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臣_楼主大大【完结】(589)

  吴辰道:“再交涉交涉。看看能不能从缅甸、泰国等地征购粮食,日本那边也可以调一批来,想尽一切办法。尽量要稳住。还有,那些粮商也耍监控起来。暗地里来,不许他们哄抬粮价,谁敢这个财”。吴辰冷笑一声:“格杀勿论

  李鸿章点头道:“这些事内阁已经商量出条陈了,只是粮食还有缺口,这些事只是治标,却治不得本,我和几个内阁大臣打算联名奏请皇上准许扶植农桑,譬如兴建水利,兴办化肥工厂,对那些行业给予适当的补助,皇上以为如何?” 吴辰点头道:“这是个办法,要未雨绸缪嘛,你们先写出条陈。到时候我会批准,没有工业倒还能活下去,可是没有粮食恐怕就是大事了,辽东那边的移民还不够多,可拿出点措施来迁徙一些人过去,开垦辟荒都要做,实在不行,再看看有什么办法

  李鸿章道:“眼下最重要的是工人的薪水高了些,而种粮的农户青壮都往城里跑,村舍里妇孺占了;忱,汉有劳力譬如泣两年,吊然朝使兴农批拟下开 荆别,可是粮食却还是有所减产,这与南方有些关系。但是根本还是工厂占用了过多的劳力,此事若不解决,假以时日,恐怕积重难返。”

  吴辰倒是对这个,并不担心,他明白,由于机器的运用以及农业科技的提升。大量的农村劳力将来反而会变成负担,不过他也不可能对此事不重视,谁知道科技什么时候爆呢,总不能只靠运气,他皱起眉:“一些农具收割机是否可以代替?西洋人不是已经开始大量使用了吗?”

  李鸿章道:“老臣来见皇上也是因为这个事,西洋的收割机不符合咱们大新朝的耕田,他们大多是旱地,而我们大多是水田,因此。并不适用,倒是老臣要向皇上推荐一个人才,此人网刚明了一种机器。可在水田作业。”

  “此人叫徐建寅,皇上是不是要见见他?”

  吴辰思索了一会道:“徐建寅。这个名字似乎听说过,我记起来了。张之洞曾举荐过他,既然张之洞和李阁老都认为他是个人才,不妨就见见他吧。”

  “那么老臣这就去安排。”李鸿章道:“臣要先告退了,内阁房里恐怕还有如山的公文呢。”

  徐建寅字仲虎。江苏无锡人。

  清末科学家。其父徐寿为中国近代化学先驱。自幼受其父影响,热爱自然科学。蚓年随其父在安庆军械所供职。在徐寿研造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鸩”号时,“屋出奇思以佐之”蹦年后,在江南机器制造局任提调,协助其父研制轮船多艘,开中国造船工业之先河。徐建寅父子与西人傅兰雅、金楷理协作翻泽了《化学分策》《冷机尺寸》《炮和铁甲论》等西方科学技术论著。其间。徐建寅还与傅兰雅等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为传播近代科学知识,兴办近代科学教育起了示范作用。旧乃年,应山东巡抚丁宝祯聘请在济南筹办山东机器局,被委任为总办。该厂创办中未用外国人,从选址到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皆倾心为之,徐建寅“胸有成竹,亲标规尺。一人足抵洋匠数人”受到朝廷的褒扬。翌年。山东机器局建成投产。驯年6月,奉调北上。以驻德国二等参赞名义出使德、英、法等国进行技术考察,写成《欧游杂录》绻,算是最早派出国外考察的工程技术人员之一。既年在会办金陵机器局时,采用西法制成新式后膛招枪和铸钢,维新变法时任农工商督办。后任福建船政局马尾造船厂提调,湖北省营务总办。保安火药局、汉阳钢药厂督办。著许有《造船全书》、《兵学新书》、《化学分原》、《水雷录要》、《欧游杂录》等的余种。

  徐建寅一生致力于科学技术事业,不仅为创办和展近代的军事工业、化学工业做出卓越的贡献。并且也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和奠基者。

  当时,作为水上运输和军事装备用的主要工具汽机轮船,在西方一些国家早已使用,但在中国却依旧是传统的木制帆船,“摇椿划桨、背纤使舵”当时。清政府要从外国购买或租借这种新式船只,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如需请洋人来中国建造或修理。“则糜费更多”

  咸丰十一年,在安庆军械所从事技术工作的徐寿,向提倡“洋务”的曾国藩建议,不需洋人自制轮船的设想,很快得到曾国藩的支持。为实现这个愿望,徐建寅、华蘅芳多方搜寻资料,他们参照一些零星资料,先造出了蒸汽机。又据英人合信氏编著的《博物新编》中的一幅轮船插图。以徐寿为主设计制做了船的模型。在试制过程中,一些技术问题和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徐建宙、华蘅芳都做了不少工作。经过多次试验、改进”蹦年,一艘木壳机动轮船便试造成功。这就是被命名为“黄鸠”号的。几年之后,徐寿、徐建寅在“黄鸠”号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加大。成功地制造出一艘长历尺、载重万吨、时引2里的机动轮船。当这艘船在长江下水时,外国人办的《字林西报》。以《中国人的机器技能》为题作了专门报道,说这艘船的“全部工具器材,连同雌雄螺旋、螺丝钉、活塞、汽压计等,均经徐氏父子亲自监制。并无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协助。”

  此后徐寿、徐建寅经曾国藩推荐,到上海江南制造局工作。江南制造局由李鸿章初建时规模很以制造枪炮为主。聊年由虹口迁到高昌庙后,先后增设了造船、锅炉等一些新厂。为吸取西方各国先进的造船技术,制造局根据徐氏父子的提议,设立了专门翻泽出版西书的翻译馆。于此徐建寅一面协同徐寿等研究造船技术,一面同傅兰雅等合作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