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末世之召唤墓园_向凛冬的地铁【完结】(175)

  不,不能这样,她对自己说。

  “不能这样,我要回去,报告核子烈焰。”紫菀对老天师说。

  老牛鼻子看着她许久,那眼神历经沧桑,带着怜悯,仿佛能看透一切。紫菀被他看得发慌,不敢抬起头。

  最后,老道士叹了口气,然后转身向前走去。

  “走吧!我再陪你走一趟!”

  紫菀大喜,道:“老牛鼻子你真够意思。”

  老道士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

  …………………………………………………………………………………………………………………………………………………………………………………………………………………………………………………………………………………………………………………………………………………………………………

  第二处西格玛遗迹位于西伯利亚北部,北冰洋沿岸。

  被发现的时间还不到两天,这里就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热门话题。

  自二战以来,先有了爱因斯坦,然后有了普朗克。普朗克47年就死了,爱因斯坦也没活过55年,也就是从那天开始,科学陷入了停滞状态。整整快一百年,我们已经一百年没取得过理论的进步了,甚至有人说人类的科学已经走到了极处。

  理论的进步和技术的进步是不一样的,它标志着对世界的全新认知,而技术只是对理论的运用。

  所以,西格玛遗迹才显得如此重要。

  种种现象标明,西格玛人拥有比现代人类历史更悠长的历史,所以拥有更高的科学技术成就并不奇怪。而现在,这些成就都摆在世界的面前,就在这个遗迹之中。

  这回,发疯的不只是考古学家了,连同所有的物理学家、电子专家、材料工程学家全部都陷入了狂热状态。

  他们纷纷从世界各地赶到这里,然后开始废寝忘食地研究。新的材料,新的能量传输理论,新的武器系统,反重力装置,大量的成功被源源不绝地发现,然后发往世界各地。

  接下来,人类的科学技术将进入井喷时代。

  杨演替等人到这里的时候,周围已经是人满为患了。无数的科考站拔地而起,来自各个学术领域的精英络绎不绝地穿行在冻土上,他们大多身体单薄而穿着沉重的大衣,被冻得面色发红。但是一个个都兴奋异常,站在风雪里,一边发抖一边激动地交流着。

  杨演替道:“我们的科考证件呢?”

  亚伯拉罕拿出证件,交给杨演替,然后三人就顺利通过了士兵的盘查,进入了科考营地。

  第221章 北极科考站(四更欠两更)

  ps:还欠两更,继续。大兄弟你们今天的推荐票用了木有啊?求推荐啊求推荐打赏人名只显示前面七个,我看不到名字就不写为谁加更了,不过数量肯定管够。

  亚伯拉罕在美利坚已经可谓是手眼通天,很容易就帮杨演替弄到了假的身份来自普林斯顿的考古学家杨教授磁爆步兵?。当然,在门口那几个守卫的士兵眼里,杨演替应该是哪个吃饱了找抽,跑这里来玩儿的富二代。

  第一,杨演替太年轻,就算世界上真有十几岁的教授,也不应该是位考古学教授。原因很简单,理工科可以靠天份,但是考古学不行。说得简单点儿,理工科是靠理解,但是文史类靠的是大量的阅读经验和记忆。你能看见报纸上某个十几岁的少年人算出某数学家著名的数学猜想,但是永远不要指望同样有个十来岁的少年人来发现红楼梦其实是两个作者。

  第二,杨演替虽然也带着随行的考古团,但是那两个女人实在是太漂亮。即使穿着厚厚的衣服,也挡不住她们的艳丽面容,与其说是研究者倒更像是女朋友。

  不过,既然对方手续齐全,士兵们就没有拦住杨演替等人的理由。

  杨演替可没时间担心这些士兵的看法。

  站在冰天雪地里,杨演替再次眺望远方高大的建筑群,就像是在印度做的一样。

  这些建筑和印度遗迹出自同一种建筑风格,但是却又有所不同。与印度的相比,它们显得更加简洁,更加刻板。杨演替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军营,新闻上说这里是西格玛文明的军械库,这种猜想很有道理。

  新到的学者都被安排了住处,住处是新搭建的,很是简陋。但是墙壁至少够厚,能够挡住寒风。屋子里都装了火炉,对那些身体瘦弱的学者来说,这恐怕是唯一的好消息。

  杨演替将物品专业有序地取了出来,一一放到桌子上,有:放大镜、高倍照相机、笔记本、刷文物的刷子、电脑、当然还缺不了那块金色的石板。这块石板不知是什么做的,即像石头又像是某种金属,经历了无数的岁月,却没有丝毫的损坏。上面雕刻着一柄剑,剑身的把手处刻着一轮美轮美奂的皎洁月亮。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