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纵横江海_拖拉【完结】(17)

  日寇想要用死亡威胁中国平民,使我们中国不战自乱,失去抵抗的意志。日军的残暴从前只是耳闻,如今亲眼目睹现场悲惨的情景,粟裕和先遣支队指战员无不义愤填膺,决心要为死难者报仇!

  第二天,几架敌机嗡嗡地飞临南陵上空,盘旋了几圈后向北飞去。粟裕抬头眯眼看了一会,说“明天日机定来轰炸!”同时,派人向同住的国民党友军发出通告。

  当天晚上,连日行军疲劳,指战员们很快进人了梦乡。子夜时分,粟裕突然下令部队紧急集合,于拂晓前到南门外集合。部队按命令集合后向东北方向行军,进行防空演习。走了十几里,到达麒麟桥就宿营了。

  “粟司令!今天为什么走这一点路就住下了?”见习参谋董南才惊奇地问。

  “南陵离芜湖很近。这一带情况复杂,有特务、汉奸搞情报,估计敌人已知道我们在南陵。昨天敌机是侦察我们行动的,可能会来轰炸。”粟裕解释。

  天刚破晓,“轰轰轰!”“咚咚咚!”九架敌机反复盘旋俯冲轰炸,丢下几十颗炸弹。群众死伤数十人。司令部所在地孔庙与二连的住房都遭到轰炸。友军不听,结果被炸得乱七八槽,先遣队则无一损失。

  干部们不禁伸伸舌头说:“乖乖,对天上飞的家伙,粟司令都能说个准,真神哪!”

  先遣队上上下下都是刚从大山上下来的,不少干部和战士还没见过什么世面,不要说飞机,连汽车都没有见过。乍看到汽车瞪起眼睛闪着“电”、响着“雷”“飞”过来,都以为是什么妖魔鬼怪。他们也不怎么了解粟裕,现在看到粟裕见机不惊,而且还能对它做出这样准确的判断,使部队避免了损失。上上下下觉得粟裕神,了不起,是见过世面的人物,所以一个个内心佩服。于是,临时凑成的先遣支队立时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令行禁止,一往无前!

  第六章 第六章1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二日,粟裕让部队休息半天,然后离开麒麟桥,沿公路向宣芜铁路封锁线前进。他们开始听到前线方向“隆隆”的炮声,而后重机枪声由隐约到清晰。越接近前线,空气中火药气味越浓。未几,粟裕他们在路上遇见从前线溃退下来的国民党军官兵。有成班成排的,有三二两两的。还发现有农民抬着一些姨太太坐的轿子,后面跟着卫士。队伍中有许多是手、脸、头缠着纱布的伤员,整个看起来显得垂头丧气,一片惊慌与混乱。

  “你们是哪个部队呀?”“我们是新四军。”“你们开到哪里去?”“我们到前线打鬼子。”“鬼子很厉害,有飞机大炮。我们都被打垮了。你们这样的武器,还打什么鬼子罗!去送死喔!”“我们不怕鬼子,我们能够打败鬼子!”“别看我们队伍小,我们新四军是一支铁军!”

  败退的国军士兵看到先遣队战士后相互之间搭话。先遣队战士自信心十足,一个干部也忍不住接上口说了一句。

  当天晚上粟裕率部队到达芜湖县湾址镇以南九连山侧的宣芜铁路。先行到达的侦察参谋张铚秀安排四名侦察员在铁路两头分别担任观察警戒,自己带一名侦察员接应粟裕。

  粟裕亲自指挥部队:“同志们注意,过铁路时可能遇到敌人的铁甲车。铁甲车上的探照灯很亮,照得四周像白天。如果碰到铁甲车,就地卧倒不要动,这样它就看不到我们。”

  粟裕问张铚秀:“张参谋,敌人铁甲车开来,在比较远的地方能发现吗?”张铚秀说:“不知道,怎么发现?”粟裕便走近铁轨,蹲下去用耳朵贴在铁轨上,又用手轻轻抚摸铁轨道:“这样做,如果有铁甲车,你在较远的地方,就可以听到铁轨传来的声响。”

  当晚,部队顺利通过了这段敌人封锁线,经东门渡、裘公渡、进入宣城县境杨泗渡。当时兵荒马乱,老百姓见当兵的带枪的都怕,粟裕到杨泗渡时,镇上几百户人家,跑得只剩下几个老小。粟裕派出政治处的人给逃跑的老百姓做工作后,老百姓才回到镇上。在杨泗渡休息了一天。第二天部队行军到贵池镇南岸时,因受到土匪武装余宗臣部的阻拦,不能北渡,粟裕只得率部返回杨泗渡又住了一夜。

  随后粟裕率先遣队进入江苏境内的高淳县,北渡石臼湖,经博望、朱门,于五月二十二日到达了江苏江宁县的叶家庄,司令部驻在曾任过国民党政府财政部次长的叶文明先生家里。

  叶先生得知住在他家的是司令部,一见副官曹鸿胜的长相和派头,误把他认为是司令,搬来个竹躺椅叫曹鸿胜躺下休息。后来他发现躺在椅子上的是个小个子,就小声地把正在睡觉的人唤起来:“谁叫你睡在这里?这是给司令睡的。”曹鸿胜闻声赶来说:“叶先生,他就是司令员!我是他的副官。”

  叶先生问:“司令,贵姓大名?”曹鸿胜介绍说:“我们的司令员叫粟裕。”叶文明“啊哟”一声,说道:“这个名字好熟悉,在哪儿听过?”叶文明是国民党政府要员,其实知道粟裕是何许人,只是不便言明罢了。粟裕调侃道,“蒋介石的通缉令,通缉捉拿匪首方志敏,粟裕。”叶文明不觉有点尴尬,频频点头,连声说:“想起来了,久仰,久仰!”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