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末皇戚_泉释一切【完结】(3)

  “什么?”刘华听到伏泉说到告曾姑父谋反时,心里便是大惊。

  伏泉的曾姑父还能有谁,只能是她的亲伯父勃海王刘悝,想当初自己嫁给伏完,伯父因与伏泉父亲的关系,在其中出力甚多。现在有人要告他谋反,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有人要以此做文章,掀起新一轮的宫变?

  刘华毕竟是经历了桓帝一朝的后宫女人,深知天家多事,听到有人诬告伯父谋反,第一时间就想到里面有内幕。毕竟想想他那没生出儿子的父亲,杀外戚后,连续换了三任皇后,把外戚宦官和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现在有人告他亲弟弟谋反,会不会是居心叵测之人要借先帝亲弟,在新帝面前搞事情呢?

  “随我到屋里细说。”顾不得礼仪,刘华拉着伏泉就进了屋子。

  —————————————————————————————————————————————————

  射虎谷:今甘肃省天水市西

  第二章 伏完

  屋里的一番对话,已到终了。

  刘华跪坐在主席前,心里已经是不淡定了,伏泉说得虽然模糊,但是她已经确信。现在是多事之秋,自己那堂兄弟年幼继承大位,和父亲一样宠信宦官,只是却没有练出父亲的手段和心性。

  如果此时真有人在朱雀阙写字之后,诬告伯父谋反,以自己那信任宦官的堂弟性格来说,很有可能一怒之下就杀害自己伯父,这计策真是毒计。能想出这计策的人一定是对堂弟极为了解之人,莫非……

  “那两人说话时一人自称段司隶家仆,那另一人呢?”刘华皱着眉头问道,她要判断到底是谁。

  伏泉说道:“那人倒没说,只是吩咐段司隶家仆一定要速办这件事情。不过我看他面色白净,声音尖细,与舅姑召我时,在宫里见到的寺人无异。对了,那家仆曾呼唤王公。”

  果然如此……

  刘华心里说道,等伏泉说完便已起身,让他在家待好,今日之事,除了她与伏完,不要与其他人提及。除非等她允许,不然连宫里的那位舅姑也不要提及。然后,便匆匆离开了,

  段司隶即是段颎,字纪明,汉代不直呼人姓名,对于官员会在姓后加对方官名、地名称呼。寺人便是宦官,而宫里当得起王公称呼的也只有王甫一人,清楚知道知道这件事情发展始末的伏泉,故意演了一出戏,好让自己那自小便是宫廷争斗里走出来的便宜伯母猜测出来。

  他相信自己已经把底牌都告诉刘华了,这位长公主要真没手段应对,那可就太说不过去了。前身的记忆里,这可是遇事一出手就要你命的主。

  本来他还有一位大汉皇后的从母宋氏可以投靠,她是自己母亲的族妹,母亲虽是旁系,但两人自小也交好,母亲死后,其成皇后,时常会招呼自己去宫里游玩。只是自己毕竟是个孩子,与她说此事,不知道这个才当皇后没几年的便宜从母能不能信自己,而且皇宫里人多嘴杂,万一消息泄露,指不定出什么事情?

  相反,找自己的便宜伯母是最好的。历史上这位看着低调,其实该有的手段都有的,不说她在家里把自己的伯父治服的死死的,就说自己那未出世的堂妹,根本不是她亲生的,竟然也能被她收为嫡女,送进皇宫,最后还成了皇后,这其中没有她这个桓帝长公主的功劳,谁会相信?要不是东汉亡国,指不定伯父伏完又成了一个专权的外戚大将军。

  一连三天,刘华皆在家里,问了家里的婢女,皆说女君并无异常,心里好奇,不会这位伯母这么一点政治手段都没有吧?

  这日早上,伏完知晓伏泉伤已无大碍,让苍头传了话来令他去前堂考校经学。

  伏泉稳稳跪坐在铜镜前,婢女为他细心梳头,后将黑发分作左右两半,各扎成一个结,形如羊角,这叫总角,十五岁束发前的童子皆作此打扮。他脸拉得老长,一个现代人绝对想象不到长时间勒紧发根会是如何的痒,还容易脱发真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忍受的。

  “少主,君侯传了话来,让你今日不必去后院请安了,早点直接去前堂习书,与其他小郎君一起考校经学。”这年幼小婢叫夭儿,是母亲留下的婢女,比他大了快十岁,一直伺候伏泉,与他很是熟悉。因为伏泉虽然住在伏完家里,但论理他早应该单独成家,有独立生活行驶自己钱财物品的权利,夭儿是他私婢,理当称他少主。

  伏泉拍了拍大腿,抱怨说道:“夭儿姐姐,快些,待会去了晚了,伯父问起来,我只能把过失推到你身上了。”

  夭儿手上还在扎结,听了伏泉话语,嘴里则轻笑道:“是不是少主又未看书,待会故意去晚,想逃过君侯的考校,却推在婢子身上。”

  “夭儿姐姐真是聪明,不枉是母亲留下的贴身婢女,有夭儿姐姐在,真是我的福分。”

  伏泉嘴巴开始甜言蜜语,夭儿脸上一红,羞怒道:“少主不知羞,待会我们迟些去便是了。”显然,这女孩早已习惯,可碍于主仆身份不敢妄言,只能忍受伏泉的无赖行为。

  “耶,伯父什么都好,就是太古板了,人家伤刚刚好还要考试,累死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