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春秋到战国_梦回汉唐【完结】(133)

  》,进行战争的最后选择。犬养牲道、松下乱步川、石田勇次郎、小山鼓和鹿岛

  龟,一个接一个地表态,都对外交谈判不抱希望,认为日本必须为战争做准备,

  越快越好。最后轮到外务大臣铃木靖二发言。作为皇太子妃的老同学,铃木靖二

  和皇室关系密切,因而在日本政界地位很高,是够资格代表天皇说话的不多的几

  个人之一。铃木靖二攥着决定开战的草案,似乎还在犹豫:“这份草案是以战争

  为主,外交为辅。从草案的本意来看,尽管一再说要努力通过外交途径打开局面,

  可在外交谈判失败的时候就必须打,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在正常情况下,御前会议应该到此结束。但这一次在事关战与和的选择上,

  明仁天皇却突然开了口。明仁以前从未在御前会议上发过言,他的大臣们就是在

  听到他所研究的海龟突然开口说话时,也不会比这更感到震惊了。他戏剧性地从

  口袋里取出一张纸条,这是他祖先明治天皇一百多年前在对俄开战前夕所写的一

  首含义不明的短诗:“四海本来皆兄弟,缘何世上起风波。”

  明仁读完这首诗,告诉大家说:“我很早以前就拜读过大帝的这首诗,我正

  奋力以继承先大帝爱好和平之精神。”

  明仁以天使和哲学家的含糊方式说完上述话之后,便退出明治以来曾经屡次

  举行决定日本命运的御前会议的千种厅。他把迷惑不解留给了犬养牲道他们,使

  他们暗自惴付天皇不动声色的内心想法。最后还是铃木靖二一语点破,明仁的父

  亲裕仁在二战对美开战前说过同样的话,犬养牲道他们明白明仁又以日本特有的

  “腹艺”方式说出日本必须打这一仗。

  《从春秋走向战国》作者:梦回汉唐

  第二十二章核战爆发在克什米尔,由于辛格派来了大量的援军,凭借着数量

  优势,渐渐压倒了这一线的巴军,开始缓慢地向北推进。令高翔天大惑不解的是

  印度没有投入他们的空突师来加快速度,不禁猜想这大概是错误接受了前苏联在

  阿富汗直升机大量损失的经验。高翔天建议巴军把预备队投入东南部沙漠击败西

  线南印军后再反包围西线北的印军。在克什米尔的巴军则展开机动防御,尽量控

  制各个高地,拖住印军主力。

  印军的8个装备M1A2和豹─ⅡA6等坦克的装甲师凭借着装甲之利冲在

  最前面,战斗异常激烈。从12月17日至26日的10天中,印军才推进三十

  多公里。巴军在印军有条不紊的进攻中慢慢退却,但每退一步,都要埋设地雷,

  然后依托崎岖不平的山地构筑反坦克工事抵抗。

  这10天里,巴军在东南部沙漠的部队已悄悄整编好,在12月27日突然

  发动了凌利的反攻,促不及防的印军全线后退,印军总部不得已投入了十几个空

  突师来拯救西线南战线。高翔天已把解放军的那套以地制空的经验传了一部份给

  巴军,使失去地面部队配合的印军空突师损失了大量直升机,巴军的攻势不减。

  到了2012年1月6日,印军的西部南战线已不可收拾了。高翔天适时建议投

  入巴军弱小的直升机部队到混乱的印军背后进行包围战,1月10日合围了十几

  万印军。双方经过几番笨拙突围──截击,救援──阻击折腾之后,2月10日

  才结束了这场战役,印度在损失了西线南部队的大部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的腹地第

  一次暴露在巴军的刺刀面前。

  重升为二级上将的高翔天胃口大开,又建议巴军总部挥师北上,彻底包围在

  克什米尔陷入苦战的印军西线北部队。这时,从国内转来了总参的意见:不要把

  口张得太大,过于深入印度境内,以防印度使用核武器。高翔天立刻敏感地认为

  这是薛皓简他们嫉妒自己的成就,决定不予理会,他反驳道:“难道印度不顾忌

  巴基斯坦手中也有核武器?”

  中国驻巴军事代表团支持了高翔天的意见,也把印度可能会使用核武器的警

  告转达给巴基斯坦政府。处在第一次战胜印度人的喜悦中的巴军完全忽略了这一

  警报,鄙视印军的乐观情绪正在巴军中迅速蔓延,纷纷高喊:“收复自由克什米

  尔!”3月9日,士气高昂的巴军气势汹汹地冲开西线南印军仓促重建的脆弱防

  线开始向印度西线北军队的后方猛插……印度的精锐部队已岌岌可危了。

  对印度人来讲,你可以输给任何一个人,但绝不能是巴基斯坦人,如果那样,

  就意味着世界末日。印度总理辛格已没多少选择,现在不但反对党骂他,连他的

  党内同僚也呼吁他下台,他终于批准了印军总部稍加修改的“佛祖灭世”计划─

  ─动用核武器摧毁巴基斯坦的核反击力量和巴军主力。印度通过美国在巴基斯坦

  的情报网早已搞清了巴军主要的核武器基地,蓄谋已久地制定了先发制人的“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