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纵横江海_拖拉【完结】(4)

  33、金山.我三次见到粟裕司令[P].在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纪念粟裕大将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书面发言.

  34、孙兰芳.在粟裕关怀下的抗大九分校[J]《抗大历史研究》总15期

  35、姜颂平.汪伪特工头子李士群.出处:《中华文史资料文库》上传日期:1996

  36、叶飞.车桥痛歼日军[J].大江南北.2004年3月刊

  37、裘雨萍:《我所知道的忠义救国军》[J]《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上海人民出

  版社1982年版

  38、张爱东、徐洪权.粟裕将军在宝应二三事[J]《宝应情况》2008年第16期

  39、贾文祥.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1

  40、陈钧贤.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曾用何种方式对外联络———电台之谜[N].来源

  温州日报>瓯越副刊>风土

  41、吕韧敏.未雨绸缪——忆粟裕同志在高邮、邵伯和陇海路之战[N].(《人民日报》1993.10.10)

  42、甄为民.我所亲历的高邮战役[N].来源:今日高邮2005.8.

  43、董南才.新四军先遣支队东进纪事[J]《云岭》总第29期

  44、陈泉.并肩战斗的日本战友[J].福建党史月刊

  45、谢云晖.高邮落日[J].《高邮文史资料》第3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

  46、谢云晖.高邮落日[M].《征战在江淮河汉之间:新四军将士抗战回忆录选编》解放军出版社

  47、余伯由.弯弓射日到江南.平阳党建.发表时间:2008-8-12

  48、黄先河.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创办的经过.平阳党建.发表时间:2008-8-11

  49、龙跃吴毓.闽浙边红军历次与国民党四省边区主任刘建绪谈判的经过(1937年10月1日).平阳党建.2008-8-12

  50、黄耕夫.回忆一九三七年浙江的两次国共和谈.平阳党建.发表时间:2008-8-11

  51、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研究会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粟裕百年诞辰纪念文集》[J].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丁星.粟裕与新四军先遣支队

  姚力吴文斗钱江.粟裕与高邮战役的胜利

  前言 我也一样

  我从前也一样,只看书不评书.书好也好,差也好,懒得说.

  楔子 楔子

  一九三七年的春天,柳树开始泛绿,桃李含苞待放。一个小商贩模样的人挑着一付担子,走出温州,经瑞安,向西南走向茫茫的南雁荡山。

  几天后,南雁荡山,平阳县境内,几个穿灰布军服的军人接过来自温州的担子后来到一个很普通的村庄。在一幢木结构平房前,另有几个军人在那里翘首以待。军人中为首的名叫刘英,江西瑞金人,一付白面书生模样,气质儒雅,当时任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兼挺进师政委。

  军人们将伪装的担子拆开,露出里面的器材。这是一台功率大约为十瓦至十五瓦发报机的零部件,是一个叫张纯良的无线电业余爱好者组装的。

  张纯良是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温州的交通员张达生的儿子,刚刚从温州三育学校毕业,是一个瘦高的少年。他为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装配收、发报机缘起一个偶然的机会。三育学校是个外国牧师开办的新式学校,这给张纯良在自然科学上以开蒙启迪,并引发了这个中国少年对科学的狂热激情。念完初中以后,张纯良日夜钻研无线电收音机的技术,简直入了迷。一次在凌晨两点多钟,他用自己组装的收音机意外收到了中共延安电台的广播。当他把收到延安电台广播的事告诉常来他家的叔叔吴毓时,引起吴毓的极大兴趣。吴毓是浙江省平阳人,此人自小就有理想,曾在他的作文中写道:“欧洲各国的强盛,是科学发达的缘故。吾人读书,必须苦功科学,使国家强盛起来。”他的理想是做一个科学家来报效国家,建设国家。然而中国贫穷苦难、饱受欺凌,时局混乱,政治黑暗,所以投身革命。当时他的身份是教师,实际上是中共的一名高级联络员,负责中共上海与浙江省之间的联系,其时正苦于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与中央联系不通。他立即要张纯良试制收音机和发报机,并给他二十元银元作为购买零件的费用。于是张纯良先组装了一台可以收报的收报机,后又试制成一台小发报机。这发报机功率不足,天气好的时候能勉强可用,雨天就无法工作,于是张纯良又组装了这台功率大一点的电台。

  看到这台发报机,一位浓眉大眼的大汉眼里流露出异常兴奋的神色。这人名叫江如枝,福建省永定县人,他毕业于中央红军举办的电讯训练班,曾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无线电队队长,现在是中共鼎平县委书记兼挺进师通讯参谋。三年前,挺进师先在江西省铅山县境内遭到国民党军的伏击,毁坏了电台,继而在福建省寿宁县上村遭到福建保安团袭击,又丢失了电台、电话机、电话线等全部通讯器材,从那时起他这个通讯参谋主任可以说有名无实。现在这台发报机样子虽然丑陋了一些,但却是货真价实的通讯工具,他这个通讯参谋又有了用武之地,他能不感到特别的高兴吗?当下他亲自动手将电台重新组装起来,又指挥战士架起天线。

  接通电源后,机器开始工作。天线如一枝触角伸向空中,一道道无线电波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速度飞向空中。在场的人无不喜形于色。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