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淬中华_大风【完结】(138)

  看到翁同龢率先发难,这些天经常往颐和园跑的徐用仪马上应奏道:“皇上,翁大人所言虽非无理,可北洋水师已全军覆没,辽东、山东之旅顺、威海等要塞也尽入倭人之手,我国如何还有再战之力。现如今门户不守,京师空虚,东海半壁,首尾难顾,非修款不足以自存,非弭敌不能以息战,还请皇上速下决心早日签约。”

  “就是呀,皇上!失小利而保大体,为今后计万不可意气用事。烟台换约日期已近,还望皇上早日定夺,如若衅端重起,则大局危以。”孙毓汶也上前奏道。”

  “皇上,议和之举,所为图存息事也。然此约,非惟不能图存,而反以速祸,非惟不能息事,而反以召戎。倭人如今已是强弩之末,自问当无力量以战亡我。而我大清亦非无一战之力,辽东不但尚有节制关内外防剿诸军钦差大臣刘坤一率领的数万大军和冯华所部的精锐之师,而且京东亦有董福祥、曹克忠、聂士成、徐邦道及沿海驻扎各军。所谓‘门户不守,京师空虚’不过是欺人之谈而已。”听到徐用仪和孙毓汶催促皇上签约,李鸿藻立刻出来反驳:“况且倭人狼子野心,得陇望蜀。今之所定条约,无异于悉所敝赋以济盗粮,独坐穷山养虎自卫,不但目前之患愈深,而且于日后之忧更大,批约之事万万不可!”

  冷然一笑,徐用仪反唇相讥道:“李大人,我们真的那么有把握抵挡得住倭人的进攻吗?除了辽东因有冯华所部加以震慑可以暂时无忧外,其余诸军中还有几人尚可一用。我北洋水师已尽数覆灭,东洋兵舰该如何抵挡?如果倭兵从威海、莱州和登州出兵,大清还能派谁去抵敌?况且大沽炮台也不是固若金汤,如果日军攻陷天津,则京师必然不保。”

  文廷式本来就看不惯孙毓汶他们,此刻听了徐用仪的讥讽再也忍不住了:“我们可以迁都重新再战。我大清国地广人多,只要能与倭人抵死相持,百战不屈,百败不挠,决之以坚,持之以久,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徐用仪鄙夷地说:文大人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迁都?能迁到哪里去?难道遵化历代祖宗的陵寝也能迁走?”

  面对着徐用仪的咄咄逼人,翁同龢在一旁帮腔道:“如果一味退缩,让倭人坐大,失了祖宗的基业,即使宗庙社稷和祖宗陵寝得以保存又能如何?皇上,臣以为我们可以将赔款移作军费,合中全力,坚忍持之,进行长期抗战。如此不出数年,彼区区岛夷亦必罄厥财赋穷蹙而亡。”

  为了和约签订与否一事,孙毓汶、徐用仪与翁同龢、李鸿藻早就不知争吵了多少次。现在,看到翁同龢他们再次与之针锋相对地唱对台戏,二人皆禁不住火冒三丈。孙毓汶厉声说道:“翁大人、李大人,今日人心浮动,一夕数变,和约如果不尽快批准,万一激成事变,贻误邦国,你们担当得起否?”

  “如此丧权辱国之条约如何可以签订?一旦苟且求和,你我才是误国的千古罪人!”翁同龢一步不让地反驳了回去……

  听着众人口枪舌箭般地激烈争论,光绪不由得有些心烦意乱起来:这样无休止地争吵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不能再得到其他人的支持,这件事仍然是个不了之局。

  想到这儿,他向众位军机大臣轻喝了一声:“别吵了!如此吵闹成何体统?恭亲王,不知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见皇上询问,一直沉默不语并未发表意见的恭亲王奕訢清了清嗓子沉静地说道:“签约一事关系我大清之前途命运,不可不慎。老臣以为,当今之计可一面电令李中堂,让其与伊藤博文电议,商改割台条款,以期挽回万一;一面再次电询节制关内外防剿诸军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刘坤一(两江总督例兼南洋大臣)和署直隶总督王文韶(直隶总督例兼北洋大臣),令他们对和战问题各抒所见,以备决策;另外,还应致电俄、德、法三国政府,征询他们对此事的意见。不过,因为5月8日为换约日期,为了不影响约本如期送达至烟台(换约地点),还应要求三国在5月1日以前予以回复。”

  看到恭亲王并未对签约问题给出明确的观点,李鸿藻虽然有些不满意,但也觉得这是个可行的办法,便紧跟着说道:“恭王爷言之有理,我们还是应该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后再作决定。近两日来,京师内外百官廷章交奏,纷纷柬阻议和,请求改约。湖广总督张之洞亦数电总署,痛陈签约之弊,主张联英结俄,胁倭废约。臣以为此法可行,可先电旨驻俄公使许景澄,令他朝见俄廷,询问能否为我臂助。”

  由于恭亲王已经表了态,孙毓汶也不好过于反对,只得奏道:“恭王爷所说乃老成持重之言,臣以为可以照此办理,只不过签约与否还是要先请示一下太后再做定夺。”

  闻听此言,众人纷纷点头,都觉得眼下也唯有如此而已,一场剑拔弩张的军机议事就这样在不咸不淡中结束了……

  4月30日傍晚时分,冯华等人乘坐的驳船到达了通州的张家湾码头。张家湾是北运河的终点,每年有成千上万艘船只停泊于此,东北的大豆、食油、药材、毛皮;江浙的大米、茶叶、干鲜果品;南方的瓷器、吴越的丝织品都从此地经陆路转运京城。虽然目前还是枯水期,但张家湾码头舟船的停靠出入却依然十分的热闹兴旺。只见河湾里风樯林立,千帆络绎如云,舟楫首尾衔接,宛若水上长龙;岸上车马往来,人声鼎沸,只此一景,足可见大运河运输的繁忙。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