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代皇陵命运大揭秘:来龙去脉_何木风【完结】(37)

  战袍。战袍还来不及穿戴整齐,他就慌慌张张地跑出门,爬上一匹战马,也不管别人,抽了马一鞭子就跑。由于事情发生得太突然,跟随他的只有御营都统制王渊、太监康履等五六人。中午时分,官员们发现皇帝不见了。大家都一致认为,皇帝又逃跑了。这一次大概很危急,不然不会不照会一声就跑。皇帝逃跑的消息在扬州城内迅速传开,百姓们叫苦连天,扶老携幼,匆匆逃难,大内的宫女们也顾不得平时的矜持,在大街上开始了哭爹喊娘。这个时候的赵构早已经逃出了扬州南门,一口气跑到了长江边上的瓜洲镇。这时瓜洲渡口的情况已经相当混乱,民间渡船很难找得到。赵构又不能说自己是皇帝,只好派出王渊寻找船只,王渊到关键时刻还真"能干",终于给他找到了一条船。他也不管别人,一上船,就使劲地划,直划到对岸的西津口。镇江府守臣钱伯言,得知皇帝孤身跑来了,就派出府兵把他迎到了镇江府里,赵构这才把心稳下来,但是,他永远也不能再生育了,过度的惊吓让他患上了严重的阳痿。在这种性格下,赵构每天都处在精神紧张中。但更让他紧张的事情,那就是赵桓的归来。他不希望赵桓归来,但是许多大臣们却希望赵桓归来。这些大臣大都是徽、钦二宗的旧臣,又是爱国者。理所当然地希望新任皇帝能施展抱负,以实现他们自己的理想。在赵构看来,这就是一种威胁。那么,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种威胁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顺水推舟,借钦宗被掳掠到金的既成事实,拒之于朝门之外,不使他活着回来。可这样的办法怎么能说出口呢?最值得庆幸的是,当时南宋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与金人抗衡,金人横扫半个江南就是明证。后来岳飞被十二道金牌招回,有人认为失去了消灭金国的机会。事实上,岳飞与金人的所有胜仗都不是与金军主力打的。当他正要与金军主力开战时,赵构及时将其招回。赵构太迷信自己王朝军队的实力了,如果岳飞真的和金国主力开战,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宋高宗赵构的永思陵:一部南宋屈辱史143

  来龙去脉一方面,赵构不希望赵桓回来;另一方面,南宋军队根本没有实力击败金人而迎回徽、钦二宗。于是,赵构的皇帝之位稳如泰山。但他的懦弱却仍使他惶恐不安,他始终密切注视着前方将领的一切,同时还担心将领造他的反。所以,才有了撤韩世忠、杀岳飞的"壮举"。或许,正是他的这种让人咬牙切齿的性格和当时的形势促成了他陵墓的被残忍地挖掘。别有用心的陵墓

  有人这样评论宋高宗"窜身而不耻,屈膝而无惭",这显然是对他最恰当的评价,为了摆脱这种评价,赵构做了不少表面文章。比如1131年宋哲宗的大老婆病死,他就指示大臣们,不举行隆重丧礼,不修建永久性皇陵,只进行简单的临时性浅埋。他派出一个叫杨华的吏部侍郎在江南勘察新的陵址。当时的浙江本是个多山的省份,适宜建皇陵的风水宝地比比皆是,可这位侍郎偏偏看中了浙江省绍兴市东南十七公里的一条山沟,山沟里有座泰宁寺,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祖先陆佃的功德院。杨华在寺里住了一晚,大概是那里的山水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回到京城就向赵构报告说:"泰宁寺四面环山,雄壮峻秀,东是青龙山,南接紫云山,西靠五峰山,北倚连雾山,是块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宝地,在那里建皇陵,有层层山峰相拱,青龙白虎保卫,不仅适宜埋藏先帝的弓箭,而且预示皇朝万载的兴隆。"赵构同意杨华的报告,下诏在那里建皇陵。并且将他的父亲宋徽宗的尸骨从金朝运回,也不用"因山为体"修建皇陵的正典,仍用"取周于身"的浅埋方式对老父亲进行了埋葬。他在父亲的陵墓前说,之所以现在不给你修建陵墓,是因为等我光复河山后,便于把您的尸骨迎回巩县祖陵,以表示自己有"存本后图"、不忘收复中原的不渝之志。但是,这纯属扯淡,因为南宋政权根本就没有收复中原的力量。144

  赵构由于经常惊慌失措地逃跑,所以,身体受到了很大损伤。自那次阳痿事件后,他痛不欲生,四处寻找名医良药。他坚信他的病可以康复,一个叫王泾的医生得到了他的赏识,并给他制作一种药丸,这种药丸的毒性非常大,赵构用的时间长了,身体内积聚了大量药毒,终于在1187年九月五日起作用了。当时,他正专心地吃早饭,忽然觉得舌头僵硬,到了中午,又吃了一碗饺子,到晚上时肚里感到闷胀,于是叫来王泾,王医生又给他吃了那药丸,结果,到了十月八日,他终于死掉了。当时他已经是太上皇,孝宗皇帝与大臣商议父亲的葬地。大臣赵汝愚建议:"那条山沟千万不可再埋了,请依照祖宗山陵旧制,另寻吉地安葬吧。"但是有人不同意,许多人都说,那个地方就是风水宝地,大宋朝已经有了两块陵地,再不可有第三个。孝宗也懒得再寻找别的地方,就把赵构的尸骨埋在了那条沟里,陵名"永思"。赵构不想依照祖宗山陵旧制来修建陵墓,很大的原因是,他真心希望自己的后代能收复河山,将自己与祖先的尸骨带回中原。但是,如我们所知的,整个南宋就是一部受尽侮辱,令人心酸心痛的历史。南宋的六个皇帝,再加上三个流离失所如同难民的孩皇帝,虽然贵为天子,大多过得窝窝囊囊,悲悲戚戚,从来没有过扬眉吐气的时候。他们似乎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但面对强敌的入侵和掠夺,除了割地赔款外都没有什么办法。也许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南宋小朝廷软六陵萧骚岑寂,春行如秋,昼行如夜,虽聊鞭叠骑,而时闻伥啼鬼哭之声。读唐义士诗,痛楚入骨,为之沥泣。自古亡国败家虽多,未有若斯之惨酷者也。诗一首:冬青树,在何许,人不知,鬼应语。杜鹃花,哪忍折,魂虽去,终啼血。神灵死,天地暗,伤心事,戍儿年。钱塘江,不可渡,汴京水,终离去。纵使埋到崖山崖,白骨也知无避处。--(清)袁宏道:《游六陵记》宋高宗赵构的永思陵:一部南宋屈辱史145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