起来,成立了一支由200多人组成的奋勇军。陈果夫任副司令长。

  1913年7月18日,上海起义爆发后,陈果夫率领奋勇军与钮永建所率的松军别动队协同作战,猛攻龙华制造局,一举拿下。后又与沪军会攻高昌庙,攻而不克,伤亡惨重,被迫撤往吴湘炮台。不料,原来保持中立的海军发生突变,向讨袁军开战。吴淞口外,海军舰队大量集结,舰上猛烈的炮火向吴淞炮台压过来。奋勇军抵挡不住,许多人阵亡。陈果夫不得不率部退到闸北。

  真是祸不单行,此时的英帝国主义也站到袁世凯一边。英租界当局与袁军勾结,派兵越界,趁奋勇军子弹还没有得到补充之际,把他们的枪都缴了。上海最终完全为袁军所控制。上海革命失败了。其他各地革命也先后受挫。

  二次革命失败后,大多数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士气低落,情绪消沉。许多原来意志坚定的革命党人也改变态度,闭口不谈革命。惟有孙中山、陈其美等革命党领袖,不谋屈服,决心重振旗鼓,继续举起讨袁大旗。陈果夫也没有退缩,他积极协助叔叔陈其美在上海开展秘密革命活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