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极限对抗_琴棋【完结】(16)

  这节车厢外表和普通的押运人员使用的没有不同。

  而车厢内,却是共和国的神经中枢。

  老人此刻正坐在沙发上闭目沉思。

  三天来,台湾上空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斗,台军的地面防空力量也损失殆尽。

  朝鲜半岛的战火愈演愈烈,北朝鲜人民军已经开始大规模集结兵力,随时都可能冲过38线向南进发。

  美军急调小鹰增援南韩,正在赶赴台海的企业号,也紧急改变航向。

  现在台湾以东,只有星座和刚到的尼米兹。里根还在半路,斯坦尼斯、林肯、杜鲁门开始向西太平洋运动。

  解放军高层的意见发生了分歧。南京战区总前指认为,渡海作战的时机成熟,应该趁美军顾此失彼之际迅速拿下台湾,否则等美军第二批航母到达战位,于我不利。

  军委和总参的意见也不能统一。

  老人决定亲自去南京战区听取汇报,统一意见。

  大战在即,战略决策的动摇是很危险的。

  所以老人不顾大家劝阻,踏上南下的列车。

  军列平稳快速地飞驰。

  谁也没发觉,在铁道两侧,有一些沿途散布的微型感应器。每当列车通过后,感应器就向太空发送一个短暂微弱的信号。

  西山地下指挥中心。

  作战值班室。

  整个中国沿海的实时动态,都源源不断地从侦察卫星和各个沿海雷达站传送到这里。

  这两天,关注的重点,除了台海,就是北上的小鹰和企业航母战斗群了。

  因为它们离中国的心脏实在太近了。

  北舰所有埋伏和跟踪的攻击潜艇,都接到了作战命令:只要美军航母或潜艇有攻击企图,可以立即自由攻击!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发布这样先下手为强的攻击命令。

  中国的关注焦点全部集中在这两个航母集群上。

  可是美军的攻击,却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开始了。

  率先发动的,是美军的“太空雷”。

  “太空雷”其实就是杀手卫星。是利用在太空靠近敌卫星后爆炸释放钢弹“礼花”的技术。只要碰上,瘫痪是最基本的,而且毁伤率非常高。

  美军的目标是中国的“北斗”定位系统和侦察卫星。由于近地轨道的卫星速度很快,拦截成功几率不高,所以美军先对付中高轨道的中国卫星。

  西山作战值班室里,响起警报,红灯一个个亮起。

  每亮起一盏红灯,就代表有一颗卫星遭到攻击。

  指挥中心立刻忙乱起来。

  一道道指令发布,幸存的卫星变轨避开拦截。

  中国的反击也开始,“蛊”被激活了。

  “蛊”是一种能寄附在敌方卫星上的微型卫星,能在战时根据指令对敌方卫星进行干扰或摧毁。敌人的通信卫星、预警卫星、导航卫星、侦察卫星、雷达电子干扰卫星,无论如何先进,只要被寄生星锁定,都难以逃脱战时在瞬间被瘫痪或摧毁的命运。

  由於寄生星平时寄附在敌方卫星上,战时才启动发挥作用,因此其体积和质量微细,小的可以只有几百克,以免在和平时期影响对方卫星正常工作而暴露。

  中美军事力量的第一次直接对话,单从战果看以平局收场。

  但是美国的卫星数量比中国多很多,所以中国输了第一个回合。

  中国的战场卫星侦察能力损失了70%。

  这时,关岛的12架B2、B1B起飞了。中国没能及时发现这个偷袭行动。

  就在中国全神贯注应付太空战时,两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趁着夜色浮出海面。

  它们已经潜行到渤海口的庙岛群岛附近。

  它们一路小心避开中国潜艇的狙击阵地,利用中国近海复杂的海底地貌和洋流,花了六七天时间,终于摸到了中国的眼皮底下。

  地利于双方是对等的。中国潜艇可以利用的,美国一样可以利用。

  两艘洛杉矶上的二十四枚“战斧”腾空而起。

  目标是那列南下的军列。

  直线距离不到500公里,“战斧”只需要20分钟。

  这是美军惯用的“斩首”行动。

  这个行动需要准确的情报和精确的打击,还必须有很强的隐蔽和欺骗。

  美军做得很好。

  渤海周围的岸基雷达虽然一直密切注意着中国的海空,但由于地球曲率影响,以及注意力被引开,所以没能及早发现异常。

  当盘旋在华北上空的一架预警机终于发现来袭导弹时,这24枚掠海低空飞行的“战斧”已经飞过了一半的路程。

  这只是发现。

  从发现目标,到计算出飞行轨迹、攻击目标等,还需要7、8分钟。

  西山地下指挥部里。

  当作战参谋把计算结果报告中年人时,他的脸色刹那变得惨白。

  防空力量重点保护的只是大城市和重要的军事目标。

  对于一列在平原上飞驰的神秘火车,防空部队和空军并不知道它的重要。等接到命令,拦截已经来不及了。

  只有寄希望于列车的紧急制动和疏散了。

  所有人的努力是绝望的。

  随后的十多分钟,中年人只觉得仿佛有一辈子那么漫长。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