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脂点江山:历史上女人传奇_段战江【完结】(12)

  当然,不管是“羞花”也好,“沉鱼”也罢,西施的美色可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养在深山有人知”呀。千年之后的苏东坡变着法夸她。东坡先生的诗是这样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看上去是夸赞西湖之美,实则也是在夸西施的天然、朴素之美。

  李太白还在诗中写道:“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这就是说西施是个不苟言笑的冷美人。颦眉皱目不假,但沉吟不乐就是文学家善良的想象了。一个僻陋乡野的小村姑,岂懂得“忧愤于越国的兵败”这样的大道理?后来勾践要将她献于吴王时,也“恐女朴鄙”,还要习教“三年学服”呢。因此,西施难得露齿一笑,最靠谱的说法便是她患有心口疼的毛病。《庄子·天运》载:“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这个美人不但为我们留下“病西施”的美学样板,还给我们留下一个“东施效颦”的笑话和反面教材。

  从此以后,传统的美人儿都爱装作病恹恹的样子,流流泪、皱皱眉,严重的还要咳咳血,以求得怜爱。而今人好像没有古人那样明辨是非,不懂得关门拒看或远离非视,因此东施效颦者依然大有人在。

  最出色的“国际”间谍

  西施本可以在她的小山村继续浣她的纱,颦她的眉,过她自己快乐而朴素的生活。可历史老人却不同意,觉得这是暴殄天物,于是,先让勾践上演一出“卧薪尝胆”的好戏,然后匆匆将西施扯上了历史的舞台。

  为了报仇雪耻,“长颈鸟喙”的越王勾践什么事都能做出来,包括尝粪便、杀功臣等,那么使用美人计、牺牲几个美人以达成政治目标,更不在话下。《吴越春秋》里说他共策划了“九术”去灭吴,其中一术便是抓住“吴王淫而好色,宰佞以曳心”的弱点,贿赂吴国宰相伯嚭,献美女给吴王夫差,使他“惑乱沉湎,不领政事”,从而放松对勾践的警惕,使越国赢得东山再起的机会。

  当初,勾践在越国境内征求绝艳美人、寻得西施时,我并不以为西施是自愿的,真有“以身报国”的崇高境界。套用电影《无极》里的一句话,那就是“跟着你,有肉吃”,当然也有好衣服穿。一个小姑娘,能想到的大概也就是这些吧。

  毕竟是大山里的姑娘,纵是有惊艳的国色天香,可在礼仪、歌舞、谈吐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于是,勾践先近大道筑美人宫,然后“饰以罗毂,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经过“三年学服”的精心包装和“洗脑”,终于将一个率真朴实的乡下姑娘打造成一件复国报仇的美丽武器。西施学会了像夜莺一样歌唱、如燕子一般飞舞,懂得了撒娇、扮痴,还有察言观色的本领,甚至,她可能还掌握了通风报信、下毒刺杀的功夫。要知道,做一个高级的“国际间谍”,这都是必备的功课。

  三年功成,越王勾践将这件完美的礼物送给吴王夫差。为了确保成功,跟西施同时派去的还有同乡的美人郑旦,以便相互协作,当然,也要互相监督。西施接受的训练非常有效,加上她天下无双的美丽和聪慧,果真是把夫差迷得神魂颠倒。馆娃宫里,抚琴台上幽唱,玩月池畔赏月,采香径里打情,脂粉塘前骂俏,一代枭雄夫差,就这样被西施温柔地“阉”掉,不再有争夺诸侯霸主的野心,也渐渐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西施用她高超的手腕和绝世的美色,糊弄夫差,离间吴国君臣关系,逼死伍子胥,把吴国搞得一团糟,终于实现了复国的梦想,同时也把吴国的大好江山夺走,献给她的另一个君王。

  泛舟五湖的神仙伴侣

  出色地完成了“卧底”任务后,这位浣纱美女便不知所终了。

  有人说她投水自杀了。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墨子·亲士》

  篇,其中说“西施之沈,其美也”。按上下文的语境理解,这是在夸赞西施自沉于江的高洁和美丽。也就是说,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后,她无法接受感情和心理的煎熬,索性一死了之。而另一种说法见于汉代赵晔所撰的《吴越春秋》:“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就是说这个没心肝的越王怕西施知道得太多,便干脆杀人灭口,把她装进鸱夷(皮袋),沉到江里去了。这种可能不是没有,因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的勾践,做这种事是很拿手的。

  还有另一种说法,很浪漫,也很圆满,那就是《越绝书》所载的:“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这个说法是从《国语》里衍生而出的。说范蠡在灭吴后,“反至五湖(即今太湖),范蠡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范蠡聪明机敏,料事如神,是勾践最贴心的谋士之一,加上当初又逢国难之际,没太多的规矩,西施和范蠡相识、相知甚至相爱,也不是没有可能。根据合理的想象,当初范蠡来到太湖边便向勾践辞行,不入越国,除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担忧以外,可能也早已安排好西施在那里等他。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