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希特勒的间谍_[美]戴维·卡恩【完结】(107)

  他将技术组的编号更加靠后,亲自督促将六司的无线电小组扩大成为正式的特务通讯机构,即所谓的哈韦尔研究所。

  他增设了几个新组:G组协调第三帝国各研究机构的工作,wI组负责经济情报。到了一九四五年一月,六司的机构最庞杂的时候,它一共有十二个组,四十八个小组。

  舍伦贝格还把他自己的人安插到六司。安插某些职务是容易的,因为约斯特将五个组长职位中的三个完全空缺起来。在安插其他职务的时候,舍伦贝格的行动比较谨慎。约斯特的助手菲尔贝特一直呆到一九四三年。但在舍伦贝格的领导下,他的职责范围严格限制在行政管理方面,他在这方面已被证明是不得力的。于是舍伦贝格调来了在德国保安总局一司已经出了名的一个人来管理A组,即行政管理组。这个人就是马丁·赞德贝格尔博土,三十二岁,曾经在德国南部当过助理法官和行政官,十九三一年加入褐衫队,一九三六年加入党卫队保安处。德国保安总局成立后,他在一司工作了一年半,负责训练,干得很出色。同俄国交战以后,他离开柏林,前往爱沙尼亚,从事特遣队反游击活动。快到一九四三年底,舍伦贝格召他回国的时候,他已经晋升为爱沙尼亚保安司令和党卫队保安处首脑。他颇为能干,野心勃勃,卓有成效地改组了A组,在同其他组发生人事纠纷时,他往往要占便宜,他一直管理着对内对外使用的大量资金的复杂帐簿,直到最后一个芬克使完时为止。

  约斯特手下的其他人比菲尔贝特消失得要快。约斯特的英美组组长,主要资格是会讲英文的花花公子汉斯·道费尔特,继续呆了不过一年。舍伦贝格撤掉他,换上大学时的老同学、三十二岁的特奥多尔·佩夫根。吸收吉姆佩尔和科尔波去美国执行任务的,就是这个佩夫根。佩夫根, “北欧日耳曼血统”,法律博士,不容易激动,不太活跃,但善于“‘有条有理地’工作”,知识“远远超出一般人”,他的政治哲学观点“正确”。他在波恩大学和舍伦贝格是同学,舍伦贝格一九三八年吸收他参加党卫队保安处,他在德国和德占区担任一系列职务的的·候,舍伦贝格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系。一位上级指出,佩夫根同一个党卫队特遣队在俄国执行反游击队任务期间,并没有“完全完成领导上交给的任务”。

  其实,他领导六司D组的技术资格,一点也不比他的前任强。但是,战前他在波尔多和日内瓦学习了一年,在爱丁堡学习了一个暑期,这为舍伦贝格重用他提供了合适理由。一九四二年九月二十一日,舍伦贝格撵走了道费尔德之后,换上了佩夫根。

  从舍伦贝格对英国小组的人员挑选中可以看出,如果他觉得某个人非常好,他能够作出非正统的选择。有一天,他的一个主要助手的助手,在柏林地铁遇到一位朋友,此人就是奥托—恩斯特·许德科普夫博士,历史学家,二十九岁,讲话飞快。他已经出版了一本论述英国海军政策的书,当时他正在波茨坦空军司令部工作。他既不是纳粹党党员,也不是党卫队队员,可是他的资格看起来是挺不错的。他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了,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一日,他开始为六司工作。同一天,他加入了党卫队,少尉军衔,比他在空军时的下士军衔高得多。但他从未加入纳粹党,这倒象盖世太保

  头子,后者也是没有加入纳粹党的党卫队队员。许德科普夫到达德国保安总局不久,就向舍伦贝格捉出了一连串完全合理但有些不切合实际的建议:建立一个中心情报分析组,下设许多小组;每月提供一篇关于英国政治局势的报告(报告前面要有详细内容介绍);成立一个舍伦贝格工作班子。但是他很快就泄气了,不仅开始意识到多数特务的报告一钱不值,比较起来公开情报反倒有些价值,而且意识到在强烈的纳粹党派气氛中搞出来的情报毫无意义,于是他干脆埋头干他的小组的工作。

  对另一个人物的选择典型地体现了所谓的“希特勒的社会革命”。这场社会革命,使没有特权的人仅仅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政治上的诚实可靠而得到晋升的机会,比德国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欧根·施泰姆尔证明自己是六司中最能干、最有天赋的组长之一。他是农民的儿子,和赞德贝格尔一样,来自德国西南部。一九三二年,他二十岁,正在攻读德文和历史的时候,加入了纳粹党。不久他担任了他那所大学的纳粹学生联盟主席,后来又担任了整个省的纳粹学生联盟主席。有一天,他在斯图加特的一个广场上碰到一位纳粹官员,这位官员劝他加入一个刚成立的、很有前途的组织,他同意了,从此他开始了党卫队保安处的活动。事实证明施泰姆尔非常能干,党卫队保安处异常迅速地提拔他担任斯图加特站站长。这个站离法国和瑞士都比较近,它有一个对外情报小组,在战前那些年里,这样的小组是屈指可数的。一位上级当时为他填写的鉴定,几乎成了后来填写类似鉴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 “国家社会主义的态度非常坚定……施泰姆尔确实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功,他(在党卫队保安处中)建立了第一流的部门。关于敌人的各种问题,数他最了解,他还赢得了整个省,尤其是省长和老纳粹党员的尊重……希望尽快提拔他。”一九四一年,他没有到战地服役,而是奉命指挥一支党卫队特遣队,接着他返回斯图加特工作,然后再度前往俄国指挥一个行刑队。他在那儿表现出了“领导和管理的杰出才能”。一九四三年二月,听说他工作出色而又见过他的面的舍伦贝格,将他召回国,让他担任六司B组(西欧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