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代皇陵命运大揭秘:来龙去脉_何木风【完结】(35)

  来龙去脉宗时或避席有不胜状",又见皇帝手持大斧嗵嗵拄地,大声说:"好做!好做!"随后就倒卧床上,鼻息如雷霆。光义当晚陪宿屋内。天将黎明时,就有人报说"皇帝死了"。第三种说法认为是缘于他错召了赵光义。赵匡胤临死时,皇后宋氏在旁,这位女人忙派内侍都知(宫中太监首脑)王继隆,传召秦王赵德芳(匡胤第四子)赶快入宫,准备继位。谁知王继隆却把赵光义召来了。宋皇后见不是自己的儿子,惊得半晌说不出话,停了好一阵子,才呼道:吾母子性命,皆任于官家。第四种说法是跟一个叫花蕊夫人的女人有关。据《烬余录》记载,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有一宠妃姓费,四川青城人,生得花容月貌,又才艺无双,宫中称她花蕊夫人。964年,宋灭后蜀。花蕊夫人被俘至东京开封,被送入皇宫。这个美丽的妃子,既精通音律,又擅长诗文,曾模仿王建作宫词百首,传诵一时,所以深受宋太祖宠爱。可怕的是,赵光义也早为花蕊夫人的美丽所倾倒。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病重卧床。赵光义入宫侍候兄长,夜深人静时,他趁赵匡胤昏迷之际走近花蕊夫人并挑逗她。谁知这时赵匡胤醒来,发觉此事。一怒之下,抓起床边的玉斧朝赵光义掼过去,却砸在地上。听见响声,皇后和太子都赶了过来,见赵匡胤躺倒在床上,只剩下奄奄一息了。第二天清晨死去。以上几种说法在宋、元人的笔记中出现多次。除第一种外,其他几种说法都认为,宋太祖之死与其弟赵光义有着直接关系。但无论是否有关系,赵匡胤死后,的确是赵光义做了皇帝。而赵匡胤的死自此成了一桩疑案。恢弘的永昌陵

  一般而言,皇帝生前所享有的东西,死后也要在皇陵建筑中体现出来。比如说,皇帝生前有皇宫,死后就有陵宫,陵宫的建筑结构要同皇宫一样,在四周都要设置护神墙,神墙四隅有角阙,四面正中开门,门132

  两侧设有阙台。进入皇宫有三道城门把守,而进入皇陵也同样有鹊台(也称鹊门)、乳台(也称乳门)、山门(也称神门)三道关口。皇宫中皇帝所走的路叫御道,当皇帝死后,活人要进入皇帝陵寝的路则叫神道。在神道两侧对称排列着象征皇帝死后还要统治万事万物的石刻造像。赵匡胤选择陵址虽然很随意,但建造起来却一点也不马虎。作为北宋皇帝第一陵,永昌陵的石雕在纵向上继承了唐代皇陵的遗风,敦厚雄伟,刀法简练,比例适度。横向上根据佛教雕塑及绘画的特制,简练中追求精细,写实中也有夸张,既注意大的体积,又注意局部效果;既不失神似,又力求形似。永昌陵一片宏伟气象,石像除了以前朝代陵墓所有的外,还增设了石像和石像奴。石像躯体庞大,淳朴可爱,石像奴的头发短鬈曲如非洲人。碑形浮雕瑞禽也是宋陵独有,它上继唐陵的鸵鸟浮雕而加以丰富发展,马面、龙身、鹰爪、凤尾,背景衬以山岳,小兽出没其间,与之呼应。永昌陵原占地约四千亩,但陵地表面建筑并没有修建墙垣,只在前河南巩义市宋太祖赵匡胤永昌陵︵陈大元摄︶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怎一个﹃惨﹄字了得133

