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代皇陵命运大揭秘:来龙去脉_何木风【完结】(51)

  因为历来皇陵的选取都是走这一程序的"。武宗觉得朝中懂风水的人就那三人,许天锡又摇头晃脑,说:"他们三人知道个啥啊。我觉得如果朝中无人,不如去外面寻找。江西那地方盛产这号人,您可下一旨,广求术士,博访名山,一定要得主势之强,风气之聚,水土之深、穴法之正、力量之全,如宋儒朱熹所云,庶可安奉神灵,为国家祈天永命之助。"武宗一听,心想,还需要去外面找风水先生吗,你许天锡就是这样的人。但许天锡只对建筑学有兴趣,虽然他说了一大套,可风水之学,他实在不懂。礼部得知了许天锡的建议后,也赞成。武宗只好又命太监扶安、李兴、覃观及礼部右侍郎王华等人,寻找风水先生,一同前往施家台看视。一行人带回来的报告是:施家台之地确为风水宝地,容不得半点怀疑。许天锡依然觉得施家台那地方并非是风水宝地,当然,他的"觉得"里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他对前去勘察的几个人看不顺眼,但随从的风水先生认为施家台就是个好地方,许天锡实在没有办法。这时是泰陵陵园平面图明孝宗朱祐樘的泰陵:这里的风水很不好199

  来龙去脉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二十三日,距孝宗去世的五月初七已经过了十六天。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五日,武宗下令陵园正式兴工,并定陵名为泰陵。负责勘察陵址的太监李兴与新宁伯谭祐提督工程,五军都督府及三大营官军上万人供役,历时四月,玄宫落成,该年十月十九日午刻,武宗将孝宗葬入陵内。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二十二日,陵园的地面建筑也全部告成。《明武宗实录》对整个陵寝建筑的记载如下:"金井宝山城、明楼、琉璃照壁各一所,圣号石碑一通,罗城周围为丈一百四十有二,一字门三座,香殿一座为室五,左右厢、纸炉各两座,宫门一座为室三,神厨、奉祀房、火房各一所,桥五座,神宫监、神马房、果园各一所。"许天锡的阻挠在当时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他自己不懂实地风水,只是在纸上谈兵。我们不能否认许天锡的忠诚,在他看来,选择一风水宝地对大明江山的确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他的意思是,选取名山大川作为陵址。但他似乎忘了,明朝的陵墓都集中在今天的昌平一带,想要另辟一地作为皇陵,显然违背任何一位皇帝的意愿。皇帝们喜欢自己的陵墓与祖宗扎堆,传统道德这样要求,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得到祖宗的庇佑。许天锡虽然没有指出施家台不是风水宝地,但后来的事情证明,这块地方的确不能让做皇帝的放心。意外:金井出水

  应该说,泰陵的营建要比别的皇帝的陵墓简朴许多,因为只用了十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但就在这十个月时间里,却发生了一件让后人津津乐道却也扼腕长叹的事。当泰陵营建中在开挖玄宫金井时,有一股泉水喷涌而出。目击者声称:"水孔如巨杯,仰喷不止。"在古代的风水观念中,金井出水,被视200

  盖古有寻龙之伎术,而无造龙之匠工。功高大禹,导洪水必因山川。--《管氏地理指蒙》

  为不祥。所谓"金井"就是放置皇帝棺材的地方,试想,在这个地方挖出水来肯定不是好事。棺材放在那里,下面不断有水冲击,里面躺着的人含多少金子也得被水泡烂不可。泉水始终止不住,但由于在建造前就已经规划好了一切,所以金井的位置必要在此处。当时,吏部主事杨子器来察探工程进程,并且发现了这一不祥的情形,他立即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武宗。并且提出,如果还不能止住水,只能改址。武宗把这一奏章又交给了督工太监李兴,李兴大为恼火。首先,修陵是他一手在策划;其次,趁着修陵,他可以大捞一笔。如果迁陵址,他不但不能再担当修陵的主管,还会因此而遭到皇帝的斥责。泰陵神道东侧翼马、华表明孝宗朱祐樘的泰陵:这里的风水很不好201

  来龙去脉狗拿耗子是多管闲事,李太监就是这样将杨子器定性的。他找到同样在陵址监工的工部左侍郎李金遂,先把杨子器痛骂一顿,接着就抱怨工地生活之苦。李侍郎当然也希望陵寝尽快完成,自己回京城享福。对杨子器这只捉耗子的狗也很讨厌,两人就派人偷偷堵住泉眼,并且上疏说杨子器"诽谤狂妄"。明武宗不相信杨子器,但绝对相信李兴。因为这个太监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很合自己心意,于是,他不问青红皂白,下令将杨子器关进了锦衣卫大狱。朝中的其他官员都不是瞎子,李兴在明孝宗时就是搬弄是非的好手,况且,知道金井出水的官员又不止杨子器一个。但是,除了杨子器外,其他知情官员都成了瞎子和哑巴。他们不但不敢提金井出水一事,更不敢为杨子器分辩求情。正在这个时候,有个新被起用的知县--莆田人邱泰进京汇报工作,他闻听京城对这件事的议论,就上疏武宗说:"子器此奏甚有益,盖泰陵有水,通国皆云。使此时不言,万一梓宫葬后有言者,欲开则泄气,不开则抱恨终天。今视水有无,此疑可释。"武宗就像个狗屁不懂的小孩子听到大人讲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一样,立即命司礼监太监萧敬押解杨子器前往泰陵,一同察看验证。在狱中待了许多天的杨子器对这一喜事依旧愁眉苦脸,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进监狱,是因为太监李兴。他现在走出监狱,不久,还是会被送进来,因为李兴完全可以把泉眼堵死。杨子器真是聪明绝顶,他知道自己此去凶多吉少,早晨临行时赋诗一首:禁鼓元声晓色迟,午门西畔立多时。楚人抱璞云何泣,杞国忧天竟是痴。群议已公须首实,众言不发但心知。殷勤为问山陵使,谁与朝廷决大疑。诗写得很好,他把自己比成战国时代向楚王进献美玉的卞和,认为自己做了杞人忧天的傻事儿。现在,不知朝中谁能为自己雪洗这不白之冤。众官员也为杨子器担心,怕他惨遭李兴毒手。但没有人敢站出来把202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