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_过江小卒【完结】(260)

  六十章 暹罗生事

  “暹罗。**-**英格兰……”梁明嘴边露出了个耐人寻味的笑容。“这爪子伸的真长啊!英格兰。以后有的是时间算账。” 现在按西方纪圆是1787年。再迟两年。到了西历178年。那时的欧洲就要热闹了。而且要热闹整整二十五年。到了那个时候。中华舰队就是围着印度转一圈。估计英格兰也没不敢大声嚷嚷。当然了。梁明也知道。五年之内中华军是没力量转战他方的。 暹罗。现在先要解决的还是这个。在大军尚未北上之时。梁明就得到了国安部、军情局的信报。英国派来了一个规格很高的人。在中州耽搁了一夜。就转道去了暹罗。而且最近一段时间。英军在孟加拉一直不怎么安分。致使缅甸十余万部队调到了西线边界。 很明显。英国现在是拿暹罗当枪使唤。这个颇为尖锐的枪头。对的就是主力尽出的中华。 出于对中南半岛的野心。潜伏于南洋的梁明一直在关注着中南各国的局势。传统的三大巨头之中。安南已经分碎破裂。有中华在背后支持的安南阮氏政权竭尽全力才勉强应付住势力正处巅峰的西山政权。二百年的内战使得这个中南半岛的强国欲见衰弱。 除去了安南。三巨头中还有暹罗、缅甸两个硬手。暹罗。二百年前的阿瑜陀耶王朝全盛时。曾毫无争议的夺取了中南半岛霸主的桂冠。但是进入18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国君昏庸、贵族。阿瑜陀耶王朝实力急速下降。最终被缅甸灭国。阿瑜陀耶城被缅军攻陷。国王波隆摩罗三世也饿死于逃亡路上。 一个巨人的陨落。往往代表着另一个巨人的诞生。郑信。五年复国。十年征战。在安南内战不休。缅甸败于清军之际。攻城略地最终再度夺下了中南半岛霸主桂冠。 而实力一直强盛地缅甸。则战略地失误(和清军开战)和地理大环境的困扰(比邻孟加拉)。一直困顿西部。无法全力东进称霸中南。 就在这错乱不堪之际。云轩阁中华国的横空出世更是给中南半岛的局势带来了无可附加的影响。先。原本可以统一安南的西山军频频受阻。而三十年后才能重回故土的阮氏政权则一直牢牢地盘踞在南部地带。北南相对。局面相持不下。 同时出于对马六甲的渴望。让梁明无可避免的对上了流着同一血脉的郑信。也使得郑氏暹罗梁氏中华。两个最为庞大的势力始终对不上眼。其结果就是。郑信依旧陨亡。梁明则趁火打劫。中华国独霸马来亚半岛。 对于暹罗。梁明从没有轻视过。特别是在一号作战计划开启之后。当国安部、军情局地信报传来时。梁明心里就清楚中华暹罗的第二战是免不了的了。所以。在大军北上之时。梁明特意留下了整编第四师。将它安排到了苏门答腊岛。这是一支后备力量。只有前线的地方守备部队无力抵抗的时候。第四师才会参加战斗。打完了或是等过了这一仗。第四师才能向北开拔。 这一战同两国的第一战有很大不同。因为这一战地政治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它是要向南洋各个势力宣布。中华国地主力即使都开进了大陆。单靠留守的地方部队依旧能够战胜他们中最强盛地一股。 当然了。梁明自然希望留守部队能够顺利的击败了暹罗。那样地话即使不能再从暹罗割一块肥肉下来(土地)。他也能让暹罗吐出一口心头血来(赔款)。中华国内部的力量已经无法在分散了。现有地四五万地方部队守卫偌大的地盘已经心有气而力不足了。况且他们还要不时的抽调出精锐输向中原战场。再向暹罗提出土地要求明显不适合。 “陈联”。梁明想起了自己设在碧武里的地方守备第一旅。这个旅是特意为陈联等人设立的。他们原本都是郑信手下的大将(华人)。跟随郑信南征北战数十年。在暹罗国内个个都是一方贵胄。特别是他们都出身华人。更有了“皇族华将”的身份。(陈联。宋加洛守将。) 然而随着郑信的败亡。这批人自然是新王朝的头等清算对象。抓、杀、关。几天的工夫就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在中华军出动的迅速。在击败暹罗之后。通銮(暹罗王)被迫释放了在押的华人。