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科技三国_中国水泥【完结】(200)

  有些时候这一功能还可以进一步简化。比如人走路时虽然眼睛一直工作,但是没有一个人会将周围情况精确到毫米级然后再行走,就是进行工程安装.也仅仅是对必要尺寸进行思索.很多时候眼睛起到的不过是雷达作用,判定那里有障碍物、陷阱、或危险及可能发生碰撞的运动物体等,而现实中的机器人电脑往往处理了很多不必要的数据,建立具体空间模型虽然很重要,但很多时候没必要浪费大量的内存空间,人很多时候看一眼只是记个大概,很多具体内容是记不住的.除非特别留意.再说就是特别留意了.闭上眼睛以后也很难完成下一步工作.

  其二设立执行模拟器.机器人的许多动作其实根本不需要运算.通过平衡模拟器就可以做到比如保持平衡.数字机器人的办法是先通过仪器测量状态再通过运动力学进行具体计算,然后计算计算各运动机构采取的具体措施,其实根本多此一举,往哪个方向倒就在哪个方向上采取措施.一部水平仪足以,倾倒的速度大力量就大一些,无论是动作方式,还是力量速度只要摸索出具体函数关系.模拟器就可以搞定,有哪个人是学了运动力学才会走路的?人根本就不会思考这些问题.一切不过条件反射而已,走路是个固定程事,一连贯的动作根本不需要人通过运动力学进行思考,在模拟计算机上这就相当于确立了常数关系。

  其三人就是处理不了一些问题时也不会死机,要么寻求帮助.要么重新思索相当于计算机从启.要么暂时搁置或者放弃.所以机器人除了建立相应机制外,至少需要两部电脑,一部进行复杂容易造成死机的运算,一部负责日常简单运算和记录造成死机的问题,以便于计算机从启后重新处理和寻找死机原因进行自我学习

  其四语言问题。机器人,一般都是通过专业语言进行编程.完成工作.它听不懂日常用语,语音输入也仅仅是文字的输入电脑很难弄懂具体意思.虽然我们可以将日常用语语法,词组全部收入再捆绑上专业语言.但这种运算太庞大了,就比如一个树字可以可以组成很多词语,树叶就是名词,树立就是动词这里很难说有什么规律,人的语言变化范围也很大,同一件事可以有很多说法.能完成这样工作的电脑是无法安装在人形机器人身上的,目前能采取的可行办法是,一原程序尽量汉语化口语化,二日常工作指板块化,如洗衣物.做饭,打扫卫生.医疗诊断,保健按摸,运动指导.陪练.保卫.看守,取送东西.救火.报警求助.错误提示,法律服务记忆芯片.语言复述,问答,等进行指令板块化标准化就可以解决当务之急。

  其五:进位制错误。传统的计算机采用的是二进位制。无论输入输出都要经过二进位制到十进位制的转换过程。因为人的习惯性是十进位制。而最节省空间的运算确是二进位制。但是这一转化过程却要经过八进位和十六进位的中间运算。而事实上二进位制、八进位制和十六进位制是一回事。纯属脱了裤子放屁——白费事。八卦图大家都看过。阴爻、阳爻就可以代表人二进位制计算元件的通短状态。但是八卦却是八进位制。因为多了一个数位概念,与二进位制不同的是每个数位有三个元件。但是它的元件利用率发依旧是百分之百并不比而进位制低。因为二进制的三个元件最多也只能表示八个数。同样十六进位着每个数位不过再多一个元件也即是四个元件,元件利用率依旧是百分之百。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祖先一直推演到了六元件的六十四进位制也就是八八六十四卦,远比西方人那种一根筋认为十进制需要十个元件,八进制需要八个,聪明的多。

  所以根本没有必要搞什么二进制直接搞十六进位着不就结了?以前我一直弄不懂我们的传统算盘为什么每个数位是七颗珠子?上面两颗下面五颗,要知道今天我们改进的新式算盘,每个数位只有五颗珠子。因为在十进位制运算过程中我们只需要最大表示九,传统算盘无论上下钧有一颗用不着,也就省去了。但是我发现如果按着习惯,上面的两颗珠子依旧每个表示五,下面每颗表示一,那么每个数位最多可以表示十五也就是十六进制。而我国古代某些运算单位恰恰采用的是十六进位制!大家还记得半斤八两的十六两一斤吗?(当然珠算老师不会有我这种解释,他会告诉你,由于古人笨这种算盘上下各多一颗珠子。)

  如果说八卦。和六十四卦是一种巧合,那么我们的算盘居然适合运算十六进位着也是巧合吗?算盘是中国古代的计算机,而这个计算机居然是为运算十六进位制设计的。如果说这是无意而为,那么下面有五个珠子倒是情有可原。为什么上面会有两颗?一个代表五两颗就可以表示十运算十进位制明显是多余的。更奇怪的是从算盘发明以至于到建国以后的数百年时间里一直保持这种状态,难道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就没有人发现它多了两颗珠子?而且算盘是商人和小吏使用的计算工具他们绝不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腐儒,尤其是商人节约成本涉及切身利益为什么不为之?我想这两颗珠子肯定有它的特殊意义。

  据传说计算机的发明者再考虑采用何种进位制时看见了中国的八卦,发现每个数位放一个元件就可以有两种状态即导通和断开也就是阴爻阳爻,正好表示零或一,而且元件没有任何闲置,但这不过皮毛而已。。中国古人从两翼(二进制)到四相(四进制),以至于八卦,六十四卦。最后搞出了运算十六进制的算盘。更重要的是引入数位概念以后,在算盘上我们又发现了,很多简便快捷的速算方法形成了一套博大精深的速算理论体系,虽然这是在十进位基础上建立的。但数学理论是严密的和相通的不难转化到十六进制上。要知道这些方法可是人脑和电脑比速度叫过板的,效率提高又何止是一倍?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如此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叫人家在计算机领域超越我们就几十年。可笑的是西方人认识上居然还没有超越我们的祖先。玩电脑我们不行,玩算盘中国人敢认第二还没人敢认第一。如果我们在不增加元件数量的基础上将运算速度提高数十倍那将是人类历史上的骄傲。但愿日本人反复演绎的七龙珠一词不是在讽刺我们捧着金饭碗而不知(由于我非专业人士仅知科普之道,无法将自己的思索不能付诸实施,希望有识之士在现实中把我的设想实现,或者批评我的不正确意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