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驼峰航线_刘小童【完结】(90)

  "争吵"者不外乎三个人-蒋介石、史迪威、陈纳德。

  "陈纳德的为人、野心勃勃而自大,但有一点必须承认,他对战机了解得非常透彻,是个作战天才!" (注二)

  尽管一点都不喜欢对方,但作为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还是给予陈纳德这样的评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缅印战区》一文中,对陈将军和他的"志愿队"是这样写的:

  …现在是陈纳德发挥"天才"的时候了。他的基本机型是P-40,英国人曾用它来对付德国空军,但没有取得显著战绩。P-40战机机体重而耐用,并装有厚装甲板以保护飞行员。直线飞行速度也非常快,而且俯冲速度也大,但由于自身重量过重,因而在爬升过程中呆滞、操纵性不够灵活,比不上那些体轻、灵活的战斗机。 (注三)P-40最早是英国人按《租借法案》在美国的订货,但后因不满意其部分性能,此时恰好赶上陈纳德、王叔铭奉国民政府之命到美国购买飞机和招募"志愿队员",于是转而买回这批飞机。别看英国人对此不屑,但在陈纳德眼中,P-40却是个好玩意儿。他心里有副算盘,凡事都有正反两方面,只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取胜应该还是在预料之中。

  陈纳德相信自己的判断,该文继续写道:

  陈纳德根据P-40的优缺点,制定出进攻性的战术-飞行员必须成队地对敌机一同出击,在俯冲中射击,然后利用俯冲时获得的最大速度散开,然后,可能的话,

  再一次俯冲、射击…陈纳德再三告诫他的队员:P-40千万不能以"特技"和"机动"制胜,因为它不如日本人的零式机灵活… (注四) 说白了,实际上就是打了就跑的空中"游击"。从"志愿队"第一次和日本人交手,陈纳德的"战法",他的队员们试用几次,"效果"果然不错。

  但书中对陈纳德及其队员们的游击作风和战斗"神说"客观实际。其实不管出发点如何,应该知道的是,"志愿队"在空中打的是"游击"战术,队员们在地面也是"游击"作风。一点都不奇怪,来自于一个自由国度的一群散兵游勇,到中国出生入死和日本人打仗,本身来中国的出发点就不尽相同-有看到中国备受外强凌辱奋而参战的(这类人以华侨为主)、也有就是靠打仗赚钱,还有的是想实现人生"自我"之价值的,也有把满世界"流浪"看成是一种乐趣的。是来自"五湖四海",但却为了各自的"目标"。

  ------------

  得到蒋委员长支持的"中国姑爷"(2)

  ------------

  这样一批人聚在一起,再想用正规部队的条令操控他们,也实在是勉为其难。

  这些人聚在一起,军队中的各种"俗套"都已免除,他们纪律松懈到极点,飞行员总是穿着高跟的牛仔长靴作为他们的制服,他们用C-47这样的运输机轰炸河内,在上飞机之前,飞行员喝了大量的烈性酒,然后把过了时的中、法、俄生产的炸弹搬到飞机上,当飞机抵达目标上空时,他们打开舱门,一脚一脚把炸弹踢出机舱,于是,一次"轰炸"任务完成…珍珠港事件后,他们行动更为积极,陈纳德把他的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缅甸,保护英军,一部分在昆明,保护缅甸和中国之间的空中屏障。这支"队伍"从一开始就是临时凑合,在对敌作战中受到敌人的优势火力重创下、在没有备用飞机和备用零件情况下,他们用口香糖堵塞油箱上的弹孔,用胶布粘补机身上的创伤。由于飞

  机上既没有炸弹也没有安装炸弹的挂架,他们就用酒瓶装满汽油,作为燃烧弹、打开座舱盖往下投… (注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缅印战区》一文中,如实地评介了这位中国人眼中的飞虎英雄。实际上按美国人的标准,陈纳德和他的"飞虎队"倒更像是一群桀骜不驯、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西部牛仔。一群散兵游勇组成的美国航空志愿队(飞虎队),从成立到撤销,七个月时间,总共摧毁敌机299架,另外可能还有152架被命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相当骄人的战绩!

  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参战。1942年7月,"飞虎队"曲终人散,美国陆军航空兵第十四航空队正式成立,陈纳德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负责指挥十四航空队。

  虽然有了军队番号,成了一名美国军人,但陈将军的脾气、性格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依旧是我行我素、桀骜不驯!

  一个典型的美国西部牛仔再现。

  在陈将军心中,中国的抗战只要有一个十四航空队就完全可以把所有的日本人解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要史迪威为他的十四航空队增配战机。理由也充分,在欧洲战场,美军一个战斗航空队起码要超过二千架战机,而十四航空队却是最少的,只有七百多架。

  史迪威在印度,陈纳德坐着飞机经"驼峰"追到印度,史迪威在重庆,陈纳德又赶到重庆。

  不管陈纳德作为一个将军是怎样的不服从上司命令,但,不能否定的一点是,陈纳德在空军决定地面胜利这一点上,比所有的将军们看得都远、看得都准,只是他这个观点"超前"了一些。六十多年后,美国人在两次海湾战争中,才认准一点,原来,有了"制空",才有了最后的胜利。

  史迪威不理会陈纳德,他也没那个能力给这个永远在他面前喋喋不休、高谈空中力量决定胜负的家伙解决飞机,眼下,最紧要的是,他要劝说他的"司令"、中国战区最高总指挥蒋介石派出部队到印度受训,为日后反攻缅甸,再横扫中国境内的日军作准备。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