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伊达政宗_[日本]山冈庄八【完结】(393)

  说到这儿,政宗又忍不发出了一声低吟。

  当时世间盛传家康早已确立了御三家的人选,以便为幕府的基业谋长久之计。

  然而,政宗知道家康之所以这么做,并非如外传只是为了延续德川的家业。原先政宗以为家康所选定的御三家,是在将军家以外,另外设立义直(尾张)、赖宣(纪州)及赖房(水户)等三家。

  如今事实证明,家康心目中所想的御三家,绝对不是只为了继承德川家的家业。将军家和义直、赖宣……此即意味着将军家本身也被归于臣下之属,不但必须接受监督,而且还清楚地和大内划分开来。

  接着又任么儿水户为副将军,以便严密地监督将军的人品、才干。

  如果没有了这个监督役的设立,那么将军家极可能成为专政、独裁的暴君。

  因之,唯一能够直接向大内呈献奏闻的,仅限于水户家。

  换言之,水户家有权批评任何人、有权向大内呈献奏闻。这么一来,大内就能很快地察觉其它诸侯的阴谋及不轨行为。

  “嗯!”

  “怎么样?政宗。这就是我希望天皇能册立赖房为副将军的原因,你了解吗?”

  “是……是的,我完全了解。”

  说到这儿,政宗突然想起,如果选的不是赖房而是忠辉……那该如何是好呢?

  家康以平稳的语气说道:

  “赖房由我一手带大,因此我很清楚他的个性。今后他不但是日本政治的监督人,同时也是将军的监视役,为了使他能善尽职责,首先必须让他了解这个国家的整个历史才行。”

  “大御所所言甚是……如果不这样,就无法克尽评断将军政治善恶之职责了。”

  “这也就是说,我必须尽快让水户了解日本的国体。在对本国的了解不输给大内的情况下,双方必然可以携手合作,建立一个适合全民的国体。我相信这么一来,日本一定可以迅速地成长、繁荣……而我也能够瞑目于九泉之下。”

  政宗未置一词,只是不停地点着头。

  家康的想法是,如果御三家当中没有杰出的人才出现,那么就可以自诸侯当中,选出一个优秀的人担任将军之职。而能够担任此项奏闻工作的,仅限于水户家。这种开阔的胸襟,令政宗不由得肃然起敬。

  不论何等大公无私的人,也都下免会有一些私心,总是希望自家的血脉能够代代流传、总是希望家中能够出现伟大人物……但是家康却完全没有这种自私的想法。

  在代代世袭的日本国内,能够坦然将这些事情告诸旁人的,唯独人生经验丰富、处事冷静的家康而已。

  “我实在非常惊讶!哈哈哈……”

  政宗纵声大笑。

  “起初我确实十分震惊,认为年仅十五岁的赖房居然要取代我政宗……不,现在我终于也能敞开心胸,做一个好大名了。毕竟,天下是大家所共有的。很高兴大御所后继有人,这是值得夸耀的事呢!”

  “是吗?你真的了解吗?事实上,秀赖的事情对我而言,是这一生当中最大的失败,我到现在还一直耿耿于怀。”

  说到这儿,家康又轻声催促崇传:

  “快把后文拿给伊达大人过目,也许他有更好的建议呢!”

  六

  在前文中清楚地披沥自己之国体观的家康,于后文中则坦诚地阐述自己的意见。

  事实上,这些文章可以说是对江户时代封建时期根本精神的探讨。

  后文上写着”家康百条”。由其内容可见,这个昭示大内公家的诸条文,主要是针对为了让子孙长久处在自己理想祖国而做的苦心建议。在阅读之际,政宗几度凝神叹息,深受感动。

  唯有深入体味,才能了解家康忧国忧民的心情及崇传的文章是多么地用心。

  一、威武不屈,遵奉帝位,不可逾越天地君臣之礼。国之职分,旨在促使全民安详,而非光耀祖先、荣显子孙。汤武圣德,后世之人宜加奉行。

  这是列于后文当中的第一条。本段的大意,在于阐明政治并非为了光耀自己的祖先、荣显自己的子孙:国家是为了确保全民安详而产生的。事实上,这是能够确实掌握国体的家康,对于民主主义的根本所下之结论。

  二、天下非天下人之天下,亦非自己之天下,故凡事均应归于仁而深入研究。仁之本身,即已具备四径、九径,故不可一日背离其旨。

  三、本朝乃神武显明之地,绝不亚于文学异域(外国),故宜设立学校,以使国家昌盛。

  四、不可违背吾所订立之各项条目。不论嫡予、实予,若有不能延续家督之职之情节时,应由大老及老臣会商评定,于家中挑选具有才干者继任之。

  五、武者不遵武道,士人昧于士道,即世俗所谓之愚将、鄙将,非为良将。此革纵有超越常人之韬略、智谋,亦不足以担任征夷大将军之职。

  综观这洋洋洒洒的一百项条文,无一不是家康的精心创见,因而每一条均给人”当头棒喝”的感觉。当读到”纵有超越常人之韬略、智谋……”时,政宗不禁放下草案,低头沈思起来。

  (是了,毕竟我并没有成为征夷大将军的才干……)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