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春秋到战国_梦回汉唐【完结】(162)

  像打进厦门腰椎的一根楔子,直接威胁福建的经济心脏──厦门经济特区。两岛

  直线距离约200公里,在台湾的“境外决战”战略棋盘上,如同两个“过河卒”,

  举足轻重,事关宏旨。

  根据中央“后发制人”指导思想制定的“武帝马邑”计划的要求,与会解放

  军福建战区的战将们分析形势,集中研讨,最后一致认为在不可避免之台湾海峡

  军事冲突中,解放军必须把金门和马祖的危害降到最低,以便第二阶段的反击不

  受影响。由于金门和马祖岛小,兵力密度大,工事坚固,他们决定应用火力封锁,

  而不作为第二阶段攻击的首要目标。

  会后,柳维平首先抓的一件工作是堵住台湾方面的耳目。改革开放三十几年,

  福建前线台商特别多,谁知道里面隐藏了多少特务。福建的海岸线那么长,哨所

  再多,也不可能撒豆成兵,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这边一个手机打过去,解放军

  的前沿的调动就谈不上保密。因此,开战前,柳维平一方面采取措施加强战区的

  战备,一方面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地方政府的协助下,着手将战

  区人口疏散,所有老弱病残幼都迁到后方去了,可疑分子也一块大搬家,前线仅

  留下少数经严格政治审查的基干民兵。这样,前线的安全环境得到过滤和净化,

  敌特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难以立足,等于把台湾的耳朵堵住了。

  接着,柳维平开始调兵遣将,将解放军机动性不强准备裁减的重炮兵部队都

  调了来,再配备少量防空部队、自行化炮兵和坦克部队,充分发挥解放军的传统

  炮兵优势。

  所以炮兵阵地都地下化,工事化,并通过深埋的通讯线路和前沿的观描站、

  天空中的侦察机及几个指挥部的大型计算机构成自动指挥网。柳维平通过情报部

  门得知台湾炮兵曾秘密试射过一种对人员杀伤力很强的钢珠子母弹。这种钢珠子

  母弹,就是在一个大口径弹头内装进的几百个触发和延时爆炸的小炸弹,而在这

  些小炸弹的弹壳表面又嵌着上百个钢珠弹丸,爆炸时钢珠弹丸四散飞迸,杀伤有

  生力量。美国曾在越南战争中使用过类似的航空炸弹,据统计,因美机投掷钢珠

  子母弹造成的伤亡人数,占总伤亡人数的50%以上。而近年中美地面战由于双

  方很少进行阵地战,美国使用的反而不多。

  柳维平于是专门命令各部学习解放军入越作战的高射炮兵部队,为对付这种

  钢珠子母弹概括出的“小、深、坡、坑、沟、洞、盖、散”8个字的经验。“小”

  就是缩小各种掩体的上口,尽量减少钢珠子母弹落入掩体的可能性:“深”就是

  在不影响观察和对低目标射击的前提下,尽可能将掩体加深:“坡”就是将掩体

  积土的反斜面修成40─60度斜坡,使延时子母弹落地时滚向阵地外面:“坑”

  就是在阵地上人员必经的道路旁,挖一些口径20厘米、深15厘米的锥形、柱

  形排弹坑,在炮床下面和汽车下,构筑口径50厘米深60厘米的喇叭形排弹坑,

  当发现延时子母弹时,可将其拨入或踢入坑内:“沟”就是在炮枪体的底部边缘

  和各掩体外围距反斜面约30厘米左右,挖一条宽约15厘米、深30厘米向工

  事中心倾斜的环形排弹沟,球形子母弹着地后易滚动,排弹沟可限制其滚动范围,

  减少其杀伤效力:“洞”就是在交通沟、掩体内挖一些供人员使用的猫耳洞,在

  人员来往较多的道路上挖拐弯或T形的避弹泄道:“盖”就是给火炮、仪器加防

  护盖,炮瞄雷达掩体除天线座留口外,其余部分全用钢板、钢轨和木材加固:

  “散”就是在不影响指挥、协同和集火射击的前提下,根据地形条件增大火炮、

  器材间隔,采取疏散配置。

  打金门的作战方案也参考了五十几年前炮击金门的战例:……首次以海岸炮

  和远程炮14个连,集中打击金门料罗湾敌海军码头附近停泊的舰艇。同时以陆

  军地面炮兵76个营,集中打击敌大金门防卫部和大、小金门共4个师部,敌炮

  兵雷达阵地,敌防空导弹阵地,较集中的营房仓库等目标。第一次打击,力求打

  烂敌人的指挥系统和通信系统,摧毁和压制敌人的炮兵、雷达阵地,杀伤其有生

  力量。第一次炮击准备使用炮弹12万发,如果敌炮还击则坚决压制,而后看情

  况配合海上、空中封锁,不规律地进行炮击,加重敌人的损失。已准备了炮弹1

  2个基数──一个基数为每门炮200发炮弹,并另外准备了25个基数,以备

  长期炮战使用。对马祖的计划也如法泡制。

  当解放军的备战措施大体停当,“武帝马邑”计划总指挥薛皓简决心在时间

  上压缩日本和台湾的选择空间,下令自5月22日起截断台湾与金门和马祖之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