  来龙去脉

  怎一个"惨"字了得

  永昌陵的厄运应开始于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十五日,这一天,金帅粘罕率军自孟津渡过黄河。两天后,这位无恶不作的混蛋抢掠、焚烧了会圣宫〔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建,内供奉太祖、太宗、真宗"三圣御容"。旧址在今偃师市山化乡寺沟村〕。永安、巩县守军见此人连鬼住的地方都敢破坏,立即投降。二十七日,金人把驻地搬到了后左右遍种松柏花卉。远远望去柏林如织、绿叶如盖,故又名"柏城"。现存永昌陵陵台(坟头)呈覆斗形,底边东西宽六十米,南北长六十二米,残高二十一米。陵园的原有建筑,现已无一留存。只有鹊台、乳台的基址土堆尚在。至于松柏、枳橘、花草之属,早已荡然无存。如果今天到永昌陵去,就可以看到在又平又阔的黄色耕土上,高高的陵丘之前,有石雕的狮、虎、马、羊、角端以及武士、望柱等矗立两侧。这些风格浑厚的古代雕刻,在夕阳余晖映照下,显得格外深沉、庄重,让人顿时生出无限感慨与哀思。永昌陵的"皇堂"据《宋史》记载,应在灵台之下二十几米深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宫,是皇帝棺木藏放的地方。随葬的物品有玉圭、佩剑、冕、翠衣及种种明器。但因永昌陵尚未经过科学发掘,其中详情,还不为人知。一个人无论穷成如何破落模样,只要穿一身崭新的衣服就能引来别人瞩目。永昌陵的恢弘建造自然就引来了无数盗墓分子。早在宋真宗时,就有人盗掘过永昌陵,据说是护卫宋陵的军队监守自盗。他们近水楼台,却没有成功。赵匡胤的阴魂不散,使得他们屡屡失败。最终,他们抱着一肚子遗憾放了永昌陵一马。大概大家都是宋人,护卫宋陵的军队或多或少有点良心,对于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总有愧疚之心,所以,赵匡胤躲过了初一,但最终没有躲过十五。134

  永安县城,到永安县城后粘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将士和一些无耻的风水先生察看永安诸陵。当他们看到上宫建筑金碧辉煌,下宫祭器耀眼夺目时,一种很变态的心理油然而生。他们想,上面如此,下面肯定不简单。有风水先生就建议说,不如挖一下看看。粘罕当然想挖,可此时北宋并没有灭亡。也就是说,如果他把精力放在死人身上,一旦宋朝的活人来攻击他,他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做坏事的人如果不做坏事了,就会大张旗鼓地为自己吆喝。他假惺惺地下令,禁止诸军抢掠陵庙器物,还备置大礼,派人祭吊永定陵和永昭陵。给他提意见做丧尽天良之事的风水先生倒讨了个无趣,许多人都以为,这位金人的将军是个正派人。但就在一个月后,同年的闰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兵攻陷了东京,北宋灭亡。金兵胜局已定,"正派人"开始现原形。他们首先哄抢下宫、献殿及各禅院的金银玉器、古玩字画、衣服什物等;继而开始向陵墓投去了温柔的目光,那里埋藏着他们的希望。可那里也是北宋的衍生物--南宋的希望。宋高宗跑到江南,建立宋朝,祖宗是他的精神支柱。没多久,他就在南方派出三京淮北宣谕使方庭硕到巩县谒陵。可方庭硕带回来的消息却让他痛不欲生。金国对北宋诸陵的挖掘,简直是惨不忍睹。他们对小墓采用揭顶的方法,对大墓则从陵台侧坡挖洞,撬开墓顶券石,缒绳而下。每座陵墓都多次遭受洗劫,陵区内什物狼藉,挫骨扬灰,烟火弥漫,一片混乱。宋哲宗的尸骨被挖出,撒在地上。方庭硕几乎是哭着把他所见到的惨景说出来的,宋高宗大怒不已,派出岳飞到永安赶走金兵,并派专人修葺陵寝。可是,金人如何肯罢休,他们又来夺,如此往复,双方就在永安、巩县展开了拉锯战,宋军撤退,金兵复来,就像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样,每次重来,其挖掘比上一次凶上十倍,而且还烧房扒屋,砍树伐木。于是,松柏茂密的陵地,很快就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怎一个﹃惨﹄字了得135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