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春秋到战国_梦回汉唐【完结】(187)

  往澳大利亚。

  他的“我还要回去!”名言使小岛名扬世界。

  日军控制科雷希多岛后,任命加藤大佐为守岛指挥官。加藤不断督促日军工

  程部队在岛上到处构筑坑道和隐蔽的炮兵阵地,沿岛四周架设了铁丝网并埋有大

  量地雷,岛上的地下仓库也贮有充足的粮食和弹药。日本人还利用他们先进的围

  海造地的技术,把岛的尾部海滩上只有一条长仅300米跑道的金德里机场扩建

  为有两条1200米跑道的中型机场。

  加藤曾得到陆军军令部长小山鼓将军关于“解放军有对该岛实施空降的企图”

  的指示,但他绕岛巡视后认为科雷希多岛地势狭小、险要,解放军不可能对其进

  行大规模空降突击,因此认为岛上现有部队足够遂行任何反空降作战。为了预防

  万一,他命令在岛东部的机场跑道上埋下许多遥控地雷,并把火炮配置在山下,

  以便必要时,用火力封锁该机场。加藤把主要防守兵力部署在顶部和马林塔山上,

  用于对付海上的登陆;把预备队隐蔽在马林塔山隧道内,指挥所设在顶部台地上,

  与所有部队都有光纤、电缆通讯和步话机联系。

  岳麓生深知科雷希多岛对整个菲律宾战局的重要性,两个多月前便偷偷成立

  了“旋风部队”,由原“蓝天”突击队队长贺学甫大校出任司令,原“海龙”突

  击队队长孙有亮大校担任政委。部队由原“蓝天”突击队、原“海龙”突击队和

  战区侦察兵精英编成,基地仍建在苏门答腊多巴湖的萨莫西湖心岛。

  空降突击夺取科雷希多岛并非易事,因为该岛没有便于空降兵着陆的地方。

  唯一适合空降的地域,是位于岛的尾部的金德里机场,但它离山顶台地太远,而

  且日军的主要阵地正处在跑道上面的峭壁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名空降参谋

  建议参照美军二战在山顶台地成功实施伞降的战例,这样既可以控制制高点,又

  能出敌不意。孙有亮担心道:“同样的错误敌人不会犯两遍。”

  贺学甫看过空降地域的航空照片后,决定采纳参谋的意见,挑选山上仅有的

  两块比较开阔的高尔夫球场和校场作为空降场。贺学甫充满自信地对孙有亮道:

  “如果我们在有大风的黑夜,在防守最严密的地方空降,敌人会绝对想不到!”

  空降场选定了,但贺学甫和孙有亮还面临着诸多难题:在被马尼拉湾海水环

  抱、高达150米的日军重点防御下的山顶实施伞降,伞降地域的长度太短;岛

  上经常有时速为24至40公里的海风,即使按伞降最低充许高度120米跳伞,

  也需20到25秒钟才能着陆,再加上飞机的时速为二百多公里,运输机通过两

  个空降场的时间只有4秒钟,使每架飞机一次进入目标只能投下6至8名伞兵。

  在日军防备松懈的大风天,风速要超过50公里,这就是说,伞降的效率会更低。

  孙有亮提出可采用机降,但如何解决直升机的噪音更是个难题。贺学甫认为,必

  须制定出一个非常严密的作战计划。

  为此他和孙有亮在萨莫西基地利用高原大风一次次进行实验,终于找到了一

  种新型空降方式。他们立刻在岛上搭起的1:1模型上组织“旋风部队”进行了

  数次演习,让所有空降人员都利用模型熟悉空降战斗地区的情况,用新装备进行

  了充分的训练,并对所有细节都反复推敲和仔细的检查。“旋风部队”于5月末,

  对科雷希多的偷袭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注:作者保留著作权,转载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第三十一章神兵天降为夺取科雷希多岛的“小小”特战行动,解放军的整个

  两洋舰队都出动了。7艘大型航母在10艘“泰山”级武库舰、14艘“北京”

  级巡洋舰和28艘“旅洋”级驱逐舰的护航下,首先对冲绳岛进行预防性空袭,

  使嘉手纳空军基地短期内不能起降任何飞机。消除了侧背威胁后,整个舰队掉头

  南下,浩浩荡荡逼向吕宋岛。

  6月11日晚19点03分,太阳已经全部没入西边天际,夜色正像肉眼难

  以看清的墨渍一样在天空中渐渐扩散开来,能见度正在慢慢降低,海平线已看不

  见。天公也不作美,海上刮起了每小时50多公里的南风,庞大的舰只在波涛汹

  涌的海面上笨重地朝前移动,在墨黑的水面上划出一道雪白的水迹,小山般的浪

  涛一遍遍地冲上甲板。19点30分,随着贺学甫一声“出发”的命令,8架经

  过专门减噪处理的武直─13多用途直升机陆续从“袁崇焕”号航空母舰上晃晃

  悠悠地升起。为了避开日本和菲律宾的防空雷达网,直升机编队采取超低空飞行

  的方式,贴着浪尖迅速飞往马尼拉湾。

  10分钟后,又有16架满载突击队员的武直─13运输直升机在6架武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