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科技三国_中国水泥【完结】(11)

  刘备非常奇怪道:什么是旋转活塞我怎么没听说过?发动机无非就那么几种,蒸汽、内燃、喷气。哪冒出来一个旋转活塞?

  墨政通笑道:不是冒出来的,是二战时期德国的一个工程师发明的。只是这种发动机存在很多的技术问题,所为并未被列入正式教材。

  刘备大惑不解道:既然存在技术问题,你这不等于白说么?难道说咱们就能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恐怕我们现在的基础还不如二战时期的德国呢!

  陈丰毅道:那是用作内燃机,当蒸汽机根本就不存在那些问题。主公你来看,说着陈丰毅打开电脑点击出相关资料。

  旋转活塞发动机

  这就是旋转活塞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它用△的旋转活塞在1和5内完成吸气和压缩,在7的时候瞬间点火完成做功。虽然效率很高,但是由于其活塞一直处于高速的震动旋转状态。存在这极大的冷却困难。因此难以长时间持续运行。而往复式活塞只是单面受热它的另一面可以通过空气或润滑油完成冷却。可△活塞就像处在烈火中,在翻滚的过程中不断的加热。但是如果将电火花塞去掉换成蒸汽喷口。那么一般材料都能接受的住蒸汽的温度。

  在5压缩室内如果再加一个出气口,就可以实现两进两出双向推动。它取消了复杂的往复式结构和气门结构提高了热功率。同时也有着严密的压缩结构想和强大的力矩输出。不像蒸汽轮机那样由于完全采用了叶片结构。必须要求高速稳定运行。和大叶片面积的要求。否则叶片停转,蒸汽依旧可以排出,缺少压迫性的力量输出.特别是用它泵水。可以用吸气和做功两个冲程完成任务而另两个冲程负责做工。,连单独的水泵结构都省了。

  刘备点了点头。

  记得某位网上同人认为蒸汽机在古代没有产业需要也就是说没有市场。其实那是因为他不了解生产第一线,也没有技术发展史方面的知识。诚然古代没有一台现代化意义上的纺织机,表面上看没有安装蒸汽机的地方。但那是因为古代没有旋转机器作为设定条件,有了这个条件许多都可以办到。比如说只要有一定机械常识的人,有蒸汽机的情况下,在古代织布机上基础上完成自动纺织并不困难。宋朝大圣天王太湖杨么的人力名轮如果有了蒸汽机的话会怎么样?何况螺旋桨制作并不复杂。就是今天其工艺也不过是失蜡铸造法。螺旋桨制作确实属于高科技并不简单。那是因为技术要求不一样。难道十九世纪的西方人用的不是螺旋桨吗?三十万吨轮船,四十几节的时速是什么要求,不到一千吨的小船十几节的时速又是什么要求?

  很多人写回到古代发展科技的书,但是我不得不说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搞过技术。甚至就连在网上搜索一下相关知识都没有。就比如说机械连接一定要用螺栓么?铆钉链接就不可以吗?蒸汽设备密封有用橡胶做密封垫的么?橡胶根本就到达技术要求因为蒸汽设备是热的,远远超过一百°蒸汽设备并不是烧壶开水那么简单,它必须维持一定高压,在高压的作用下水的沸点大大提高了,蒸汽最高温度达到400°左右。而这时能够达到要求的密封垫只有铅垫、锡垫、石棉垫。

  许多时候古人有古人的招数,没有焊接设备古人有钎焊技术,铆接技术(这一技术古代最常用的地方是给犯人砸手铐脚镣)。没有吹氧技术,古人用的也不全都是铸铁依旧有百炼精钢。手铐脚镣也不可能是铸铁。以铸铁的脆性而论,细了一砸就短,粗了犯人受不来还干什么活?,盔甲也不可能是铸铁的。也许你不相信古人还有一种接铁技术。将两块铁烧红加上一点细黄土,然后用铁锤就可以将其砸在一起,一般用于断剑连接和锁链闭合。

  当然古人的方法确实是笨了一点,效率非常低下。炼钢说白了就是冶铁。也就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在生铁的冶炼过程中,为了还原矿石中的氧化铁。使用的大量的碳。铁水中必然含有一定量的剩余碳。而含碳量的多少,成为决定材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古人的的办法就是反复热锻。炼钢是一件叫古代人非常头痛的问题。这种方法除了效率低外,废品率也相当的高。很容易过热过烧,导致必须重新回炉。所以即便是封建王朝的全盛时期。全国钢的年产量也不到一千吨。但是这并不是说生铁冶炼也非常困难。以今天为例。即便是采用纯手工工艺。一百人。配一个两吨小炉。一年也有数千吨的产量。

  现代炼钢的主要手段是转炉吹氧,吹空气是不行的,因为空气有70%以上为氮。而氮确是严重危害钢铁身体健康的有害元素。转炉炼钢属于高科技。但是那是指鞍钢年产量。五百万吨级巨型转炉。而不是年产量只有几千吨的小儿科。这种炼钢的关键是制取纯氧。制取纯氧工业方法是压缩空气分离法。生铁的各种性能足以满足于空气压缩机。以尸蜡法制造不难。再加上蒸汽机或水里推动。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而转炉吹氧并不是炼钢唯一的方法,如果对钢材的性能要求低的话还可以用水煤气取代焦炭与铁矿石的直接接触,来降低含碳量。········

  刀具怎么办?郑浑问道:

  陈丰毅道:刀具钢一般都是高硬度高熔点的金属合金.须要用电炉来冶炼这个目前做不到:不过我们只要做出空气压缩机分离出氧气和合成水煤气(在燃烧的煤炉中屏蔽氧气通入水蒸气屏生成的,氢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就可制造高温炉一样能解决问题,只不过成本高一些产量小一些,在这之前只能凑活了,万般无奈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金刚石和蓝宝石,金刚石是已知最硬的东西,蓝宝石次之其化学成份是氧化铝晶体俗称钢玉.只是成本太高了一点,这么干有点败家.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