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流探花帅承瀛_詹玮【完结】(9)

  出殿后登上黄梅峰顶,向南望去,峙立江南的庐山遥遥相对,寥阔江天呈现出一江担双峰的奇观妙景。南坡脚下有考田、龙坪两大水库,镶嵌在碧野之中,烟波浩渺,如蛟海龙渊,梅岗莽莽,碧波荡漾,山水相映,妙趣天成,那一龙戏二池的壮景彷佛是神灵绘就的巨幅国画,令人陶醉。

  饱览这美好的风光之余,总觉得有点缺憾,那就是缺少文化品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实这里的“仙”,并非是真的神仙,而是文化。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尽”,其实这些山在“僧占”之前,或雄、或奇、或幽、或秀、或险,但并不一定有名,往往是“僧占”之后,因有许多的文人雅士、迁客骚人的钟情、留连,或诗、或文、或联、或字,用文人的心血浸润,才使山有了灵气,寺有了名气:或因文学修养、宗教理论均有高深造诣的得道高僧的影响,以及众多的香客游人的口头传奇,系使其声名遐迩,名垂千古。山西五台、四川峨嵋、浙江普陀、安徽九华莫不如此。就近言之,黄州赤壁不过一江边小山,因经赤壁之战的洗礼,苏东坡“两赋一词”的浸润,而成为名重全国、影响世界的一座名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名珠,中国文化地理上的一方圣土。

  相传黄梅县因黄梅山而得名。《太平寰宇纪》载:黄梅水出焉,南流入感湖。清弘治《黄州府志》载:黄梅水源出黄梅山,南流入感湖。黄梅自古有“天下祖庭”、“佛国小天竺”之称。黄梅山早在隋代就是四祖道信的道场。明代就有“佛母殿”、“真武殿”、“玉皇殿”组成的殿宇群。黄梅山脚还有南朝鲍照的“俊逸亭”。虽历经战乱,岁月沧桑,迭经毁损,但文化底蕴尚在,惜乎今日重建,不该粗制滥造。

  黄梅山地跨黄梅、武穴两地,应统一规划,精心设计,把她建成一高标准的文化旅游景观。

  应抓住道信、鲍照这两个历史文化名人,恢复和新建一批文化含量高的人文景观,增强黄梅山的历史厚重感,提升黄梅山的文化形象。发现、命名一批新的自然景观,附以想象和传说,或用精美石刻以点睛,形成景观的规模效应。要注重建筑艺术,殿宇的设计务求风格各异,每座殿宇都应成为一独立景观。一阶、一桥、一亭、一泉、一洞、一石均应当作一件小品精心造型,使人工和天然相谐调,融艺术美和自然美于一体。产生令游人景随步移,赏心悦目的审美效果。要讲求对联、牌匾、碑刻、雕塑艺术。诗、联、碑刻的创作要与黄梅山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相贴切,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高超的审美意境。制作要精致,做到材料优质,书法精美,造型奇特。要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品位,鲜明的艺术特色。要把文化景观区与商业服务区分隔开来,保证文化旅游有一个洁净、优美、高雅的环境和氛围。

  黄梅县因黄梅山而名,历史上梅花曾是黄梅、广济人民友好的象征。梅川河原名大河,明万历年间县令刘允昌在清水港侧筑四高楼,成为文人聚会、吟诗作赋、切磋交流之所,荆王赏其文风之盛,特以红黄二梅相赠,始在河两侧植梅千株,与黄梅山连成一遍,后名梅川。今两县人民仍田舍相望,姻亲相连。如在景区广植梅树,既使游客有一高洁美艳的观赏之景,又再现了黄、广两县人民的历史文化交流和友谊的结晶,以其协力在新世纪共建一个美好的黄梅山。

  寻访帅承瀛足迹之八 [本章字数:981 最新更新时间:2008-02-11 21:23:04.0]

  ----------------------------------------------------

  独行东港

  詹玮

  东港遗风

  走在孔垅古镇,我看到不少养花养鸟、游手好闲、晒太阳的男人,这给人以孔垅人满足现状的印象。而另一面我却看到孔垅妇女忙里忙外,操持家务,赚钱养家。在古镇菜市场,操刀卖肉的大多是妇女,而男人则在一旁收钱、观看。据说,孔垅男人有“放下碗筷三个时辰不管闲事”的习俗。

  来之前听朋友说起,孔垅古采茶戏藏在小街深处。在东港河边的筷子街上的一座四合院里我领略了这样的音乐会。采茶戏每晚8点准时开始演出,演员几乎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最大的年近90岁。每次都由东港采茶戏迷会创办人来一段开场白,演出时间持续70分钟,院楼有客房,住在这里的客人可以免费欣赏。孔垅采茶戏旋律非常美,古老的传说,古老的音乐,可爱的老采茶,为着这一切,真诚的掌声一次次响起。古采茶戏结束后,我匆匆地离开了,一个人去体味古城的韵韵味。

  古镇韵味

  有时候人需要热闹,而有时候有些事只有一个人才能感受。

  走进万年台大戏台旁一间小而旧的邢家茶馆,要了一杯香浓的挪园青峰茶。坐到滩湖桥流水边,竹藤椅,铺着孔垅妇女手绣的黄梅挑花台布的小桌,眼前是青色的垂柳,细风中慢慢地摇摆,长长的柳条一直垂到东港河里;鲜艳的小花在柳叶的晃动间不时闪现;流水在脚边轻淌,清清浅浅的,水的两边是连绵不断的暗红色的民居,有三三两两的游人不停地过。此刻,我仿佛是上世纪的孔垅人。

  一个人,一壶茶,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全部的愿望只简单到能够沉默,心智变得非常单纯,淡淡地看着眼前的事。一对青年男女,在东港里放河灯,据说放河灯的时候许个愿便会实现,放的时候他们满脸的郑重,想必是祈求天长地久之类的;几个当地妇女来港边洗衣服,手臂抖动着,划出漂亮的线条;不时有游客走到滩湖桥上古梅树边留影,还有专业模样的人在认真地选角度摄影;一个衣着前卫的姑娘,来问我要不要手绘的东港古镇图….在那里坐到打烊,已是夜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