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流探花帅承瀛_詹玮【完结】(333)

  后来姜夔为了生计,应为官的朋友之邀去做了幕僚,离开了合肥,与姐妹分手时曾誓言必来迎娶,订下白首之约。但后来竟没有结果,他于绍熙二年最后一次去合肥时,二女已人去楼空,一场苦恋,终成绝唱。宁宗庆元三年(1197)的元夕之夜,姜夔做了一个重见旧日情人的梦,这时他43岁,离初游合肥已有20年了。他将这个梦和当时的心情写了一首《鹧鸪天》做为纪念: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白石终身未娶,以孤老终其生。

  写白石这部分时,我不忍心称其为嫖客,姜夔的感情是十分不幸的,想起来令人伤怀不已。他年轻行游两淮时,在合肥认识了歌妓姐妹两人。这两个歌妓色艺兼备,而且很能与白石知心。姜夔对她们可以说是一见倾心,交往了很久,一度曾打算同时迎娶姐妹两人。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美好的愿望没有实现。他与陆游的还不同。“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一种寂然从心灵深处油然而生。使我想起了陈雨门老先生记述的解放前发生在开封的一件文人与**的事情。

  那是七七事变前,开封第四巷中名噪?时的红妓金楼,因年长色衰,被转卖降入会馆胡同的二等窑子。卖契上写有银币三百元的身价。熟客中有开封师范某学生,愿为赎身从良。但其母以**身家不清,有辱书香门第,怒其荒唐不孝,遂仗出家门。金楼从良的一线希望,也随之幻灭,愤而喝大烟膏自杀,埋于宋门之东郊。河南省立师范国文教员叶鼎洛和金楼素有来往,叶失业后,穷愁潦倒,赁居于游梁祠街,且失恋无偶,孑然一身,以致神精失常。闻金楼死讯,叶鼎洛深夜潜往葬所,掘土将其头骨颅携回,剔去腐肉,洗涤净洁,涂以红漆,日夜焚香吟哦,得句即刻其上,刻满再漆,漆漆再刻,时而痛哭,时而大笑,嗣后回绍兴原籍,年余抑郁疯癫而死。

  叶鼎洛为悼金楼有词一首:

  《玉女摇仙?》

  悼金楼

  香残红褪,衰柳落阳,空忆当年模样。公子情痴,书生肠热,愿结鸳鸯盟朗。向萱堂说项,请怜悯孤苦,慈悲收养。怎料及,怒持鸠仗。逐出败家辱门孽障,

  望黑海茫茫。难达今生,宿愿梦想!不叹入谋空费,只怪人间,充满魑魅魍魉。一盏芙容,两行热泪,了却飘零肮脏。掬一把辛酸,听荒?,鬼哭声声冤枉。凭诔词招魂,春将不远。磐香祝拜,晨光晓,千年阴暗终尘壤。

  八、嫖客仍在,“士”却不存

  宋代经济文化上的繁荣促进了**娱乐业的发展,而适逢宋词创作达到一个颠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繁荣了几百年。现代的**多被称之为“小姐”,现代的**一没文化修养、二没道德情操。古代的**不仅满足嫖客的生理欲求,更多的会满足嫖客的文化、音乐、情感欲求。而现在的**呢,除了上床**以外还会什么?字写不好、琴弹不来、画画像画鬼符、说话颠三倒四,全是淫言乱语……如果把宋词中的**拿到现在来至少是个硕士文化水平。如果她们现在还在,定有许多现代小姐在街上讨饭或者下岗失业。

  那一首首宋词,已经漫过了几个朝代,在那个多情的时刻,那些多情的词人,在烟花柳巷一宿或婚外偷情后后,眷恋着昨夜的风流与女人的余韵,留下了一首首缠绵悱恻的长短句。风花雪月了宋时的天空和士人的心田。嫖客也好,情书也罢,后世的**再也不是宋时的**,那是一个历史上中国文化最为繁盛的时代,一个以文化立国的大宋帝国,**的艺韵繁荣了宋词的意境,开创了一代文风。如今,时空变幻,**(小姐)仍在,嫖客仍在,而“士”却不存了。这应该说也算一种文化的悲哀吧!

  晚清的青楼女子的文笔 [本章字数:1181 最新更新时间:2008-10-02 09:15:06.0]

  ----------------------------------------------------

  晚清的青楼女子的文笔

  詹玮/文

  至少比今日的商品大潮下的**裸的钱肉交易好一万倍。我们不妨看看一位晚清的青楼女子的文笔。

  看孔庆东的文章,里面提到一篇晚清**的书信,读之顿觉自己果然是个没文化的人,起先惊异于这些行院中人的文化水准,既而感叹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最后惋惜近代民族文化断裂,后继无人:加之近来商品大潮兴起,岂非“小姐”早已与文墨绝缘,连大学校长也不知“七月流火”典故为何义了。

  现将这篇文章开头引用如下:

  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诗文

  ●孔庆东●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

  如果说青楼**的基本素质是音乐舞蹈才能,那么吟诗弄赋便是衡量名妓的一项最重要指标。

  中国一向被认为是诗的国度,从拦路抢劫的强盗,到杀人百万的将军,都能摇头晃脑地诌上几句。整天与士大夫们混在一处的**,耳濡目染,近朱者赤,当然也不难练得满腹锦绣,出口成章。即便仅从营业竞争上考虑,**们也不得不努力提高文学修养,以满足士大夫们对“知音”的需求,这样,**中便产生了许多水平较高的诗人,有些诗文还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