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桃源_白翼龙【完结】(880)

  一个长须白面的官跳了出来大声道:“石将军慎言城百姓从贼,我等亦有脱不开的干系,如何能一味当成从贼之匪对待?若是当成敌城攻打,这一声下来,难保不会玉石俱焚,日后要让天下百姓如何看等我等?我等又当以何言辞来面对天下悠悠之口?”

  这说话的,正是前次劝解大家不要轻晚入城,心了对方空城计的李继昌可他这说话很快就被众人的唾沫星子淹没了。原因很简单,大伙再这么耗着,杨琼那班人的下场就是大家的榜样,环州大营外那两排长杆上,人脸上的血还没干呢你倒是有一片好心来体恤百姓,可他**的谁来体恤你?你指望高大扫把砍脑袋的时候饶了哪一个?要真觉得自己能脱了干系,不妨去问问环州大营门前那些号众的家伙,看看哪一个不是被冤枉的?要记住,那高鹏可是只拿着一道旨就敢将信安军几百将领屠戮一空的主如今做了黜治大使,更是有着全权处理四川事务的实权,这时候还不加把劲赶紧把事态扭转过来,等到这灾星真的驾到了,可就有理也没地方说去了什么?你觉得自己有理?你到是能说过我,可你敢和高鹏讲理吗?想想耶律的下场想想李至父子的下场讲理?人家最喜欢讲理了,到时候和你好好讲,看讲不死你

  很快,平叛军将领在高鹏即将入蜀这种空前的威胁之下,迅的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趁着正式命令尚未下达,利用这两三天的空档,尽全力将成都城攻下这样一来,大家立了大功,解决了朝廷的忧虑。高鹏也就没有了寻大家晦气的借口,到时候就算他要说点什么,起码大伙有了这笔功劳在身,当可保得前途无忧。

  九月初七日,凌晨开始,自打建城以来从未被外力攻破过的成都城,迎来了它经历过的最强攻击

  平叛军兵分四路,将成都城团团围住,不分主次,全面展开最猛烈的攻击,一下子就把张均打懵了他虽然手下如今名义上也算是有三万兵马了。可那些刚片召入伍的毛头子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和上过战场见过血的老兵油子相提并论的。本来,无论官兵从哪方进攻,他都会将主力迅调动到那面去主持大局。可如今人家这一全面开花,他这里顿时就有些捉襟见肘的感觉了。

  最要命的是,这次官兵根本没有丝毫保留,完全是一副拼了拿的架势,似乎拿不下成都城绝不罢休从早晨血战到黄昏,早已累的脱形的成都叛军根本连饭都顾不上吃,可是官军的攻势,居然依旧没有丝毫降低

  从黄昏开始,城的新兵终于出现了崩溃,在人海战术的有效打击下,成都城头,终于出现了官兵的身影这些人,几乎是硬生生被战友们用身体“挤”上城头的。

  当城头出现官兵的那一刻,张均心里很明白,从来没被打破过的成都城,完了

  面这个时候,新任的四川黜治大使高鹏高大人,还在路上尚未赶到剑门关呢。

  感谢书友【无聊】的月票支持

  068成都危机

  o68成都危机

  九月初十,剑门关驿站。

  高举正在回复京城送来的家信。这些信件却并非是寿昌写给他的,而是他那个宝贝徒弟吕聪和朱家兄弟的工作汇报。今年以来,在高举粗放式管理之下,朱家兄弟严守高举的低调赚大钱的大方向,闷不作响的收购了陈州大街上的所有房产。如今高举大婚,皇帝又下旨意要赐他们夫妻府邸,高举就选了陈州门大街的一段,然后又赚了户部一笔拆迁费。随后高举让朱家兄弟停止在开封城的房业收购,毕竟做的太大就有可能会招来非议,他可不想为这个被人诟病。朱家兄弟一时感觉左右无事,与最近一直呆在京城附近的吕聪打了个商量,就开始沿着汴河两岸收购起了田园地产。要说这哥俩搞这个可真是行家里手,短短几个月来下,居然让他们用收购、并购、交换等等手法收了近万亩的荒地和田产。如今正安排投靠到桃花岛势力的一些女真人和高丽人、日本人的劳工进入这些地方着手改善环境,拓展道路呢。

  要说开荒种田,那只要随便有个身份的人去官上打个招呼就算完事。大宋在这方面的政策相当优惠,一直是谁开垦谁受益的作法,只要是无主的荒地,而你愿意开,官上马上就给你备案,像这样的开荒之田,一般都会有十年的免税期,官员们只是这份开荒的政绩就是个不得了的收益了,对于愿意开荒者,那是大力提倡和鼓励的。因此,在这方面可以说,朱家兄弟算是给当地官员们出了大力。可是要说起这个开展别的业务,那多少就要涉及些利益纠纷了。你要在这里开客栈,开商铺,开饭馆什么的,就必须要给人家些看得见的好处才行了。当然这些也完全不是什么问题了,不说高举的身份,就是朱家兄弟自己的名头如今在周边多少也有几分力量。尤其又有大把的好处来做敲门砖,哪有办不成的事。

  问题就出在这个拓展道路上了。吕聪是习惯了桃花岛的水泥硬面路的,一看这京城周边,好家伙,连官道一下雨都泥泞的走不成,哪谁受得了?在他的建议下,先是从桃花岛调了一船水泥来在自家的一处新庄上打了路面,这一示范不要紧,朱家兄弟一感受,嗬,这东西好哇,有了这种路,以后这雨水什么的,哪里还犯得着费劲?马上就要将这法门推而广之。可是这时候的官道,那是绝对的政府**。朱家兄弟去官上一说,县太爷这么一看,这东西是好,可好归好,却闭口不提用此法来修建道路的事。为啥?打听了很久,朱家兄弟才闹清楚,这经营官道一途里面有着非常大的利益纠葛。每年官上会拔下许多用于养护官道的费用,各地衙门用这笔费用养活着一大批的养护人员。这里头,自然就涉及到了利益的分配问题。要是都用了这法子,以后路都不用修了,那大伙还不得喝风去呀?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