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淬中华_大风【完结】(106)

  一席话听得王英楷张口结舌,他明白义勇军之所以所向无敌,除了士兵都接受爱国家爱百姓的教育、拥有勇敢献身的精神和严格的军事训练具有高超的军事技能之外,这些领先世界的先进武器也是重要因素。

  当然他心中也有疑问:义勇军是怎样得到这么先进武器的?可是冯华不讲,他也只好闷在肚子里。他只是问冯华,何时能够给三团也装备一点儿这样的武器?冯华告诉他,一团、二团这样的机枪,是在马克沁机枪的基础上改进的,比马克沁机枪性能更好。只是制造这种机枪要求钢材的质量极高,目前又很难得到合适的原材料,因此已经不再生产。不过义勇军在吉林的兵工厂已经试制出对原材料要求不那么严格的、外形酷似马克沁机枪的仿造品,投入生产后立刻就可以装备给他们。

  对于武器的问题,冯华、邢亮和周天宇也早就有所考虑。虽然他们一再要求所有的义勇军战士都必须严守武器的秘密,但他们自己也知道想完全保住武器的秘密是根本不可能的,尤其是机枪可以说是首次应用在这种规模的战争中,它的巨大威力肯定会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因此,在研制成功地雷和手榴弹之后,周天宇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研制机枪上。好在无名洞中有现成的图纸、各种适合的工具和材料,研制起来不至于走太多的弯路。就在前不久,周天宇从龙口街发来电报:仿制马克沁机枪的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不日即可小批量生产。义勇军在武器研制方面再一次取得了重大突破。

  仅仅几天功夫,义勇军各部轮番出击,在凤凰城至析木城、析木城至海城之间就几次成功伏击了日军的辎重粮草。虽然日军也派了不少的部队进行护卫,但是义勇军不同于其他清军各部,除了战斗力相当强,战法也极为灵活多变,地雷战、麻雀战以及夜袭战打得鬼子心惊胆战。桂太郎有心派大队人马接应,又怕清军乘势占领海城,真是进退两难。其实他最怕的还是义勇军,听鞍山、牛庄以及最近几天从其他几个地方撤回来的官兵说:“他们简直就是地狱中的魔鬼,不但武器先进,而且来无踪去无影,行动迅速、勇猛异常,根本就抵挡不住”。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支部队呢?畏惧之余,桂太郎心里对义勇军充满了不尽的好奇。

  与此同时,在邢亮的提议下远征军还特别组织了若干神枪手小组,利用M1步枪远超于当时武器的卓越性能,在海城和析木城外围不断打日军的冷枪。由于每天都能敲掉它十个、八个放哨巡逻的日本兵,弄得驻海城和析木城的日军如惊弓之鸟一般,惶惶不可终日。

  此时的海城,虽然东面还有析木城作为屏障,但通往析木城的道路,也时常被“良心大大坏了的支那人”埋上地雷而切断,因此海城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

  驻扎在海城的桂太郎现在可以说心情恶劣到了极点。清军四围海城本就把他闹了个灰头土脸,颜面尽失。前不久开始的辽河平原战役,他本想借此挽回一些面子,谁知先是合击鞍山的青冈联队大败而回,接着牛庄第九混成旅团又几乎全军覆没。为此,日军大本营中已经有人对他的指挥能力提出了异议,要不是有第五师团贻误战机,未能及时赶到的借口,他可真是百口莫辨了。现在清军几乎已经卡断了海城的后勤补给线,如果这种情形再继续下去,第三师团恐怕也要全体埋骨异乡了。

  由于桂太郎中将这些日子经常无缘无故的发火,海城日军司令部的人员最近谁也不敢多说话,都怕不小心触了他的霉头。这天,心血来潮的桂太郎,不知想起了什么,要到城墙上巡视,几个参谋、副官只得战战兢兢的跟在他的后面。

  自从日寇侵占海城以后,老百姓死得死,跑得跑,侥幸没有被鬼子杀害、又没有跑掉的百姓,平常也轻易不敢走出家门。虽然是大白天,东街上也依然是冷冷清清,除了巡逻的鬼子兵,根本就见不到人影儿。

  桂太郎由第五旅团长大迫尚敏少将陪同,在春寒料峭中,登上了东城墙。看到师团长驾临,守卫东城的士兵们都打起了精神立正行礼。城高风大,包括桂太郎在内的一群鬼魅都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桂太郎与参谋们扶着城垛,试探着向析木城方向了望。一个副官害怕师团长中了敌人的黑枪试图去劝阻,但看了看桂太郎那冰冷、铁青的脸色,张了张嘴又把到了嗓子眼儿的话咽了回去。

  已是早春时节,城外还是一片荒凉。通向析木城的大道上空荡荡的,看不见车行马走、旅人往来;光秃秃的田野里也没有往年那种肩挑人担、牛拉驴驮的备耕景象。

  离城门口几十丈远的那棵还没有发芽的老榆树,在战火的薰烤下,越发显得没有生气。秃枝上落着的几只乌鸦,不知是受到了惊动,还是因为见到了桂太郎的狰狞,“呱呱”地叫着,盘旋着飞了起来。

  桂太郎指点着城外,不时地向着身后的一名军官询问城外的情况。“叭叭”两声清脆的枪声,把刚刚平稳下来的乌鸦再度惊起。随着枪响,桂太郎的军帽被击飞,而桂太郎身边的那名参谋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一颗子弹从他的前额穿过,当场毙命。

  被这突如其来的子弹吓得魂飞魄散的桂太郎带头蹲躲在城垛子后面,脸色煞白,两腮的肌肉还在不停地颤动,手下的军官更是大惊失色。一个副官连滚带爬地拾回那顶带有弹洞的军帽,不知是心有余悸还是迷信,或是有什么别的原因,桂太郎说什么也不肯再把它戴到头上。待了一小会儿,他才匍匐着远离了城墙垛子,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故作镇静地命令炮兵向城外报复射击。桂太郎和海城的日军就这样担惊受怕地度过了噩梦般的一天,而这样的日子随着义勇军活动的进一步增强也越发的多了起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