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日烽火映山红_昨日黄花【完结】(48)

  腥风血雨,成无数英雄伟杰.胶东这块热土上酝酿了无数的英雄伟杰,他们的大智大勇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是花姐的这部小说让我对抗战时期的胶东人民的生活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最后,也借着这个平台,向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胶东先辈们致敬!

  第二卷

  作者的文章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抗日视角,没有激烈的战斗场景,没有太多的生死离别场面。作者只用纯朴的语言向我们描绘着精彩的内容,讲述着胶东抗日人民对民族的忠诚,对敌人的仇恨,向我们叙述胶东这片热土上,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通过作者其老道的文笔,让我们看到了胶东劳苦大众不为人知的生活现状。也让我看到了胶东人民为了民族的信仰,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的一面。当然作者的文章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在作者的小说中缺乏就是军事文学中的血腥味,及气势磅礴的大场景。

  年三十,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戚家班却迎来一场劫难,作者的这一情节描写,让人看了心有余悸。通过作者对戚家班的特写,让我想起那个动乱的年代,多少中国人蒙受着鬼子种种的耻辱,如果他们都能早点站出来打鬼子,我想他们的命运将会出现一个新的转折点。作者在文中提到我们的战士常川,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几百条胶东人的性命,像这样一个忠于党和人民的好战士,胶东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巧英,作为常川的妹妹,给我的感触很深,她没有因为常川的牺牲一撅不振,也没有大哭大闹。反而显的更加坚强,她清醒的知道只有多杀鬼子才能告诫哥哥的在天之灵,不禁让人由衷地感到敬佩。当然这些精彩的情节得以作者的妙笔生花。

  作者比较成功的刻画满大爷这样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将满大爷的神态举指都描写的栩栩如生。通常来说,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般都毫无斗志,可是满大爷在日本人的残暴罪行面前,他的内心的充满了无限的仇恨,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像满大爷这样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能积极热情地投入到革命的事业中。用当时人的话说,满大爷那叫思想觉悟高,我想这句话用现满大爷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从满大爷的身上,我也看到了新中国的希望,连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这样积极的抗日,我想日军在中国的战场上,就像秋后的蚂蚁。当然这样一个鲜明的人物特写,与作者老道的手笔是分不开的。

  每每读者作者的文章,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作者在描写把富得他们打猎时的外景,就描写的相当细腻,让人读起来仿佛自己就置身在一旁观看着他们是如何顺打猎。其实读着作者的这本小说,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让我感悟到了当时胶东人民的生活感受。当看到作者写富得他们打猎时还没有忘记和战友们交流局面的变化,我的内心触动了一下,想想作者为了这些严谨而细微的情节描写,一定是花了不少心思。在作者和文章中还提到了文海城‘盛福全’海鲜饭馆,一下子勾起了人的食欲。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才华,没想到不仅小说写的好,对胶东的食谱也颇有研究,可想而知,作者真是个见多识广的人。

  作者在文中写到,方己760克敌530余人,仅用了50分钟就全歼鬼子两个中队,结束了战斗。作者用同等的兵力去与鬼子作战及拼刺,最终还取得了胜利,这点有点不符合常理,抗战初期鬼子的单兵作战能力明显优于我们的战士,拼刺技术更是没得说。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就这样结束了,有点出乎意料了。从作者的写作手法上来看,作者对胶东的地方抗日武装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凭心而论,这也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再说是看到一句对话“驻进石窝子的鬼子和汉奸被江鸣的区中队一窝端了”,能有这样的战果,看上去应该到了抗战末期了,但是作者没有交待详细的年月,也不知道作者写到哪一年了,如果作者交待一下具体的时间就好了。

  共产党人为了营救被出卖的地下党员所作出的努力让我敬佩。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风采,看到他们皆具大智大勇的一面。抓捕神甫的场面,作者清描淡写,用朴实的言语,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就是作者这独特的构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作者笔下的喋儿,也让我对胶东儿女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蝶儿的身上,我看了巾帼英雄的风采,虽说她的出身不好,可是她懂得是非曲直。面对日军翻译的质问,她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沉着应对翻译的每一个疑问。当村里的乡亲们听说蝶儿牺牲的消息以后,都自发地为她送行,让我看到胶东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一面。

  作者的>将我心带向了胶东这片欣欣向荣的热土上,那里的民俗文化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底。如果有机会,我将踏上胶东这片和平安宁,兴旺发达的热土上,去寻找当年抗日先烈们的足迹,也顺便去欣赏一下胶东半岛那迷人的风景!如果能坐着作者家的上海大众去欣赏一下胶东半岛那迷人的风景。我想,那将别有一番风情,哈哈。。。。。。。

  第三卷

  作者在文中活灵活现在体现了洪娃家的生活情景,形象地刻画了洪娃这样一个青少年。作者既描述了洪娃醉倒鬼子后内心的恐惧,也给我们讲述了洪娃智慧的一面。

  庄稼人就盼望风调雨顺,能有一个好收成,洪娃的爹妈也不例外。洪娃和他爹妈们舍不得吃家里瓜地里的瓜,指望着能大丰收,换点钱贴家用。作者的这些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胶东人民当时生活艰辛和对美好生活期盼。当看到洪娃家三分瓜地里为数不多的一些西瓜,不仅被路过的鬼子们给吃了,剩下零星的几个西瓜又让他们给糟蹋了一部分,加之洪娃爹在城里卖的西瓜又被外国人吃掉一些。想想胶东庄稼人辛苦了半年的劳动成果就这样让鬼子们给糟蹋了,这气就不打一处来。而那些可怜的庄稼汉子们,也只有怨声载道的份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