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伊达政宗_[日本]山冈庄八【完结】(94)

  “对付这只独眼虎,有我就足够了。”

  “对于我的分封,各地的百姓们必定会心有不服而起来暴动。事实上,我之所以将无法统治他们的木村父子留在此地……目的就是要试试伊达的胆量。”

  “我不太了解。”

  “意思就是在老虎面前投下饵食,知道了吧?”

  “经你这么一说,我总算完全了解了。独眼虎故意煽动百姓们暴动,藉以打击木村父子……你的意思是这样吗?”

  “是的!这就是为什么那只独眼虎愿意乖乖地把黑川城交给我的原因。怎么样,现在你知道我任命你为黑川城主的用意何在了吧?”

  氏乡沉默不语。

  (他当然知道秀吉的想法……)

  如果木村父子是秀吉故意放在伊达政宗面前的饵食,那么氏乡就是用来驯虎的猎师……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意义却全然不同。

  事实上,秀吉眼中的老虎不是政宗,而是蒲生氏乡。秀吉始终认为,氏乡会结合近江及伊势一带的织田旧臣、同族,所以才把他流放到这个连中央都不想管的穷乡僻壤,由伊达政宗负起监视之责。如此一来,伊达摇身一变而成为猎师,而被狙击的老虎,则是蒲生氏乡。

  (真是巧妙的计划……)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蒲生氏乡是秀吉的心腹,殊不知这种想法其实是很大的错误。

  事实上,氏乡和伊达政宗一样,永远不会对秀吉表示心服。换句话说,他自己也具有夺取天下的野心。

  关于这点,只要看看他在后来奉命出兵朝鲜的上京旅途中,经过那须野原时所做的一首歌谣,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这首歌谣中有两句词是这样的:

  世间何处有藏我之原?

  满怀抱负未展已经年。

  看着那须的炊烟,内心的不平溢于言表。

  根据记载,氏乡是在文禄四年(一五九五)二月七日,以四十岁的英年猝死。有关其死因的传闻很多,最普遍的说法是秀吉命利休门下的茶人濑田扫部在氏乡的茶中下毒,至于是否属实,则不得而知。此外,据说在氏乡死后,秀吉曾在其砚箱底发现了以下的文件:

  “希望朝鲜改朝换代,故不日即将率领大军渡海前往朝鲜,建立大明国,待事成之后再挥军归来……”

  对氏乡而言,移封会津这个陌生的雪国无异是明升暗降,因此自然不会感到高兴。更何况,他一向自认是个天之骄子、不世出的英雄……

  二

  “万一独眼虎果真飞奔而去啃食木村父子这对饵,那么我是不是要立刻加以制止呢?”

  氏乡以平静的语气问道。方才在木村父子面前,秀吉还言之谆谆地要他们视氏乡如父,凡事大家一起商量:但是仅仅一转眼间,他又坦承不讳地向氏乡表示他们只是”一个饵食”罢了,这种表里不一的作法,确实令人心寒。因此,氏乡这句反问的话语,与其说是征求秀吉的意见,倒不如说是对他的一种嘲讽。但是,秀吉却毫不以为忤,依然镇静地回答道:

  “那就得视情况而定了。这是战国的策略……以我个人来说,事实上我很希望你能掌握奥羽之地。”

  “噢?真正地得到……”

  “是呀!也许必须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才行,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办得到的。从现在起,你必须实行严格的检地工作,原本以三百六十坪为一段步的传统制度立即废除,改采三百坪为一段步的新制……不过,这么一来必定会引起百姓对新领主的反感,进而发生暴动,所以在实行检地制的同时,必须严格实行收刀的工作。”

  “收乃是为了防止百姓利用武器进行暴动?”

  “忠三郎,这似乎不是你该问的问题喔?”

  秀吉不禁笑了起来。

  “所谓的收刀,并不是要你特意去搜索百姓家中的一切刀械,事实上我也不打算这么做。”

  “殿下……你说你并不想这么做?”

  “我的目的是要促使他们挥动心之刀,也就是煽起他们的反感,你知道吗?实行检地制度以后,随着段别的增加,年贡也会增加,再加上收取他们的所有武器,我相信再温驯的百姓,也会起而叛变。如果没有这些叛乱的话,那么真正有才干的人永远也没有出头的机会。”

  秀吉以这种似理又似非理的言论来煽动氏乡。

  根据秀吉的计划,首先必须引起百姓们的不安及不平,进而发生暴乱。对于这场暴乱,木村父子当然没有加以平定的能力,因此必须求助于氏乡。这时,就可以假借任何借口来讨伐伊达了。如此一来,奥羽很快就会完全落入氏乡的掌握之中。

  “但是你可不能像以往那么冒失,认为只要把不服的人斩首示众,就可以使百姓顺从。事实上,换作是我,也不能任由你这么胡作非为。总之,你必须以百姓的暴动作为踏脚石,区分出有才干和没有才干的人。还有,你尽管放手去做,别忘了你的背后还有我呢!”

  氏乡不难想象,秀吉可能也对政宗说过同样的话。

  (这么一来,事情可就变得很复杂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