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柏林日记_[美]威廉·L·夏伊勒【完结】(9)

  补记:(午夜之后四小时)。今晚“酒馆”里闹得很厉害。凌晨2点,我们得到了苏德条约的条款。它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通过邀请德国入伙、消灭波兰,这个协议实质上是斯大林(曾被认为是纳粹主义及其侵略行动的最大敌人)与德国结盟。布尔什维克的朋友们目瞪口呆。前天还在歇斯底里地写文章痛骂布尔什维主义祸害的几名德国编辑(包括哈菲尔德、克里格、赛莱克斯(Silex))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签署苏德协定,后排为

  斯大林和苏军总长沙波什尼科夫现在走了进来,要了香槟庆祝,并声称自己原来是苏联的老朋友!斯大林会如此赤裸裸地玩弄强权政治,而且为纳粹提供便利条件,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记者们,尤其是英国记者们,都要了香槟或科涅克白兰地以借酒浇愁。斯大林的所作所为会置国际共产主义于死地。难道法国共产党员在被灌输了6年的反纳粹宣传后,竟会忍受莫斯科与希特勒的拥抱吗?不过,斯大林可能是精明的。他的目标是使德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发生战争以造成混乱,布尔什维克随后便可趁虚而入,共产主义就可在这些国家或者说在这些国家的废墟上实现。当然,他这样做也可能并不能算是精明。希特勒撕毁了自己签订的所有国际条约。当他利用完俄国后(正如他已经利用完波兰一样,德波之间曾于1934年签订过一个相似的条约),也就该和俄国说再见了。乔·巴恩斯和我争论着此事的意义,这个消息令他震惊,不过他是这里唯一真正了解俄国的人。我们与德国编辑们坐在一起。他们心满意足、夸夸其谈,口沫四溅地声称英国现在不会再敢于参战,并否认过去6年来纳粹主子要求他们说的话。乔和我当面将这些话回敬给他们。争论变得十分不堪。乔十分紧张,有些压抑。我也同样如此。不久我们觉得有些恶心。如果我们不走,肯定就会出事……卡尔滕博恩太太走了进来。我约她凌晨3点在这儿会面。我随即告退。我必须走。乔也必须走。对不起。我们在蒂尔加滕公园漫步直到冷静下来,此时天色也已微明。

  FO2《柏林日记 一九三九年》 柏林,8月24日,晚7点

  今晚看上去像是战争即将爆发。在我房间的大街对面,有人正在IG法本公司的屋顶架设高射炮。我估计就是去年9月份安装在那里的那门炮。整天不断有德国轰炸机飞越城市上空。今晚,希特勒很可能会下令向波兰进军。许多人都这样想。但我认为,这将取决于英法两国。如果他们强调自己将遵守对波兰许下的诺言,希特勒可能会等一等。然后在不发动战争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捞到一些他想要的东西。到国际新闻社去拿张伯伦在议院的讲话稿。听上去很坚定。一小时前,爱德从伦敦打电话说他正在下议院,英国政府态度十分坚定。希特勒看上去当然是很坚定的。昨天,英国大使亨德森飞往伯希特斯加登去见他。亨德森告诉他,如果德国进攻,英国将实现帮助波兰的承诺,尽管俄德条约已经签署。希特勒答道,英国的任何保证都无法使德国“放弃其生存空间”。

  很明显,由于已将俄国收入囊中,希特勒不会进行妥协。俄国已在其囊中!在过去48小时内发生了一件多么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布尔什维克俄国与纳粹德国,地球上的两个死敌,突然相互容忍、成为朋友并令人惊叹地结成了同盟。

  8月21日周一晚上11点公布了这个消息。德国电台突然中断了一个音乐节目,然后是宣布德国和俄国决定签署一项互不侵犯条约。我错过了这个广播。我当时正在《先驱论坛报》办公室与乔·巴恩斯一起聊天,直到11点差5分。事先没有得到关于此事的暗示,只是后来才想起威廉大街给的一点微妙暗示,意思是深夜时可能会有新闻。我记得,好像是费蒂(一名德国报界人士)提到过此事。实际上,我是在午夜时分当爱德·莫罗从伦敦打电话时才得知这个消息。德国广播公司不会让我在当晚播发这个消息的。显然,他们正在等待政府下达的“编辑”命令。昨天,也就是周日,有人暗示会公布一项俄国和德国之间签订的新通商条约。当地报纸关于此事的友好言论(直到此前还在猛烈攻击俄国和布尔什维主义)本来应该使我警觉起来,但很可惜没有。消息公布后,对于大多数纳粹高官而言,如同对于世界其他人一样,不啻于一颗重磅炸弹。参与希特勒此项机密活动的人不超过一打。

  第二天,德国报纸的表现真是令人惊叹!戈培尔博士的《攻击报》(所有报纸中攻击共产党最为猛烈的)写道:“全世界都面临着这个惊人的事实:两国人民将自己置于共同的外交政策基础上,漫长的传统友谊为共同的理解奠定了基础。”!(惊叹号是我加的,并非《攻击报》报文中原来就有。)卡尔·赛莱克斯博士(DrKarl Silex),原来是一名诚实的国际新闻记者,现在则是《德国大众报》善于阿谀奉承的编辑,在头版一篇社论中称这一新条约为“自然的伙伴关系”。自从他成为纳粹的一名奴仆之后,他就不断猛烈地攻击布尔什维主义和苏维埃俄国。

  毫无疑问,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行动很受大众的欢迎。周二,我乘地铁、电车、公共汽车在街上转了一圈。每个人都在读报纸上的这个消息。从他们的脸上,从他们的谈话中,你可以看出他们喜欢这个消息。为什么?因为它意味着,他们最害怕的被包围的噩梦(两线作战)显然已经不存在了。昨天它还在那儿。今天它就不在了。这次再也没有漫长的俄国前线需要防守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