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潮_剑在南疆【完结】(24)

  千山万壑,银装素果,大雪初霁。第二天清早,小分队就启程了。山野里,积雪或厚或薄,乌黑的石壁如同被火烧出的大洞。枯草从路旁的雪堆中穿刺而出。脚步踏着冰雪,发出“喀嚓!喀嚓!”的脆响。一场春雪,覆盖大地,虽冷犹暖,孕育着春天的繁荣。刘英、粟裕和小分队的每一个握手言别。这一去,谁知道能不能再见。但谁也没有畏惧,谁也没有多虑。

  “郝剑!遇事多动脑筋。”刘英握着郝剑的手说。

  “多保重!”粟裕过来,用他那只没有受伤的左手拍拍郝剑的肩膀。

  刘英也过来了。

  郝剑喉咙有点哽咽。千言万语,不知道从何说起。看着两位都手臂挂伤,朝夕相处的首长,郝剑立正,庄重地向他们敬了一个军礼。

  红潮第二章

  血洒浙西南 [本章字数:29397 最新更新时间:2006-09-18 22:47:53.0]

  ----------------------------------------------------

  一

  当江淮流域仍旧冰雪肆虐,山石裸露,触目萧条时,春天轻捷的脚步便踏上了闽浙边地区。肥沃的的泥土里,小草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即便是数九寒冬,山岙中的花朵也照样姹紫嫣红,更何况弥望的松树林长绿不衰呢。

  越往南去,越加暖和。只剩下一些陡峭高耸的山峰还有点积雪了。小分队原想沿福建浦城和龙泉的大道进入浙西南,但在一个叫圳边的地方,涉溪的时候即与闽辖保安二团马洪深部别动队接上火。郝剑不敢恋战,且打且退,就近爬上旁边的一座高山龙头山,甩掉敌人的纠缠。

  一条石坎如同随风欲飘的细带,沿深不可测的悬崖隐约其上,有的地方根本无法落脚。气温骤然下降,长在峭壁陡坡上的树木结成冰松。山风如同刀子,“呼??呼??”地刮向红军衣着单薄的身躯。满山遍野的毛竹林和黄山松更是被吹得惊天动地,象藏卧的千军万马在奔腾冲突。

  郝剑和潭弘力、丁少朝、潘忠杰等几个分别在险要处拉人。

  “真冷啊!”赵勇强说,从郝剑的面前经过。他的脸冻得通红,替郝剑背着那把鬼头大刀。一只手紧捂耳朵,一只手攀援,弓着身子,一伸一缩往上爬。

  郝剑一直后悔。那时真该嘱咐他几句,要他小心点走。或者,告诉他,到达山脚就会暖和起来。但那时郝剑只顾别处,什么也没有说。

  赵勇强充其量不过十**岁,就在龙头山北面的那条石坎上掉下悬崖牺牲了。

  当时郝剑正睥睨着那喘着粗气的麦欣。看他实在爬不动了。就劝他歇会儿,并要把他的小马枪拿来自己背。

  “不不不!”麦欣迅速朝潭弘力看看,推让着。他知道潭弘力很不乐意他随小分队行动。他瘦小、单薄,看上去就像竹杆,一阵风也能把他吹得摇摇欲倒。就他这模样,不单潭弘力,郝剑也犯嘀咕:打起仗来,他跑不跑得动?

  粟裕口气严肃起来,对郝剑说:“那就你背他!”接着又说,“我叫他去不是为打仗的。你是侦察员,他是绘图员。你去熟悉地形,他则要把结果描绘下来。你和他同样重要。懂吗?”

  郝剑当然懂。潭弘力却不以为然。这画图嘛,谁都能来几下。但郝剑最终还是答应带他去。看在前不久刚牺牲的陈玉成份上,郝剑也没让麦欣难堪。陈玉成说是随周恩来进入根据地的知识分子。早在先遣队之前就是红军的文化教员。在开设的红军夜校里,郝剑感到自己的木头脑瓜没少让他费心,有师生之谊吧。现在陈玉成走了,他感到有责任关照一下麦欣。

  “啊!血!血!”麦欣后面的人叫道。

  郝剑低头看去:天哪!麦欣的一只鞋子不知道丢哪里去了。光着的脚冻得浮肿,有几处想是被岩石,荆棘划破了口子,一步一个血印,斑斑点点,如同拉散在山路上的一掰掰花瓣。

  麦欣弯身捧住自己的脚,孩子气地叫着:“咦!我感不到痛!奇怪奇怪!”

  郝剑苦笑,正想脱下自己的烂草鞋给他。丁少朝说他还有一双旧布鞋,说着就从他的包裹里取出鞋来递给麦欣,说:

  “穿上吧,不然睡觉时就有你哭啦。”

  “真的?”麦欣睁大眼睛。

  “那还骗你。”丁少朝说。

  赵勇强就是这个时候出事的。耳朵突然听到一阵“哗啦哗啦”的响。郝剑闻声回头,只见前面的赵勇强正向悬崖底下坠落,就象一段木头被人掀下悬崖。路边坍塌了个口子,可能踩到风化石了。那上面有枯黄的草堆。

  “队??长!??”……

  赵勇强的声音在空谷中悠悠地响着余音。

  没有谁能抓得住他。所有见到的人都呆如木鸡。

  “赵??勇??强??!”郝剑声嘶力竭地叫着。左右人死死地抱着郝剑,面对深不可测的峡谷,郝剑无力地瘫坐在悬崖边上。

  潭弘力叫丁少朝带部队过山,又叫潘忠杰带一个人下去查看,他和郝剑守在上面等待结果。郝剑心存侥幸,希望赵勇强还活着。潘忠杰小心翼翼下去,很快又上来了。手里拿着赵勇强的短枪,大刀和包裹。

  赵勇强,他永远留在了谷底。

  郝剑强忍悲痛,赶上小分队,沿着龙头山东麓进入庆元境内。行不多元,就看到前面山坳中有好几间泥墙瓦房及茅草屋,看来是个小村庄。但村里的人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东边流过一条清澈的小溪。一座小木桥架在上面。周遭的山包较为矮小。触目皆是参天的修竹。西南方向一座高山象一匹欲奔的马匹。丁少朝说这是天马山。只有几间房屋的小山村叫上济。由此向南再翻几个山头就到竹口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