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寻常往事_刘世定【完结】(21)

  行笔至此,顺便插进一段合作社之外的话题。前面说到,祖父在考虑西康经济建设中的资金缺乏问题的解决路径时,除了提出发展合作事业之外,还提出另一路子,即“欢迎外资”。对此他是这样说的:

  “这个欢迎外资的办法,并不新奇,大多数国家,都是曾采用过的。以美国为例,它今日虽然是富甲全球,然而它的过去还是穷得要命。它在开始建设的时候,也和本省一样的苦于缺乏资本。它穷则变,变则通,它却于此时想出了一个欢迎外资的办法,于是外国资本源源而来,它的经济建设事业,也就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勃兴。”

  但祖父认为在当时中国主权面临危机的国际环境下,不能像美国那样引进外资。他事实上并不欢迎来自国外那些对中国主权有所图谋的列强的资金。他强调:

  名誉社员(3)

  “必须说明的是,本省的欢迎外资,却不是像美国的那样欢迎外国资金,而是欢迎华侨投资,欢迎国内公私银行或实业团体或各地富绅投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十年中,祖父看到了经济建设的第一波浪潮。在这当中,除了有来自苏联的援助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外资引入。那时,有不少华侨青年满腔热情地回祖国参加建设,但因政策原因,很少有侨资被引入进来。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以后,外资大量进入,而在这一过程中,境外侨资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祖父1976年去世,没有看到这些情景,如果看到,他一定会非常理解并高兴的。

  回到发展合作事业的话题上来。当年祖父在西康对此事业可以说是满怀激情,看看以下言论便不难体会到:

  “本人可以断定:只要合作社能够风起云涌地健全成长起来,本省的工农事业都会有办法,都会有走入现代化路线的可能。”“希望大家向着”发展合作的路线“猛进,务期达到成功而后止。”

  “风起云涌”、“猛进”这些话语使其激情溢于言表。

  读到这些话的时候,我联想到了“大跃进”背后的激情。我还记得那时许多地方写着“超英赶美”的标语;我们被老师领到炼钢的地方,去看工人奋力的工作。参观完的第二天,听老师讲,昨天在那里炼钢的一个工人,因为坚持工作不肯下班,结果昏倒在工作场地……那背后的激情是什么?印象最深的是:赶超。

  曾经流行一种观念认为,赶超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专利。但是,从祖父在抗战时期的言论中使我可以看到这种流行观念的错误。其实,那是一个时代当中,一代甚至几代政治实践者的思潮。

  试举祖父在“建设新西康的出发点”中的观点为例:

  “我们建设新西康的出发点是什么?一言以蔽之,为的是‘争取生存权’。”“有些人狃于过去历史的成例,以为国家亡了以后,只要民族意识仍然存在,还可希望复兴。……这种想法是不明白现在的国际形势与过去不同。……现在的时代不是从前的时代。现代几个拥有强大武力的国家,文化的程度都很高,他们的国家组织比我们还严密,对于统治异族的方法研究得非常巧妙,更有许多科学发明加强他们的统制。因此一个国家如果不幸被灭亡以后,在异族的严密统治之下,便很难得复兴的希望。”他强调: “‘争取时间’、‘迎头赶上’、‘加紧建设’为我们争取生存权的三要件”。“在新战国时代之下,国际的斗争,愈演愈烈,为了增强斗争的力量起见,任何国家都在拼命建设内部,要把国家筑成为一个不可动摇的基础,基础巩固了,才足以保证本身的生存,并且现在的国际斗争,不是以几十年、几百年计算的,是以几年、几月、几日算的。试看近五六年来,英法的国防建设,只比德国落后了两三年,便演成西欧会战的失败,可见国际生存竞争的剧烈。今后更非‘争取时间’、‘迎头赶上’、‘加紧建设’不可!”

  “争取时间”、“迎头赶上”、“加紧建设”这些词汇,如若不注明出处,从上个世纪50年代过来的人,一定会以为是那个时代专有的话语。

  其实,错误的流行印象还不止于此。比如,一种流行的印象是,在中国,计划经济这个概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才引入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比如,祖父在1942年讲西康建设时就讲到:“以计划经济代替放任经济――这是本省经济建设的第三个方针。”

  名誉社员(4)

  祖父为什么主张以计划经济代替放任经济?其根据是自由放任主义在当时中国的社会条件下存在严重的缺点。他从很现实的角度,归纳出三个缺点。

  其一,造成奢侈品充斥而必需品缺乏的畸形社会。他说:“在自由放任的经济方针之下,一般经营经济事业的人,都以营利为目的,并且还要于利之中权衡轻重,择利之最大、最可靠者来经营,若是一种经济事业的利小,或利虽大而不到最大的程度,都在他们摒弃之列的。他们时常在研究社会上哪些人才是有力的消费者,哪些东西才适合消费者的需要。很怪的,几乎中外的企业家研究的结果,所得结论都是完全一致的。他们认定社会上有力的消费者是太太小姐,少爷公子,他们才有钱卖东西,也才肯出高价买东西,更认定这一流人物所需要的东西是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于是他们拼命去加紧生产花样翻新的衣料、皮鞋、香水等等,于是一方面奢侈品充满市场,另一方面生活必需品非常缺乏,一般人却喊民不聊生,造成一个很畸形的社会,这不是自由放任经济的流弊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