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春秋到战国_梦回汉唐【完结】(144)

  到低海拔地区,已经大量增生的红细胞不仅不可能立即锐减,而且还要“工作”,

  继续大量向肌体供应氧气。氧气过足,就易产生“醉氧”。由此推想,去西藏,

  特别是去西藏进行大体力军事行动,对战士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是不言而喻的。

  主要是上高原、下高原,致使肌体运转的突然失衡。缺氧、醉氧,都导致身体的

  不适应。而身体大量增生红细胞,接着又要消减红细胞,为肌体增加了额外的重

  负。处理不好会加重士兵们的战前焦虑,严重地挫伤士气。

  这个恼人的问题却让陈自耕解决了,他很有预见地生产了一种连耳机加压面

  罩,士兵不动的时候由微型马达充气,运动的时候则由身体驱动充气。这些连耳

  机加压面罩不但刚入藏的第十五和二十六数字化空突集团军人手一份,薛皓简也

  要求每个第十和十八山地集团军官兵都得戴上,在战前就克服“醉氧”现象。

  为验证连耳机加压面罩的效果,薛皓简分别要通了四个集团军指挥部的电话,

  第十五和二十六数字化空突集团汇报没有“水土不服”,第十和十八山地集团军

  则说通过逐渐加压不知不觉就克服了“醉氧”现象。薛皓简放心了,他可以想象

  当印度军队面对犹如猛虎下山的解放军高原集群时的吃惊程度。出其不意已经是

  胜利的一半了…

  …

  薛皓简又把屏幕换成印度南面的印度洋地图,上面的两个红色大箭头代表着

  以迪戈加西亚岛为出发基地的刑凯山印度洋舰队和千里奔袭的太平洋舰队。赵仲

  逊元帅不顾已过了当水手的年龄,随太平洋舰队行动,亲自指挥解放军海军历史

  上第一次航空母舰大决战。薛皓简脑海中浮现出和赵仲逊讨论海军如何使用时的

  情景……

  一个星期前,在同样的地点,赵仲逊开门见山地对他说:“我知道钱寒白他

  们又捣鼓出‘昆吾’Ⅲ型反舰弹道导弹,不过我想这种好玩易儿应该留给日本鬼

  子,印度的那几艘破船我们海军全包了!”

  薛皓简笑着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为了不显得刻意,我打算还是扔几

  枚‘昆吾’Ⅱ型反舰弹道导弹唬唬人、应应景。”

  赵仲逊却叹口气:“我希望印度阿三别笨到没掌握美日送来的情报,真让瞎

  猫也撞上死耗子。”

  见赵仲逊一脸的为敌人担心,薛皓简忍住笑,忙安慰道:“我会让人在导弹

  上做些手脚的,保证不击沉一艘印度军舰。”

  总参作战值班室内的军官们再也忍不住,爆发出哄堂大笑。

  《从春秋走向战国》作者:梦回汉唐

  第二十四章海上决战此刻,“袁崇焕”号航空母舰率领庞大的解放军太平洋

  舰队,以三十节的速度驶入孟加拉国湾。这艘一年前才下水的“班超”级核动力

  航母,是中国最新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舰。巨刃般的舰首切开黑沉沉的海水,在舰

  舷两侧激溅起排空的水墙,直朝印度次大陆最南的科摩林角插去。

  一个多小时前,它和其它三艘姊妹舰刚完成掩护陆战队独立一、二数字化空

  突旅在印度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的垂直登陆,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向西急驶,

  与从迪戈加西亚岛北上的解放军印度洋舰队形成对印度海军的钳形攻势。

  站在舰桥上的赵仲逊骄傲地望着这支他为之毕生奋斗的庞大舰队,回顾着短

  短二十年间便从千顿级跨越到十万吨级军舰的发展历史。他开始由近及远地扫视

  着他的这些宝贝。

  他的旗舰“袁崇焕”号在总体设计上吸收了“霍去病”级的优点,并借鉴了

  从金兰湾打捞上美国航空母舰的内部成熟技术。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为1040

  00吨,它的两座各650兆瓦功率的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共可产生360,00

  0马力的推力,使军舰的最高时速达到35节。以30节经济航速巡航时,一周

  之内可以将其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机动部署。

  为克服蒸汽弹射在紧急情况下的不足,“袁崇焕”创造地采用了可把平面飞

  行甲板首部瞬时调解为倾斜度为12度的滑跳式甲板的设计,由于采用了特殊的

  记忆合金,整体甲板角度变化不但迅捷而且流畅。甲板长、宽分别为345米/

  40米,飞行甲板最宽78米。可起降八十多架J─13HⅡ隐身多用途战斗机、

  J─10HⅢ空优战斗机、J─11ⅢH战斗轰炸机、EJ─10A电子战飞机、

  KC─8A中型空中加油机、YJ─8B中型预警机、武直─12反潜型以及海

  上搜索救护直升机和其他支援飞机。

  常常作为旗舰的“袁崇焕”号当然具备先进完善的指挥、通信、探测、火控

  等电子系统。作战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火控计算机和实时数据网络,前者对雷达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