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希特勒的间谍_[美]戴维·卡恩【完结】(42)

  几个世纪以来,德国移居国外的人遍及全世界,在全世界建立了殖民地或拓展地。在一些地方,比如美国,他们相当迅速地被同化了。在其他地方,他们好像居住在“飞地”上,在文化、语言上自成一体。最大的这种“飞地”在俄国,苏联政权为他们建立了日耳曼伏尔加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四百万旅居海外的德国移民,通过七十四个组织同他们的祖国保持联系。有些组织远在一八八零年就建立起来了,主要是为了保持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新的纳粹机构谋求在移居国外的人中扩大纳粹党的影响势力,或者利用他们在国外实现纳粹党的对外政策目标。第五纵队的传奇故事就从这里产生出来了。无论新组织还是老组织,都从移居国外的人那里获取情报。

  在几个亲纳粹的组织中,最重要的是德国外国研究所。

  它成立于一九一七年,原是一个宣传机构。但是,或许由于它设在斯图加特(这是为德国贡献了很大一部分移民的一个地区的中心),它的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了变化。为了帮助德国人在海外找到谋生的机会,德国外国研究所收集有关其他国家的情报,尤其是关于它们的工业和就业方面的情报。希特勒上台后,这个工作继续进行,这个机构也纳粹化了。

  这个机构的情报大多来自剪报,它按国家将这些剪报归档。有些情报来自应邀撰写报告的旅行者或居民。大部分这种情报相当笼统,虽然这些情报的细节通常是准确的,但对比较大的问题的看法却是错误的。比方说,这个机构关于美国对德国的态度的情报就非常错误。这是因为这个机构的情报员,几乎都是长期居住或短期访问德国侨民居住区的德国人或德国人的后裔,他们的观点常常是片面的。甚至在剪报的时候,也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支持德国人的偏见的材料。

  这种做法使德国外国研究所未能纠正德国对美国所作的流行的判断。

  不过事实证明,有时候德国外国研究所的卷宗和源源而来的报纸与杂志,对注重事实的政府机构来说是有用处的。

  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就是这样的一个机构,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是有许多日耳曼族人居住的边界地区,为了便于德国占领苏台德区,德国外国研究所向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提供了捷克人居住区和日耳曼人居住区交界处的一幅二十万分之一的边界地图。卡纳里斯海军上将在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一日写给斯图加特市长的信中说,德国外国研究所“经常为德国军队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还寄去了五千德国马克(二千美元),作为德国外国研究所以后与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斯图加特站进行合作的报酬。德国外国研究所用其中的三千马克开设了一个报刊剪辑服务部,剩下的钱用来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和当地军区的几位军官在这个机构里招收新的成员。战争爆发的时候,最高统帅部谍报局斯图加特站向德国外国研究所布置任务,要它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和海军总司令部提供报刊上的每日军事新闻。当统帅部谍报局在一九四二年需要人乘潜艇到美国执行任务(就是后来派出八人破坏小组)的时候,它也是从德国外国研究所的卷宗里找到这些人的名字的。

  收集外国情报的最重要的纳粹机构还是国外组织。这是国外所有纳粹党员的组织。它的领导人是恩斯特—威廉·博勒。当他一九三一年在汉堡建立这个组织的时候,他年纪还不到三十岁,可是他出生在英国,具有领导这个组织的足够资格。在他的指导下,这个组织迅速发展扩大,一九三三年初只有三千三百五十人,到一九三九年增加到五万二千六百四十八人。他在一九三七年受到嘉奖,被提升为外交部国务秘书。一九三五年夏天,博勒和当时还未担任外交部长而只是希特勒主要外交事务顾问的里宾特洛甫商定:这个组织里的一大批支持者应当帮助促进实现第三帝国的外交政策,办法就是提供有关东道国的情报。

  因此,每个国家的纳粹党组织领导人,每月向德国的纳粹党国外组织总部提供四至五页有关东道国政治形势的报告。有时候报告中也夹杂一些零零碎碎的经济军事情报。博勒吹嘘说,他从他在国外的纳粹党员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比外交部从外交官那里了解到的情况还要多。他并没有把这些报告送给外交部长,而是送给党内的顶头上司赫斯和博尔曼。希姆莱也看这些报告,但希特勒却很少看。原因是,虽然博勒大吹牛皮,这些报告的质量并不特别高,也没有经常向纳粹党提供任何有价值的外国秘密。外国的纳粹党组织领导人主要是从东道国的报刊上搜集情报,甚至很少加上他们自己的情报或评论。他们选择的材料当然适合纳粹的口味。

  因此,看材料很少超过两页的希姆莱,却能全神贯注地阅读国外组织的大叠大叠的报告,并且在报告上写上象“非常有趣”、“很有见地”这样赞许的批语。其实,这些报告很肤浅,缺乏实质内容,这意味着它们对制订外交政策几乎不能起任何帮助作用。

  国外组织还起着另外一种恶劣作用。它提供了大批未来间谍。早在一九三七年,国外组织就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保持联系。联系人是海因茨,科尔斯上尉。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是炮兵,是国外组织的成员,一九三三年他由于从事亲纳粹的活动被逐出奥地利,一时名声很臭。后来博勒任命他那个组织的人事部门负责人担任党卫队保安处的联络官。这个人就是埃里希·施瑙斯,高高的个儿,三十刚出头,曾经担任马德里纳粹党组织负责人,博勒认为他虽然缺乏想象力,办事却勤勤恳恳。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