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圣魔李斯_提剑的游侠【完结】(57)

  韩非毫不犹豫地说:“赵国。当日韩非给大王上书,也曾经说过。”

  嬴政点头称是。

  第九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

  韩非回到驿馆,对自己的表现相当希望。

  就在刚才,他几乎已经喜欢上了秦王嬴政。

  作为自己的读者,嬴政不仅对自己的文字由衷的热爱,对自己的人也谦恭有礼。

  最重要的是,它是那么的聪明,一说就明,一点就透。

  韩非在那一刻,甚至把他想象成了韩王安。

  他的潜意识里在想,如果这是韩王安,该有多好!

  但是,走出上书房,冷风吹在脸上,才慢慢清醒过来:他是秦王,是自己国家的仇敌!

  自己即使被秦王出兵抢到了秦国,也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和立场啊!

  韩非暗暗后悔。

  第二天,嬴政又召见韩非,问道:“公子博学多才,请对秦国之现状指点一二。”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韩非却只从小处着眼。

  “韩非为秦王献策。”

  嬴政非常高兴,本来想慢慢往那方面引导,没想到韩非如此爽快,忙说:“请讲。”

  韩非道:“国家强盛的根本是有法可依,有理可循。旧秦之商鞅,为秦国立下表率,才有秦国今日之强盛。”

  嬴政点头:“有理。”

  韩非继续说道:“但是,秦国现在有一个人,本来是死罪,却被大王赦免,还委以重职,恐怕不能使天下人心服。将来如果再出现这样一个人,大王难道还要继续赦免吗?”

  嬴政诧异道:“哦?此人是谁?”

  “间人郑国。”

  嬴政把心放下来了。郑国是韩人派来的奸细,暴露却被赦免,不知这韩非到底是什么心态,却不及深想,说道:“政国虽以间人之身份入秦,然其所做的一切确实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寡人给他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让天下人知道我大秦仁爱之怀。”

  “倘若如此,只怕将来秦王之律法难管泱泱之众。”

  嬴政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

  韩非继续说道:“对秦国之现状,韩非觉得的确有些地方需要调整。”

  嬴政又来了精神:“公子请讲。”

  韩非说道:“秦国倚重外臣,危及四伏。”

  嬴政还是摇头:“王叔昌平君和昌文君乃丞相之尊,寡人怎么叫倚重外臣呢?”

  “不然。昌平君和昌文君虽然名义上是丞相,却并无任何实权。如今的秦廷,内事听于李斯,外事听于姚贾,军事听于尉缭,将则有桓齮、蒙武、王翦等,皆异姓之臣,大王被孤立于上,难道还不自省吗?”

  嬴政给噎了回去,没话可说了。

  韩非却还是不依不饶:“外臣可以事秦,可是事赵,可是事韩,全凭他们自己的喜欢。王室宗亲却不同,他们是大王的亲人,无论何时,他们只会站在大王身后支持大王,不管国富国贫,国强国弱,他们决不会背弃大王!”

  韩非说道最后,已经泪眼朦胧。他想到了韩国的现状也是如此,韩王倚重外臣,自己虚度一生,四十七岁才被韩安想起,愈加悲愤不平。想到这些,韩非忽然直身而立,大声说道:

  “宗室之臣,与陛下同根同祖,血脉相连,欲国之安,祈家之贵,存共其荣,没同其祸,岂得离陛下哉!是以尧之为教,先亲后疏,自近及远。今陛下疏宗室而亲异姓,亡在不远也!”

  面对韩非的咄咄逼人,嬴政非常失望。他以为他所崇拜的天人韩非必然会给自己出点好主意,没想到,却都是这么烂,简直很书中所见的韩非判若两人。如果刚次要求惩治郑国还勉强说的过去,现在要求自己重用宗室则有点是非不分了。李斯,桓齮、王翦和蒙氏一族,虽然是外姓,但都是自己最最信任的人,他们与自己或者自己的父亲、祖父生死与共,忠诚之心远甚于宗室!而姚贾和尉缭,重用自有重用的道理。相反,宗室骨肉之亲就一定可靠吗?成蟜之乱时,又有哪一位宗室站在了自己这一边?

  嬴政又看了一眼须发皆张德韩非,心里生出怀疑。你提的这些到底是什么用意?你韩国可不是第一次这样了,派出郑国来使疲秦之策,现在你韩非又要搅乱秦国政局,使秦无暇西进吗?

  想到这儿,嬴政对韩非的所有好感降到了最低,便冷冷的说:“寡人受教了。请公子回去休息,容寡人三思。”

  韩非退下,嬴政越想越不是滋味。自己出动军队请来的菩萨不仅没给自己好的建议,还处处想要伤秦保韩,态度也不恭敬,好像自己是他儿子一样。

  正在郁闷,李斯求见。李斯见嬴政闷闷不乐,连忙询问原因。

  嬴政正憋了一肚子气没处发,大骂道:“我以为韩非是何方神圣,原来只是一个自作聪明的怪人!他把我当成韩王安了?!韩安是他的侄子,我可不是!”wωw奇Qìsuu書còm网

  李斯正在纳闷,就听嬴政诉苦一样把刚才的情形描述了一遍。最后说道:“难怪韩安一直不肯用他,他以为他是谁?他把自己当成一国之王了!”

  李斯心中一冷。在韩非的书中,的确常常把自己想象成天地之王。嬴政这样说,难道是动了杀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