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将门_青史尽成灰【完结】(895)

  比如他的青苗法,推下去之后,也不是一帆风顺,相反,遇到的问题,似乎要比王安石还棘手。

  “贷给普通百姓的,有半年期,有一年期,由于资格控制比较严格,又有两户以上担保,还都能收回,坏账率不到一成……只是借给地方衙门的钱,有差不多三成收不回来。”

  赵祯惊呆了,“王卿,你们不是定了两成利息吗?如果坏账超过三成,岂不是赔本了?”

  王二郎也赔钱了,真是天下奇闻!

  王宁安也是最近才得到司马光的汇报,脑袋都大了。

  普通百姓,还有村镇寨子,都还是敬畏朝廷的,尤其是见到了皇家银行的招牌,就腿软了,欠谁的也不能欠皇帝老子的!

  基本上除了个别问题,借出去的钱,大多数能收回。

  可是借给州府军县,各级衙门,这帮家伙,远比老百姓难对付。

  其中不乏实心用事的官吏,拿到了钱之后,也的确干了许多对老百姓有利的工程。修建水渠,开垦荒地,建道路,兴市场。

  秦凤路出现了经济繁荣,和这些能干的官吏分不开。

  但是更多的官吏都是混吃等死,根本无心做事,他们花言巧语,从银行借来了钱,然后一点作为没有,你去催促,他们就把两手一摊,到处踢皮球。

  实在不行,就耍赖,有本事去告吧!

  王安国也抱怨过,许多官员是看透了皇家银行和政事堂的冲突,皇帝偏向王宁安,政事堂被压住了,可是地方上不怕。

  强龙不压地头蛇,鞭长莫及,法不责众。

  他们就给你耍滚刀肉,很多官员故意借了一大笔钱,随意撒下去,地方上的祖宗士绅,全都被买通了,他们一致说官员的好话。

  这时候皇家银行去讨债,就有一帮人出来闹,弄得你一点办法没有。

  ……

  “可恶!”

  听完王宁安的介绍,赵祯气得一拍桌子!

  “地方吏治崩坏,竟然到了这个地步!朕决不能容忍他们!王卿,你手上有名单吗,都是哪些人,成心破坏青苗法,朕一定严惩不贷!”

  赵祯被气到了。

  皇家银行提供优惠贷款,帮着地方发展,老百姓得好处,地方官赚政绩,两全其美,这么好的事情,竟然有人扯后腿,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有的事情能容忍,有的事情决不能容忍。

  赵祯都动了杀心。

  可王宁安却是苦笑摇头,“陛下,掣肘的地方官吏不在少数,可要想处置他们,也不容易。比如有些道路卡在征地上面,有些工程推不下去,是因为风水问题,还有一些,小吏贪赃,缺少约束,一万贯下去,用到刀口上的不到5000贯,不只是秦凤路如此,只怕是整个大宋,都是这样,不好处理啊!”

  赵祯沉吟许久,无奈地坐了下来。

  王宁安也犯了错,他并没有考虑到,大宋的官僚实在是太差了!

  倒不是说有多少贪贿的,其实王宁安并不在乎,就算拿了钱又能如何,只要把事情办妥了,就无伤大雅。

  可问题是有些人拿了钱,也不知道怎么办事!

  当然也不能排除,政事堂的诸公在背后给他们撑腰,怂恿这些人使坏。

  既然正面硬抗,挡不住青苗法,那就从地方下手,把好好的经给念歪了。王宁安甚至能猜到,那几个老货听说他赔了钱,不定多高兴呢!

  处置一个人两个人,甚至十个八个都不难,可问题是把这些废了,接替他们的一样是废物点心。如果杀人能解决问题,朱元璋杀得还少了,满世界都是人皮枕头,不还是不顶用吗!

  “陛下,臣推的青苗法,虽然是用银行为主,但是也需要地方衙门配合,没有他们发展民生经济,老百姓又如何能偿还债务?还不上债务,再去强行逼迫,又会造成无数百姓破产。归根到底,还是我大宋的官吏太废物了,尤其是地方上,已经烂透了。”

  赵祯苦涩一笑,十分无奈,“吏治,治国就是治吏!我大宋历代皇帝,秉承仁慈之念,厚待士人,指望着他们能感恩戴德,清廉自守,效忠朝廷,呵护百姓……只是有句话怎么说?

  叫恩多成怨!”

  赵祯气得一拍桌子,震得笔墨纸砚乱抖,皇帝的心中,怒火中烧!

  “一味任恩,就难免让人觉得你好欺负,就怠慢,就轻视!不把天子当回事,也不把朝廷的命令当回事!尤其可恨,上下联手,内外一心,穷尽手段,也要把新法给毁了!”

  刚刚还在抱怨王安石方法太过极端,可是听完王宁安的难题,赵祯觉得或许也真该有几个铁腕人物,能不惧生死,不畏艰难,坚定向前冲。

  王安石不就正是这么一个人吗!

  想到这里,赵祯的心里倒是越发欣赏拗相公了。

  “王卿,你以为该如何推青苗法,是不是要杀几个脑袋,以儆效尤?”

  王宁安连忙道:“只要查有真凭实据,犯了该死之罪,理当严惩不贷,只是臣觉得,还要让人心服口服,光是杀人不管用,还要让这些人知道该做什么,要怎么做!”

  “王卿的意思是?”

  “臣以为应当制定考成法!”

  “考成法?”

  “没错。”王宁安道:“譬如推动青苗法,地方上要争取钱财,进行建设,就要拿出计划,交给皇家银行,获得贷款。这个计划还要准备两份,一份是送给转运使衙门,一份是送到政事堂。以半年为期限,每做成一件事,就要如实上奏,进行核实,朝廷要安排御史,不定期巡视,转运使衙门要时刻监督,保证工程进度。”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