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淬中华_大风【完结】(235)

  周天宇嘴上开着陈五阳的玩笑,心中却猛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悸动,“会不会是华哥亲自来接自己”的念头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有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虽然周天宇并没有得到冯华要来接他的消息,但他此刻却几乎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最前面的那个傲然挺立、稳如磐石的骑马人一定就是自己千思万念的华哥,否则自己的心绝不会如此激荡起伏!

  又是一段长长的缓坡,尽管坡度并不大,但对于拉着沉重机器设备的马车来说却依然是一段艰苦的行程。更让人可恼的是,这段山坡再一次遮住了周天宇探询冯华身影的热切目光。可是作为此次搬迁兵工厂和军事学校、技术学校的最高负责人,周天宇却只能强忍着心中的焦躁与渴望,与众人一步一步地向上缓缓前行。

  “华哥呢?”当山丘重新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时,周天宇却猛然发现立在远处丘顶上的十几骑人马已经不见了踪影。就在他错愕不已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隐隐从前面传来。不大功夫,十几个身着义勇军特有迷彩服的硕健骑士风一般出现在了对面的山坡之顶。

  “周部长,是总指挥他们!”担任此次护送工作的二团六营营长胡万通(冯华原来的警卫员老胡)一眼就认出了一马当先,正向他们疾驰而来的冯华,当下禁不住兴奋得喊出声来。

  几百米的距离,对于飞驰的战马来说转瞬即至。看着冯华与警卫人员在二十几米外甩蹬下了马,周天宇稍微一愣神后,突然大叫一声向着冯华冲去。

  “华哥!……”紧紧抓着冯华的手,周天宇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再也不能说出口。咋见亲人的激动,让他本就细腻的情感骤然变得脆弱起来,泪水终于不由自主地从眼睛里流溢出来。

  周天宇哽咽、真切的话语,以及他那有些黑瘦、憔悴的面容,使得冯华的鼻子也是一酸,一眶突然而至的晶莹泪水忍不住就要夺眶而出。急忙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冯华略微压低声音道:“怎么刚见面就哭哭啼啼的?我还以为你小子比以前长进了不少,谁知还是那么没出息!”

  冯华故作轻松的玩笑话语,令周天宇脸上禁不住有些发讪,很快也恢复了自己惯有的活泼。擦了擦脸上的泪痕,他强辩道:“谁哭了,还不是华哥你们刚才带起的尘土迷了我的眼睛。我现在可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了,就连那些老外也对我佩服得不得了。”

  “怎么?士别三日,我就得刮目相看了。就凭你小子这副熊包样,我怎么一点儿都没看出来。”冯华故作正经地说着,随即又哈哈大笑起来。一时间,两兄弟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互不相让、嚼舌斗嘴的快乐时光……

  车队仍旧缓缓的行进着,冯华与周天宇并骑走在前面,慢慢与众人拉开了一段儿当子。扫了一眼远远跟在后面的众人,周天宇迫不及待地向冯华道出了一直压在他心中的忧虑:“华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昨天在石河堡,我听说慈禧亲自颁布懿旨‘严禁大陆官民对台湾予以接济、资助’。慈禧这个老妖婆真是该杀,现在俄国、法国已经承认‘台湾民主国’,全国也是一片‘反日援台,一雪前耻’的呼声,她竟然还敢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决定。华哥,如果台湾断绝了外界的救援,那老亮他们不是很危险了,形势可是不容乐观啊!”

  看着周天宇眉头紧皱的模样,冯华微微一笑:“形势确实不容乐观,然而却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此次新竹-中坜大捷还是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那道懿旨不过是掩人耳目、做给日本人和欧美各国看的表面文章罢了。我最初确实有通过一场震撼人心的大胜,并利用舆论的反复宣传,重新激起国人抗战决心的想法。现在看来,这个问题仍是有些想简单了,虽然这场胜利对国人的震动很大,但列强的影响,以及主和派在朝廷里的庞大势力,还是让我的策划未能一竟全功……”

  冯华此次借新竹—中坜大捷精心策划出来的舆论战,可以说对慈禧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震动。尽管这场酣畅淋漓的大捷亦让她十分振奋,但众多中外报纸营造出的巨大舆论反响,以及遍及朝野上下的强烈呼声,都使得她暗暗惊惧不已,也第一次生出了局势不在自己掌握之中的感觉。

  以往光绪和那些主战派官员、清流谏臣,虽也在朝堂上指点江山,一片慷慨激昂之声,可所有的一切都没脱离慈禧的掌控,就是采纳其中的一些意见,也是她出于平衡各方势力、安抚反对派人心的考虑。然而如今,冥冥之中竟好像有一支无形的手,牵引着慈禧向前行进,竟令她有一种无能为力的颓然之感。直觉里,慈禧也隐隐感到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可能就是报纸,然而以往并没有感觉到报纸有这样大的影响啊!况且中国的大部分报纸都是外国人所办,就是知道问题的所在,她对此又能有何办法?

  “抗倭援台,一雪前耻,真是书生之见。想通过台湾挽回面子,谈何容易!”了解完志愿军入台以及七战七捷的详细经过后,慈禧立时便对国人“不切实际”的呼声嗤之以鼻:义勇军如果不是打了倭寇一个出其不意,想取得这样的战果根本不可能,就凭它那点儿人,真要打起来又能够支持多久。不过,义勇军还是必须多加提防,前番是冯华横空出世,这回又有邢亮尽显风流,这两人可都是绝世的将才。志愿军此战尽管有些投机取巧,但其战机把握之准确、谋略运用之精妙,却仍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大清国恐怕也只有他们二人才能如此举重若轻的予以办到。最让人不放心的是,冯华这个人心机太过深沉,好像所有的事都在他的算计之中。看来,当初想安抚冯华,并将义勇军收为己用的决定有些失之轻率了,今后必须对他加以限制才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