陈联等人也就是那个时候来到的中华国。 先前为了牵制暹罗。梁明大量的贩出了一批军火。散给了暹罗周边的大小势力。可如今看来情况并太乐观。手中的奏折从中州一路送往北京。路上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现在南洋那边即使还没开战。两国边境怕也是秣马厉兵了。 暹罗。阿瑜陀耶城。 “王储殿下。我想您今天邀请我不是只想请我吃顿饭吧?”酒足饭饱后依刹罗颂吞(拉玛二世。又名郑佛。向满清进贡时用的)陪着艾伦格斯(英国特使)坐在大堂里面闲聊着。从乔治三世(英王)的身体健康聊到暹罗仇敌缅甸和英国之间深厚的“国家友谊”。接着再扯到中华国的北伐。很像是吃饱了没事干的闲人。东兜西兜的就是没有谈什么正经事。 艾伦格斯有些坐不住了。他今天可不是为了专门吃顿饭跑到依刹罗颂吞这里来。他的使命是什么?艾伦格斯心中还是记得很清楚的。可是坐了半天。这位年少有为的王储殿下就是不谈正事。难道他们都整天没什么事情可干吗? 依刹罗颂吞端起茶茗了一口。不慌不忙地慢慢说道:“特使阁下。您应该知道我们暹罗对你们英吉利还是相当友善的。当然了。我们两国之间以前也曾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那些都是不伤大雅的小事。我想这些您应该是明白的。不是吗?” 艾伦格斯一听知道依刹罗颂吞终于要说出来了。眼中不易察觉地露出一丝狡诈地。“尊敬的殿下。在这三个月里。你和尊贵的国王陛下应给看到了我们英格兰的诚意。对于贵国。我们充满了朋友般的友情。所以。有什么事情您就直说好了。不用兜*53小说*。只要我们英格兰可以帮上忙的。一定会设法为你们办到的。”这三个月来。暹罗从英帝国。准确的说是东印度公司。买来了大量的火器。价格相当适合。英国的商船经过普雷帕里斯海峡到被暹罗控制的耶城交易。根本就不走十字海峡。 “是这样。”依刹罗颂吞淡淡扫了眼艾伦格斯。淡淡的一眼。可艾伦格斯却觉得自己好似被他看了个透彻。如同敞开了心扉的信徒面对神父祷告一般。“特使阁下。你是知道的。现在我国有些地方割据势力正在扰乱国事。照道理说。我们消灭这些叛逆易如反掌。可是根据那里的情报反应。好像你们英格兰有些商人和那些叛逆勾结在一起。供应他们相当数量的军火。不知道这些事情特使阁下是否知道?” “有这种事情吗?”艾伦格斯惊讶地反问道。接着他摇了摇头肯定地说道:“我的手下并没有得到任何有关我们英格兰商人和那些势力牵连的情报。我想是殿下您的情报不太准确吧?”心理面却是对依刹罗颂吞的话嗤之以鼻。披差、汶吗、披耶讪这三大势力的多数枪炮都是来自中华国。甚至还聘请了大量中华军教官训练火器部队。虽然也从东印度手中购取了少量的火器、火药。可与中华国比起来。毛毛雨而已。 依刹罗颂吞微微一笑。看着装疯卖傻的卜鲁斯心中泛起了一丝不屑。“敢做不敢当。睁眼说瞎话。丝毫没有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依刹罗颂吞蓦然间想起了郑信时期同清帝国的交往。想到了暹罗同中华国的交往。双方交下。一目了然。 “特使阁下。我想你是知道的。披差、汶吗、披耶讪这三股势力的部队里装备的应该是中华国制造的洋枪(仿制欧洲的前装滑膛枪。是以称之为洋枪)。可是现在。那些叛逆手中却有如英格兰制的火器。不知这些火器是谁给他们的呢?说句泄气的话。这些火器你就是让我们暹罗集全国之力仿制。都不一定能仿制的出。难道披差、汶吗、披耶讪弹丸之地就能造的出?中华可是从来不向外出口“制器之器”的。”依刹罗颂吞露出了一个无奈的苦笑。“拉颂堪。把缴获的武器给特使阁下看一看。”没有真凭实据。他也不会空口白牙。当然。依刹罗颂吞也知道。即便是艾伦格斯承认了。暹罗也拿他没办法。依刹罗颂吞这一次之所以划下道。为的是给后事打个好基础。让艾伦格斯明白。他们英格兰是欠着暹罗的情的。欠着他们最好的合作伙伴的情分的。 “是。”一个近卫答应一声。转身进了后堂。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