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绅传_王辉【完结】(55)

  和伸是一个只知道敛财不会考虑社会生产发展与否的人,所以,他的广开财路,说白了只不过了是巧立名目,把各地官员和商人种的财富搜刮过来而已,而且,这些钱又必须来的名正言顺,让乾隆用的理直气壮,为此,他广泛号召官员,为了感激皇恩浩荡,自愿向进行贡献,以示忠心,他这么一说,谁敢不听,如果不贡献财物,岂不成了对皇上不忠心了。当时,无论是朝中的官员,还是各地的地方官都争先恐后,不遗余力的把搜括来的财物贡献出来,乾隆的第五、第六次南巡,靠的差不多全是江南一带官吏和富商的贡献,内务府几乎没有什么支出,还有每年到了皇上、皇太后寿诞或是年节之际,各地的礼物也会源源不断的涌入京城,让乾隆十分高兴,对和伸的理财才能赞不绝口S,好像这些财富全是和伸一人的功劳,他就忘了”羊毛了在羊身上“的道理,和伸为他聚敛的财富还不是出自天下的百姓。 

  和伸除此之外,确实也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费了不少脑筋,他在身为崇文门税务总监期间,像管理自己的家产一样精打细算,绞尽脑汁,京城中自明朝起就设有收税的关卡,原本有一道,即在九座城市分别向进出京城的客商官员收税,到了清朝全部集中在一处,在崇文门统一收税,设正副监督各一人,因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肥缺,皇上一般会任命他最喜爱的大臣掌管,以示恩宠,因此和伸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这一职务,捞尽的油水,崇文门的关税在和伸的掌官之下,越来越重,恨不得雁过也要拔毛,不仅过往商旅不堪重负,就连朝廷官员也是难以应付,清代的笔记中曾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凡外吏部,官职愈尊,则需索愈重,大臣殿观,亦从无与较者,吴汇陆中丞以山东市政使陛见,关吏所索过奢公实不能与,乃置衣与被于外,携一仆前行曰:“我有身耳,何税为?”既入,从故人借衾褥,事后不定还之而去。“堂堂一位希政使大人,竟会因为关税索要太重,而将行李全部寄放在城外,只衣进城,向故友借来被褥使用。由此,普通的百姓如何也可见一斑了。据传说,京城周围的百姓入城时,都会在帽沿上插上两文制钱,让把守的税吏自行摘取,已经成了习惯,这种苛刻的税收,使崇文门以每年17.32万两的收入位居全国30个税关的第四位,远远高于其他的关口。 

  和伸除了任崇文门税关总监督以外,还长期担任内务府大臣,内务府是皇室的财政机构,主管包括皇室的日常用度在内的一切开销,经过乾隆多年的奢侈生活,内务府早已是捉襟见肘,府库空需,难以为继了,据史料记载,和伸担任内务府大臣前,”本府进项不敷用时,檄取户部库银以为接济“,可是和伸出任内务府大臣之后,不出几年,状况就大为改观,内务府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还有多出的银两可以接济外府了,整个局面来了个彻底的扭转。每年乾隆的寿诞,都是内务府的一笔巨大的开支,和伸没有接手之前,历任大臣每逢皇上寿诞都会百般无奈,既不能办的寒酸,又确实是苦于银两不足,常常到了最后,只能勉强应付,很难令乾隆满意,到了和伸手中,皇上的寿诞成了求之不得的好事,他不但能操持的排场隆重,自己还能从中大捞一笔,乾隆五十五(公元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他像往年一样下御旨,要求务求节俭,不可铺张,剩下的一切都放心的交给和伸去办了。经过和伸的细心筹备,庆黄办的异常隆重、盛大,史书记载:”皇帝虽立节省,而群下奉行、务极侈大,内外宫殿,大小仪物,无不新办,自燕京至圆明园,楼台饰以金珠翡翠。假山亦设封院人物,动基机括,则门窗开阖,人物活动,营办之资,无虑屡万,而一毫不费官需,外而到省三品以上大员,俱有进献,内而各院部院堂悉捐未俸,又以两滩盐院所纳四百万金助之,方自南京营运,及其输数云。“ 

  乾隆无疑将和伸看成了一个聚敛有方的精明强干之人,只要有和伸在,他就不必担心钱财的问题,和伸凭借这一点,在乾隆心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牢牢站稳了脚跟。 

  出色的民族事务家和翻译家

         

  和伸除了善于理财之外,还是一个出色的民族事务家和翻译家,有清一朝同国内各少数民族,以及周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家对外交人材的需求也日益加大,而中国传统化的训练对这方面的人材的培养,无疑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和伸凭借着他在咸安宫官学中,熟练掌握的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脱颖而出,成为乾隆时期最为出色的民族事务家。 

  西藏自唐朝文成公主嫁给土蕃首领松赞干布之后,就和中央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元朝时,中央政府开始正式在西藏派驻行政机构管理地方事务,西藏地区佛教鼎盛,藏民都信奉佛教的一个分支:喇嘛教,所以,宗教领袖同时也是西藏的政治领袖,明朝万历年间,喇嘛教领袖南嘉措被尊称为达赖喇嘛,成为被中央政府承认的第一位西藏本土的首领另外还有班禅额尔德尼,西藏就处在达赖喇嘛和班禅的统治之下,雍正年间,准噶尔部的头目策旺阿拉布坦趁西藏内部为争夺统治权的斗争而出现了两个达赖六世之机,攻入拉萨,囚禁了达赖六世,清政府派兵前往救援,经过艰苦的争战,驱逐了准噶尔兵,重新拥立青海所言的达赖六世登上宝座,举行了隆重的宝床大典,从此,西藏在清政府的间接管理下,安定了二十多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