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春秋到战国_梦回汉唐【完结】(36)

  离,又遭第十三集团军两个装备武直─10的突击连的伏击,最后只有两架“科

  曼奇”侦察直升机带着满身伤痕逃脱。

  这两架“科曼奇”侦察直升机历经千辛回到清迈“鹰巢”,却发现师部已是

  一片废墟。三十几分钟前,一队使用第一套密码的直升机要求降落加油,师部才

  更换第二套密码还来不及通知各部,也没核实便同意了。这队直升机却在师部上

  空突然开火,师指挥所和几十架停靠的直升机顷刻间化为火团,又意犹未尽向正

  在调转炮口和操作导弹的坦克营和防空营扑去……这是第五十四集团军代号为

  “中心开花”的进攻,消灭了美第101空中突击师的残部。

  9月22日深夜11点49分,从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起飞的四十几架B─

  52H、B─1B和B─2战略轰炸机发射了五百多枚AGM─86C/D型和

  少量有隐身能力的AGM─129空射巡航导弹。AGM─86巡航导弹可从敌

  防空区外3000公里处攻击敌内地目标。导弹全重1360公斤,弹头重12

  2公斤,此次安装当量为600公斤高爆炸药常规弹头。这时以时速0。8马赫,

  高度保持在15米至150米之间的飞行姿态,向极远处中国大陆的目标奔去。

  飞行途中不断根据事先输入导弹电脑的卫星地形图随地形的高低起伏自动飞行,

  使导弹尽量可以贴地飞行。

  此外它还装有GPS全球定位系统和轰炸效果仪,所以可以攻击加固目标或

  者深埋在地下的战略目标─导弹地下发射井、轰炸机基地、通讯中心和地下指挥

  中心,命中精度是1至5米。AGM86D型更装有激光陀螺仪和智能处理器,

  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导弹外表进行了雷达和红外隐形处理,普通的防空雷达

  很难捕捉到它。

  与此同时,潜伏在距大陆1000至2000公里范围内的美国“洛杉矶”

  和“海狼”级核攻击潜艇也发射了五百多枚BGM─109C/D/E“战斧”

  巡航导弹。

  半夜12点整,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和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又开始起飞隐

  身战斗机。它们在民都洛岛上空集结,庞大的机群共有36架F─22“猛禽”

  和88架JSF战斗机,它们中的许多是昨日才从夏威夷、日本和韩国的基地飞

  来。然后朝上海方向飞去。

  在南海和东海上方太空的十几个雷达卫星突然发现本来应是一片深色的海面

  出现了许多极不显眼且快速的白色斑点,这些卫星马上将目标的方向和速度向太

  空联合指挥中心报告。太空联合指挥中心首先迅速调整沿海的十几部超视距雷达

  对目标进行连续跟踪,这种雷达不同于民航和军事上常见的300兆赫至30千

  兆赫要求雷达天线和目标之间成一直线才能有效地探测目标的工作原理。这些视

  线雷达对地平线以外的目标几乎无能为力,因此,如果飞行目标在地面线以下飞

  行或山脉等障碍物的后面,或直接在雷达覆盖区域外飞行,都可能避开这些常规

  雷达的探测。

  超视距雷达工作于2至30兆赫的高频频段,它将信号发射到距地球表面约

  100到450公里的电离层,当电磁信号透过电流层并向空间渗透时,高频信

  号则通过电离层拆散回目标,从目标反射的高频信号再次通过电离层反射到雷达

  天线。这一过程使得超视距雷达能够从上空探测到在地平线以外飞行的目标,原

  来那种想通过掠地飞行或隐在地物后面的小伎俩已很难凑效。

  通过电离层反射信号,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其实不然。电离层是地球大

  气层的一个复杂区域,包括E、F1和F2三个主要层次。这些层的密度、高度

  和厚度随地球位置、时间、季度以及太阳黑子周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要

  想圆满完成探测任务,则需要两部雷达协同工作:一部用来搜索目标,而另一部

  则用于监测电离层的环境变化。接受雷达承担所有的目标探测任务。环境监测任

  务非常复杂,要分三个部份进行:垂直声波探测器负责测量雷达正上方电离层的

  高度和密度;下反射散射探测器负责测量整个雷达覆盖区域内再发射散射能量和

  工作频率的关系;频谱监测仪负责提供同区域内其它电磁系统所使用频率的信息。

  总之,这几种设备必须确定雷达的工作参数,以便接受雷达能够更为准确地确定

  被探测目标的位置。

  为了更好地工作,超视距雷达往往设置成双基地雷达,有相互独立的发射和

  接收基地,两者有可能相距100公里以上。发射基地相控阵天线产生接受雷达

  和垂直以及下射探测器所使用的大功率波形。当垂直探测器天线向正上方电离层

  发射能量,探测器的波束则往下反射。由于发射波长很长,所以雷达天线高达6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