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日烽火映山红_昨日黄花【完结】(4)

  二.

  文学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当然也乐在其中了呵,角度不同),是一个系统工程。

  有人喜欢先画出了图纸再盖楼,虽然也会建着改着,总是“规划在先”;有人却更擅长“随手涂鸦”地“跟着感觉走”。后者又有两种典型:一是“一时兴起”的创作者,不恰当地形容就象小孩玩沙子,只是一味高兴,堆成啥样算啥样;另就是已经(有意无意地)把握了文学创作的规律,也就是所谓的“成竹在胸”吧。这是完全不同的境界。至于届于两者之间的种种情形不赘述。

  此情此境,这边在辛苦地劳动,那边却在喋喋不休地指手画脚,是很讨人嫌的。所以,这时的作者,大可不必“较真”,以继续完成自己的创作为首要。在此前提下,作者也要有平常心。首先,有读者评论,最少他是认真的;他是关心你的作品的。一定要有感激之情,这样,或者你真的能受益。其次,真正的评论家与作家是不同的。可能他自己写不出作品来,但的确能给作者指出方向,让你免走弯路。作家们千万不要讲:我不行,你来写篇试试!那你就进步得要慢了啊,或许。第三,评论者可能是超令或伤病退下的,虽然已经上不了赛场,但他的“指指画画”绝对蕴藏着他独到的实战经验。不要刻求他“会讲”,但要仔细领悟,否则就会失去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等他兴志过去了,就是他想说,可能也无言了。等等,大作家们千万别小看了小评论者群,一样是藏龙卧虎滴!

  啊,跑题了。言规正传。黄花很谦虚,很客气,对读者很尊重,这是大家——尤其我应该好好学习的。同时,别把我们的评论太当一回事,尤其不能断了创作的思路,不必人人回复、篇篇应答,太耗精力。你的作品不断推出、不断更新,就是对读者的最大理解、最大尊重和最大的安慰。

  当然,笔者特别希望黄花能够有所开拓、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写出一篇书库的范文来。偶在期待中。[转自铁血读书http://book.tiexue.net]

  三.

  小说渐入佳境

  黄花很勤奋,一天一章地更新不缀,精神可嘉。而且,故事头绪基本铺开,人物形象日渐丰满,小说渐入佳境,尤为难得。望能长期坚持,早日完成大作。

  另提点小毛病:一是虽然作为长篇的架子搭得不错,开端已现端倪。但现有各章均有点“瘦”,是可以再丰满些的(其实,每天写这么多字已经相当不简单!要是我呀,别说写了,就是“抄”,一天也敲不出来);二是你也是“的”、“地”、“得”不分呀!主要是“得”,误用为“的”的地方不少。

  建议:一是前面的先不改(以保证创作的节奏和思路),但下面的章节看能否细化些;二是写作时可先不考虑“的、得、地”的用法,为保持思路联贯可先一“的”到底,写完后编辑时,利用“查找、替换”功能修改,也是比较方便的。

  这个时候,再一味“主、谓、宾;定、状、补”地分着麻烦,先教你个简便办法:就是名词前面用“的”;动词前面用“地”;形容词前面用“得”。如:我的书,你的笔;用力地跑,稀稀溜溜地吃;好得很,打得准,等等。

  我是否有点太过于吹毛求疵了呵!但总觉得现在提出,比将来写了多半再说,修正着相对容易些。但是,一切的一切,全以不影响创作思路为前提,切记!

  不及细语,试试如何?

  四.

  小说开端不错,架子搭得很好。就象一棵绿绿的布满细绒绒白毛的硕蕾,明眼人已经能够看出明天将要绽开的是多么硕大艳丽的花朵一样。我们期待着铁血的这朵奇葩早日开放......

  顺便提一下:戏剧中例来有“说唱念打”一说。你在《戚家班》一章中对戚家戏班女台柱子形容描绘时也很传神地用了这四个字,只是顺序不同。有闲暇时可考虑下怎么用更合适。

  另外,我注意到,黄花行文中的“的、地、得”已经区分使用,而且多数还用得很帖切,或者说是准确。说明了作者对读者的充分尊重,并具有较高的悟性和刻苦学习精神,令人敬佩。对黄花“看得见”的进步,衷心祝贺一下。

  2005.7.10.02:08.

  覆雨剑的书评

  更新时间 2005-05-04 06:12:00字数 576

  覆雨剑:

  我是第一次看黄花的小说哈,看了现在的部分,觉得战争的场面写的不多,难道是因为女孩子的关系,写不出场面大的场景吗?不过,这样也给了我们另外一种抗日战争小说的题材可以看。希望努力的写,努力的更新哈!支持你!2005-4-2718:33:00

  黄花的回复:

  覆雨剑,谢谢你的鼓励哦。是这样:我觉得现在网络上不乏描写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的作品。其中很有一些令人爱不释手的好书。很多好的军事文学写的都是大场面大手笔,都很大气。但一味的描写血腥、战争场面的作品也是有的。我在构思这本书的时候,就把它定为:为读者展现一幅融胶东民俗、民风、抗日、锄奸为一体的画面,并且以刻画女性人物为主。在后面的章节里,我将继续用女性细腻的特点来为大家献上独特视觉中的抗日故事情节。当然,也会有一些战斗场面,但是,不作为重点,我刻画的是一些山村农民由单纯的报仇逐渐升华为解放全中国的理念过程,因为我觉得当年的抗日先辈很多是农民出身,这些人是朴实、勇敢可爱的,他们是战斗在抗日第一线的抗日功臣。以新奇细腻、场景小(山村、渔村)、贯穿胶东民俗,土气且耐细品来颂扬先辈们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是我构思此书的初衷。初次写长篇小说,很需要大家的指点,黄花多谢各位读者的点击阅读,诚挚的希望大家在看了这些章节后给予点评提出建议。2005-4-285:01:00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