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淬中华_大风【完结】(117)

  暗暗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桂太郎心里有了自己的打算:“反正大本营发来的电报说只要自己能再坚持十天半个月,停战协定就会签署,至于析木城的井上一夫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自己现在可是顾不上他。”

  其实,冯华的胃口并没有那么大。他知道由于朝廷和谈的决心已定,作为这场战争最大受益人之一的刘坤一肯定不会同意自己攻打海城的建议。因此他制定的策略就是要故意营造出一个虚张声势的氛围,既给义勇军攻占析木城赢得了时间,又让桂太郎看出来清军攻打析木城的意图,进而用“围点打援”的办法消灭增援析木城的日军。为此,他命令主力一团和骑兵团在日军救援析木城的必经之路沙河渡设置一个伏击圈,打算在鬼子渡河时给他们迎头一击,并将敌人死死拖在那里,等已经攻占析木城的大部队增援后一举将其消灭。

  可是由于配合表演的清军操之过急,这个安排最终并没有用上。冯华在遗憾之余,也深深的松了一口气。其实,缺少了先进武器支持的义勇军实力已经大打了折扣,而且义勇军扩编后因为战事紧迫并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训练,现在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冯华心里也没底。“围点打援”的设想虽然好,可是效果如何却不好说,如果打成消耗战,即使消灭了这股鬼子也是非常的划不来,对义勇军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阻挡住王英楷前进步伐的那座高门大院正是日军在析木城的指挥部,大队长小野寺少佐亲率第二大队的一个中队在此防守,可以说是鬼子在析木城防御力量最强的一个堡垒。虽说在义勇军炮击时也有两颗炮弹落在了大院里,给小鬼子造成了一些伤亡,但院中的大部分房屋还都完好无损。此刻,井上一夫中佐和小野寺少佐正凭借着院子的高墙厚壁,指挥着百十名鬼子负隅顽抗。

  这是一座北方常见的三进四合院,青砖明瓦的正房高大气势,成为析木城内天然的制高点。在头进和三进正房的屋顶上,各有一个班的鬼子兵,躲在屋脊的后面,居高临下阻击着从前后两个方向向大院运动的义勇军战士。面对着屋顶射来的枪弹,战士们根本就无法接近大院。

  看到双方已经互相射击对峙了好一会儿,自己的部队还是不能取得进展,王英楷不由得有些焦躁:自己现在要是有两挺机关枪,这些龟孙子还不早就见阎王去了!

  正想着,作为后续部队的特种大队在大队长孙宝义的带领下赶到了。两个人打过招呼后,孙宝义对王英楷说:“王大哥,这些龟孙子们就交给我吧!”

  仔细的观察了一会儿后,孙宝义叫过紧跟在他后面的一排长低声叮嘱了几句。只见一排长向身后一挥手,几个战士跟着他绕到了大院东侧,身手矫健地顺着一棵大树爬上了一家油作坊的屋顶,大院房顶上鬼子的侧翼完全暴露在了一排长他们的枪口下。随着油作坊屋顶上的枪声,几个鬼子兵顺着屋脊的斜坡骨碌碌的带着碎瓦片滚落了下去。凭着特种大队战士们的精准枪法,不到两袋烟时间,大院制高点上的鬼子就再也没有喘气儿的了。

  看到制高点的威胁已经解除,孙宝义立即指挥战士们向大院掷出了十几颗手榴弹。随着手榴弹爆炸冒出的浓烟,几个特种大队的战士犹如狸猫一般迅捷的向着前面的大院潜去。很快几个人就到达了院墙下面,接着几捆手榴弹又扔向了日军的几个火力点。

  几声轰然巨响后,大院里鬼子的枪声嘎然而止,特种大队的战士们不待孙宝义发话就如下山的猛虎冲了出去。而先前的几个战士早已敏捷地翻上墙头,爬上屋顶,迅速占领了那个大院的几处制高点。在又享受到了一顿手榴弹的滋味后,院子里侥幸没有死的小鬼子们连滚带爬地退进了屋子里。

  随着大门被木桩撞开,更多的特种大队战士涌进了大院。经过战士们又一通的手榴弹和猛烈的射击后,各个房间里残余的鬼子很快就被消灭了个干干净净。

  战斗结束后,王英楷和孙宝义从中厅内满地的碎纸片以及一堆堆的灰烬中,得出这是日军指挥机关的判断,可是在众多的鬼子尸首中只发现了小野寺的尸体。经过仔细搜索,打扫战场的战士们在最后一进的耳房里发现了已经剖腹自杀的井上一夫中佐。

  特种大队如此轻松的就将眼前阻挡了自己一个多时辰的日军消灭干净,王英楷不由得震惊不已,心中暗想自己的三团还需要锻炼啊!

  从北门攻入的二团在警卫大队的配合下,也很快从北面打了过来。仅仅经过一个小时的战斗,析木城日军有组织的抵抗就基本没有了。两支部队在镇中心十字会师后,就开始逐屋逐院的搜索残余的敌人,镇子里不时地响起零星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

  天蒙蒙亮的时候,义勇军完全占领了析木城。此战义勇军仅以伤亡五十七人的轻微代价,就全歼了日军守卫析木城的两个大队共计九百余人。也给正在进行和谈的中方代表重重增添了一枚筹码,沉重打击了日本攻下澎湖列岛和登州以后再度嚣张起来的气焰。

  第四十五章讨价与还价

  李鸿章和李经方虽然对冯华所部光复析木城,再次给日军以重创,使辽东日军处于极为不利境地的消息极为振奋,但他们对于慈禧太后急于签订停战协定的心理也比其他人更清楚、更明白。而且日军29日攻占澎湖和30日占领登州的消息,也从另一个方面加重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一向被中国人斥为“蛮夷小邦”的日本,如今已不是大清国可以对付的了。如果不是冯华和他的义勇军横空出现,大清国在这场中日战争中连讨价还价的资格都没有。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