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末皇戚_泉释一切【完结】(116)

  盖援回道:“按规定士卒口粮月大石二石,或小石三石三斗三升,如今历惊两番大战,府库经用不足,百姓亦遭胡祸,秋粮恐也不够,如今仅给小石二石,以充大石,就这也是郡内接济才勉强够活。”

  伏泉点点头,小石和大石的兑换比率为十比六,小石三石三斗三升合大石二石。汉时多有边军兵粮不足,便以此策以解燃眉之急,柳城府库空了,用此策也是应当,但却非长久之计,毕竟长此以往,兵无粮则士气失,战力必定大减,看来自己首要前提得想办法搞些粮食才是。

  进入校场,三百余步兵的队伍早就排列整齐,一旁还有二十余骑兵,柳城兵卒以守城为主,自然不需太多骑兵。他们衣甲虽是陈旧,却很干净整洁,士兵面貌也还好,目光炯炯,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精神气,边军就是边军,比自己在京师时,时常看到的看管雒阳城门的士卒不知强了多少倍。

  伏泉登上校台,盖援问道:“县令是否观看士卒演练八阵?”

  八阵者,孙子有八阵,孙膑有八阵,至汉代,八阵更是军队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汉制京师五营士每年十月进行都试,主要受阅内容便是“八阵进退”。边军因为直面战事,每月必有一练。

  伏泉颔首称好。

  盖援转身下得校台,接过令旗一挥,士卒依据旗指,或分或合,运转流畅,不时传出激昂的喊杀声,沙场气息弥漫,显然是平日操练得当,有知兵之人一眼便可看出此乃精锐无疑。

  望着场中精兵,伏泉心道,这是不是就算自己的起家部队?

  只是现在黄巾未起,军阀未出,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在哪里?

  不由自主,伏泉抬眼望向北方,那里有一个胡族,名曰鲜卑。

  ——————————————————————————————————————————————

  汉代县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

  鱼鳞甲六十八汉斤,合十七公斤。

  第九十七章 关羽杀人

  操演阵法之后,便是演练长兵,步兵整齐列队,而那二十余骑则于一旁练习劈砍。

  大汉国长兵主要有戟和矛两种,前者为中原士卒所喜,而后者更得边军之爱,边地自古尚矛,由来已久。

  “杀!”

  “哈……”

  随着盖援每次呼喊后,士卒齐声大呼后挥矛,每一次挥矛,皆是用尽全力,配合着呼喝声,极具气势。

  伏泉站在校台见之,暗地里点头,心知边地士卒战力不凡,绝非临阵磨枪,纵使有当地尚武,民风彪悍之故,但若不是通过大量刻苦的训练,绝对不会有今日之精锐气象。

  长兵后为短兵,以环首刀、钩攘为主,钩攘乃是盾的一种,上端由两重弧线组成葫芦形,中脊隆起的形状,铁盾上下有两个利钩,专锁对手兵器,可谓攻守兼备。

  之后便是习射,步战有所谓九射,分为立射、蹲射、跪射、折腰射、弓步射、转身背射、步行射、跑步射、坐射,蕴含战场诸般变化,乃大汉国积射士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

  宽大的校射场里,兵卒分批列队于箭靶九十步外,练习射术。之所以是九十步,倒不是因为弓箭射程只有九十步,而是因为此时弓箭这个射程威力最好,《仪礼·大射仪》中曰“大侯九十”便有此意,当然军中亦有神射手可射百步,再远,弓箭威力减小,于战阵无异。

  一队兵卒刚刚习射完成,正待换队,便听校场里传来赞喝之声。伏泉望之,却是盖援眼见士兵练习,不禁手痒,竟拿来自己长弓,取出箭带中箭矢,转瞬之间便完成九射,尽皆全部命中,正中红心,引得众人惊叹。

  “军侯威武!”

  “军侯神射!”

  身边不时有盖援手下兵卒为其助威,盖援闻之,脸上傲慢之色益显。心思一动,只见其从箭袋中拔出三箭,夹于左掌与弓臂贴合处,箭簇冲下,羽冲上,微微倾斜,随后,他右手拽出一箭飞快挂弦,射出,再拽、再射,动作连贯,富有节奏,时间短暂,五箭迭出,皆中靶心。

  竟是五箭连珠,速射法!!!

  “军侯神射!”

  “军侯神射!”

  “军侯神射!”

  自古将为兵胆,盖援有如此能力,自然让手下兵卒兴奋不已,只见在场兵卒尽皆挥舞手中兵械,为盖援喝彩,数百人呐喊之声,端得是气势恢宏。

  伏泉也是点头不已,暗道柳城仅凭五百兵卒,两番抵抗鲜卑入侵,除了是城高兵精之外,也和盖援这“神箭”有关。

  汉代豪强地主自幼便习射术,速射便是射箭基础,能连射五箭以上中靶者大有人在,但是能中靶心的却是少之又少,因为这不仅仅是努力可言,还有天赋,稍微一点失误都会错失靶心。

  校场步兵还在练习,盖援已经回来,伏泉笑道:“未想军侯竟有如此技艺,素闻开国名将盖虎牙乃幽州人,军侯亦姓盖,莫非乃虎牙将军后人?”

  盖援听后,胸膛一正,脸色傲气而起,大喊道:“正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