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淬中华_大风【完结】(194)

  张兆连久经军旅,熟悉阵战,这一番有理有据的分析立刻就引来了好几个人的纷纷赞同。不过,一向心直口快的俞明震却不以为然,马上接口反驳道:“张大人的分析固然有理,然而也有可商榷之处。卑职以为基隆港我军炮台坚固,港湾险要,兵力雄厚,士气高昂,倭寇想在此登陆,恐难以如愿;淡水港口水浅,巨舰不易靠岸,且我军戒备森严,也不易攻取;而三貂角澳底,水深浪平,地势开阔,我军防备相对空虚,倭寇如避实捣虚,到实在是不可不防。再说自杨歧珍率军内渡后,澳底虽还有曾大人的两营广勇,但毕竟成军时日尚浅,没有什么实际作战的经验,不可不虑呀!况且冯华在辽东连战连捷,绝非浪得虚名之辈,刘坤一更是久经征战,老成持重,他二人既有此担心,必非无因。”

  负责在台北附近巡守,护卫台北的台湾民主国副总统丘逢甲(原名秉渊,字仙根,号仓海,生于台湾苗栗)开始也觉得张兆连的分析有些道理,但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冯华的赫赫威名还是让他心中产生了很大的疑虑。仔细思索了一番,丘逢甲开口说道:“论起行军布阵打仗,逢甲不如诸位大人,但刘坤一、冯华却是此中的行家,他们的意见还是应该予以重视。另外,冯华在电文中说‘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话听起来有些俗,可仔细想一下,却非常有道理。台湾是一孤悬海外的岛屿,一旦战争打起,倭寇封锁港口,截断航运,断绝外援,我们就将坐以待毙。因而,我们的兵工厂、火药局、水雷营等对支持战争尤为重要,冯华所虑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由于张兆连、俞明震和丘逢甲三人开了个头,一时间与会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争执不下,于是都把目光投向了唐景崧。

  此时,唐景崧心中同样非常矛盾:他原来也认为日军会从基隆、沪尾登陆,因而把主力都集结在这一线,忽视了被他们视为荒僻之地的三貂角澳底。可是刘坤一、冯华先后发来电报,再三强调要加强对澳底的防守,再加上俞明震、丘逢甲等人也持有类似的看法,弄得他心底下也开始不踏实起来。然而台北附近就这么些军队,到底该如何安排三貂角澳底的防务呢?想到这儿,他摸着颌下的胡须沉吟起来。

  清军在台湾的部队,应属林朝栋所部十营“栋字军”以及刘永福所部八营“黑旗军”战斗力最强。林朝栋在中法战争时守台湾,勇敢善战,曾大败法军;刘永福在越南抗法,更是战功卓著,名震遐迩。可这两名战将却受到了唐景崧、张兆连等人的猜忌、排斥,分别把他们调到了台中和台南。而战斗力较强的张兆连、陈永隆、余致廷、余得胜等部目前分别驻守基隆、沪尾和棰园,驻守台北的除了唐景崧新招募来的未经训练和阵战的广勇、台勇外,就只有丘逢甲所指挥地一部分台湾各地的义勇军。

  看到唐景崧犹豫不决,久久都没有做出决定,丘逢甲站起身来建议道:“大人,逢甲以为对倭寇可能会在澳底登陆一事,虽然不能完全相信,但有备无患,聊胜于无。澳底,可以派瑞芳义勇军统领吴国华带所部两营台勇火速增援,并派都司陈波率护卫营协同前往,多增添一些防御力量。另外,由于台北地区的兵力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为以防万一,还应立即将林朝栋所部从台中调回,驻防基隆市西北的狮球岭天险。至于疏散兵工厂、火药局等事,尽管目前不宜大张旗鼓,可是先期做一些准备工作还是应该的。”

  丘逢甲的这些建议应该说还是极为稳妥恰当的,当下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而唐景崧和张兆连尽管心中不是很满意,但一来没有更好的主意,二来大敌当前也知道孰重孰轻,因此并没有出言反对,事情最终就这么定了下来。

  澳底位于基隆东北25公里的三貂角,由于所处位置偏僻荒芜,以及道路崎岖险恶,历来都是一个少有人问津的地方。然而1895年6月27日,在距离清政府正式交割台湾还有五天的时候,这里却一下子成为了全世界为之瞩目的地方。

  27日上午十时三十分,由旗舰松岛丸导航的日军“姬路”、“佐仓”和“丰桥”三艘运输船和十余艘汽艇,载着近卫师团步兵第一旅团长川村景明指挥的第二联队步、工兵各一个中队的登陆部队驶入了三貂角海面。午后二时四十分,日军先头部队六十人出虎仔山附近的核仔庄砂坡登岸。由于该地只有曾喜照所部的一哨兵丁防守,且士气涣散,防守松懈,遇敌后未放一枪就溃败了下去。日军先头部队兵不血刃,极为顺利地在澳底登陆成功。

  日军登陆后,吉田明中尉立即指挥工兵在盐寮附近架设简桥,以方便汽艇停靠,接应大部队上陆。吉田明原以为此番登陆作战会遭遇到台军的顽强抵抗,可没想到敌人却是如此不堪一击,看来自己这次可是捡了个大便宜。然而就在吉田明兴高采烈地发出“初战告捷,登陆成功”的信号时,一阵枪声却骤然响起,几名正在搬运器材、架设便桥的小鬼子纷纷中弹毙命。吉田中尉慌忙指挥鬼子兵就地隐蔽还击,可是光秃秃的海滩上哪里有什么可以藏身的地方。枪弹越发密集,鬼子兵不断地有人在枪声中倒下去。眼看着刚刚夺取的滩头阵地就要丢失,吉田明中尉额头冒汗,挥起军刀砍倒一个正在后退的士兵,才把已经动摇了的阵脚稳住。不过,没有多久他自己就被一颗流弹击中,一头栽倒在海滩上见阎王去了。鬼子兵失去了指挥官,又见在阵阵杀声中,成百上千的台湾士兵正在漫天遍野地冲过来,再也不敢恋战,慌忙丢下架桥器材,狼狈不堪地跳上汽艇,撤回到停泊在海面上的运输船。日军在澳底实施的第一次登陆就此宣告失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