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驼峰航线_刘小童【完结】(5)

  大家快跑吧。"教室里眨眼炸开了锅,等到张义声跟着慌乱的人群跑出学校时,已经隐约地听到了枪声。

  原是中国航空公司机械师的梁鹤英老人土生土长在香港,在英政府里面做事。老人说,日本人打进香港那一天,他还在上班呐,就看九龙那边坐着小艇过来几个日本兵,"乒乒乓乓"放了一阵枪,几下就把英政府雇佣的满脸络腮胡的印度兵给打跑了,天刚刚黑下来,整个香港就都是日本兵了。老人说,当时看到英国人吓得不行还特别高兴,原来平日里趾高气扬的英国佬也有这一天!到了晚上越琢磨越感觉不对-骄横跋扈、不可一世,整日牛逼哄哄的英国人是可恨,但不管咋样,人家来这里起码是"租借",还有个归还的期限。他妈的日本人是强占啊,这下,不成亡国奴了吗!

  后来在"中航"担任副驾驶的李宏揆老人对日本人有着最"直观"的认识。

  "七七事变"后,日本人开进了北平,李宏揆的父亲是分管北平、天津、河北一带的红衣大主教,在当地算是很有势力的人物,老人说,是父亲的神职身份救了一家人,连日本人对他们都要客气一些。老人的家,房前是日本兵,后院就驻扎着国民党的一支部队,有一次,双方隔着房子就开火了,就在头上互相撇手榴弹。打着打着,明显地感觉到自己人这边不行了,这边扔过去一颗手榴弹,日本兵那边就能扔十颗。国军只是坚持了一会儿,没东西了,马上就跑!

  有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一个日本兵,说是信基督,要见父亲,在那个日本兵和父亲说话的时候,还是孩子的李宏揆特地仔细打量了他:

  "…矮小,这是第一眼的感觉,但我那时更小,再矮小也比我高。穿着一身脏兮兮、黄不拉叽的旧军装,戴着的头盔已经辨别不出什么颜色了,腰间斜吊着一把左轮手枪。

  男孩就喜欢这东西,再仔细一看,露在外面的子弹竟长着斑斑绿毛…世界上还能找出一支比这更丑陋的军队?没有!"最后一句话,表情突然愤愤的老人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是的,就是这样的一支肮脏、丑陋、兵员总数始终少于中国的日本军队,从踏上这片土地开始,大肆烧杀抢掠就让成百万的中国军队节节败退。

  "八一三淞沪大战"、"血战台儿庄"、"湘西会战"、"武汉保卫战"、"中条山之战"、"昆仑大战"…一次次血肉横飞的会战,一批批中国军人昂首挺胸、大义凛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阻挡枪弹和寒光闪闪的刺刀,但最后只是能"迟滞"敌人的挺进。

  打一回败一次、一路狂奔后撤的士兵,国破家亡、漫无目的的逃难人流,摇着膏药旗、看见日本兵迎上前去的"维持会"。

  中国,还能坚持多久!

  ------------

  狂轰滥炸

  ------------

  通天南京被占领了,"首都"都沦陷了,数不清多少次大大小小浴血奋战后,血肉筑成的胸膛实在难以抵挡住枪炮,在"迟滞"了敌人进攻后,蒋介石带着他的国民政府迁向了西南一隅。

  重庆成了抗战时期的陪都。

  从地图上看,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长江犹如一道天然屏障,阻断了蜀国与外部联络的通道,有道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自古就是易守难攻。

  国民政府把陪都选在了重庆,从战略上看,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也是一着险棋-万一日本人真的攻进来了,下一个撤退的地点在哪儿?看看四周,东西南北中,已经没地方躲了。

  日本人的确是接踵而至,只不过,陆上难以进入,就从空中来。

  "九六"式轰炸机从南京起飞,一路畅通无阻地飞到重庆,从容地丢下一颗颗炸弹…"零式"战斗机更是猖狂地向地面随心所欲地扫射,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打。

  中国的天空,是日本空中强盗横行霸道的训练场!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的天空,是日本空中强盗嬉戏耍闹、肆意妄为的乐园。

  机腹下挂着炸弹、机炮口吐着火舌的"九六"式轰炸机,"中岛"式、"零式"战斗机随意进进出出。机翼上涂着的膏药旗在阳光下刺眼夺目,俯冲时撕心裂肺的呼啸声足以让惊慌失措的失去抵抗能力的军人、逃难的百姓肝胆欲裂。一个没有足够实力保护它的臣民的政府在强悍的外族肆意凌辱中,只能是任由其横行霸道,向地面上的平民百姓肆无忌惮地扫射、投下一串又一串的炸弹…航空救国? 一个杰出的政治家,都会有着一颗绝对与众不同的头颅和极其敏锐的思维。从第一架飞机诞生后,当西方人还在对航空进行更深一步探索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就敏锐地意识到航空将对日后世界发生影响。

  1923年4月2日,孙中山在参加南昌航空教导队开学典礼讲话中,多次提到"航空救国"。8月,他在广州参观由中国人自己造的第一架飞机"乐士文"号的时候,又08驼峰航线 国殇当场提笔写下"航空救国"以示鼓励,当时落后的中国处处需要大规模工业化,可他并没有说"电力救国"、"纺织救国"、"运输救国"…由此可以看出他对飞机在未来世界重要性的认识。

  很多老人都说,后来满腔热血参加空军,都是冲着国父的这句话来的。

  孙中山先生的洞察力是超前的。但事与愿违,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和什么样的程度,航空工业都是一门涉及诸多尖端学科的工业,与乡下打铁造弯月犁永远都是两码事儿,在一个连完整的工业体系都没有的国度里,靠它"救国",肯定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